什么是地狱?Gehenna 与外边黑暗

地狱是圣经中最被误解的概念之一,部分原因归咎于翻译上含义的缺失。

新约使用了不少于六个不同的术语来描述人们在死后会经历的,显然不是新天新地的负面和/或中性之地。这六个术语常被错误地混淆为 "地狱"。

新约用来描述常与 "地狱" 一词的普遍用法或理解相关之后果的六个术语包括:

  1. Hades
  2. Tartarus
  3. Gehenna
  4. 外边黑暗
  5. 火湖
  6. 永刑

这篇文章将对每个术语进行简要总结,然后详细解释该名单中间的两个术语:Gehenna 和外边黑暗。

要了解更多有关 Hades 或 Tartarus 的信息,请阅读:"什么是地狱?圣经中的 Hades 与 Tartarus。"

要了解更多有关火湖和永刑的信息,请阅读:"什么是地狱?火湖与永刑。"

总结

Hades 是死人在最终审判前的临时住处。Hades 阴间里有两个隔开的区域:为好人所提供的凉快和舒适之地,被称为 "亚伯拉罕的怀里";和为恶人所提供的痛苦之地。Hades 阴间内的痛苦区域可能与 "Tartarus" 是同一个地方。Hades 是希腊文单词,用于新约。旧约希伯来文单词 "Sheol" 有时用来反映 Hades 的概念;在引用诗篇 16:10 时,使徒行传 2:27 将 "Sheol" 译为 "Hades"。

Tartarus 是堕落天使所处的黑暗之地,可能是 Hades 的区域,有不义之人关押在痛苦和折磨之中,等待最终的审判。"Tartarus" 是希腊文单词,在新约只出现了一次,是在彼得后书 2:4,被译为 "地狱"。

Gehenna 和外边黑暗是文化例释,描述相信耶稣之信徒若不忠心,在审判时所拥有的充满羞耻的、苦毒的、痛苦的经历。Gehenna 所描绘的悲惨情形是拥有永生恩赐的信徒所能经历的最糟糕之事。Gehenna 是希伯来文 "欣嫩子谷" 的希腊文音译,指的是毗邻耶路撒冷的一座山谷,用作例释。Gehenna 最常被译为  "地狱"。外边黑暗描述的是被排除于庆祝之外,例如尊荣筵席。这两个词通常 (如果有的话) 都不描述不忠信徒的最终结局;两者通常都指糟糕选择的负面后果。

火湖是魔鬼和其天使的最终归宿,名字没被写在生命册上的人也被扔在这里 (启示录 20:15)。

永刑 (可能与火湖是同一个地方) 是不信耶稣之人被判刑度过永生的地方。

"Gehenna" 和 "地狱" 的详细解释

在新约最常被译为 "地狱" 的希腊文单词是 "Gehenna"。"Gehenna" 是希伯来文 "欣嫩子谷" 的希腊文音译,在新约出现了十二次。

在和合本中 Gehenna 的每一次用法都被译为 "地狱"。还有一次 "地狱" 一词的出现是在彼得后书 2:4,它的希腊文单词并非 "Gehenna"。在彼得后书 2:4,译为中文 "地狱" 的是希腊文单词 "Tartarus" 的一种形式,这 Tartarus 是 Hades 阴间冥府中受折磨的隔层区域。因此,除了彼得后书的例子,和合本读者每一次遇到 "地狱" 时都可以在思想上用 "欣嫩子谷" 或 "Gehenna" 替代,以获得理解上的清晰度。

"Gehenna" 是希腊文音译希伯来文单词 "Hinnom" (欣嫩子) 的英文音译拼写。Hinnom/Gehenna 是一座山谷的名字,在耶路撒冷城墙的南边。在耶稣时代,欣嫩子谷或 Gehenna 被用作城市的垃圾场和下水道。它的名字源于一个家族姓氏,最初被称为欣嫩子谷 ("谷" 的希伯来文是 "Gay",历代志下 28:3;33:6;耶利米书 7:31;32:35)。

欣嫩子谷或 Gehenna 也被称为 "陀婓特" 和 "杀戮谷" (列王纪下 23:10;耶利米书 7:32)。每一个替代名称都与犹大国陷入偶像崇拜的一段时期有关,期间这一山谷被用作向摩洛献小孩祭的地方 (列王纪下 23:10)。在巴比伦入侵期间,大量的死人尸首被堆在 Gehenna (耶利米书 7:32)。该山谷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现今仍被称为 "欣嫩子谷",且依然坐落在耶路撒冷旧城城墙的外围 (尽管它不再是垃圾场)。

耶稣将 Gehenna 用作内在指向,即焚烧垃圾和动物尸首,以及销毁排泄物的地方。因而,耶稣将 Gehenna 描述为一个 "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 地方 (马可福音 9:44,48)。Gehenna 是一个邪恶、腐烂和焚烧尸首的地方,是肮脏和不具吸引力的。

Gehenna 指的是一个地理位置,是肮脏、死亡、腐败、邪恶和腐朽的比喻性象征;它是一个地理位置,具有比喻性象征含义,就像用 "华尔街" 指世界金融中心,用 "好莱坞" 指电影产业。这取决于 Gehenna 在上下文中指的是怎样的肮脏和死亡。貌似如果耶稣有意指 Hades 阴间的话,福音书作者会用 "Hades" 一词,就像他们在其它地方所用的一样。

在福音书的记载中,"Gehenna" 共出现了十一次:马太福音 5:22,5:29,5:30;10:28;18:9;23:15,23:33;马可福音 9:43,9:45,9:47;路加福音 12:5;还有一次是在雅各书 3:5。每一次都被译为 "地狱",但在每个例子中,更好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将其译为 "欣嫩子谷",让读者有机会来解释耶稣指向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场这一组合的闷烧画面有何用意。

这样,Gehenna 是有关肮脏、邪恶、死亡、腐朽、腐败的一个地理性和文化性的画面。但它怎么是地狱的画面呢?

Gehenna 作为 Hades (死人的住处) 的画面是不合情理的,因为 Gehenna 总是被用作负面、不受欢迎的画面,而 Hades 包括一个令人愉悦的地方,是为在最终审判前死亡的义人所预备。这安慰之地被耶稣称为 "亚伯拉罕的怀里" (路加福音 16:23)。亚伯拉罕的怀里很可能与 "乐园" 是同一回事,或者至少非常相似 (路加福音 23:43)。

Gehenna 似乎也不是永远的火湖,因为永远的火湖是相信耶稣之人被拯救脱离的地方。只有名字没被写在生命册上的非信徒才会经历火湖 (启示录 21:15)。但是,Gehenna 是耶稣反复警告门徒 (是永远得救的信徒)的事 (马太福音 5:22,5:29,5:30;10:28;18:9;23:15,23:33;马可福音 9:43,9:45,9:47;路加福音 12:5)。

所以,如果 Gehenna 既不是 Hades 的画面,也不是火湖,那它代表什么呢?

它也不可能是对 Tartarus 的描述——Hades 内恶人 (信徒和非信徒) 的关押隔层,直到审判之日 (见 "什么是地狱?Hades 与 Tartarus")。Tartarus 和 Gehenna 不可能是同一个地方的原因之一是因为 Tartarus 指的似乎是恶人在审判之前受关押的地方 (彼得后书 2:4),而 Gehenna 描述的是不忠信徒在审判之后所遭遇的经历。

对 Gehenna 更符合圣经的一个理解是信徒没有活出讨耶稣喜悦之生命,也就是说选择罪恶之路会是怎样的描述。罪简单来说就是按我们自己的方式行事,而非按耶稣的方式。罪总有负面后果。任何选择罪的人都将与他们本可以拥有的美好之事隔绝。圣经将这一隔绝描述为死亡 (罗马书 6:23)。

在登山宝训中,耶稣多次将他的国度与 Gehenna 作比较。在上下文中,他在对门徒讲话,并希望他们完全参与他的国度。完全参与国度是通过发自内心的公义生活来获取。不忠心和过不义生活的信徒死后依然会进天堂,但令他们深感遗憾的是,他们将错失在今生享受基督的现今赏赐和在来生完全参与基督的将来统治 (马太福音 25:14-30;罗马书 8:16-17;哥林多前书 3:11-15;提摩太后书 2:11-13;彼得后书 1:10-11;启示录 21:6-7)。

Gehenna 是这一失败负面后果在今生和我们受审之时的画面。

在今生,Gehenna 是无法享受源于跟随耶稣和与耶稣为朋友之丰盛生命的画面。

  • 它是在今生被坚持我们所珍爱之罪阻碍的画面 (马太福音 5:29-30)。
  • 它是走宽路,忽略凭信与神合作的机会,日复一日地错失祂国度的画面 (马太福音 7:13-14)。
  • 它是在忙碌和律法主义沉重和不满足的轭下挣扎,而不是在耶稣里寻找灵魂安息的画面 (马太福音 11:28-30;23:15)。
  • 它是试图抓住自我幻想,而非为基督的缘故向幻想而死,为要寻得我们灵魂的画面 (路加福音 9:23-25)。
  • 它是神对不敬虔行为的怒气,任凭人和其思想向罪堕落的画面 (罗马书 1:18-32)。
  • 它是停留在罪和奴役的束缚中,而非在基督释放我们的自由中作王的画面 (加拉太书 5:1)。
  • 它是源自肉体行为的苦毒冲突和破裂关系,而非享受圣灵甜美果子的画面 (加拉太书 5:13-21)。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Gehenna 是对各人 (信徒和非信徒) 在今生经历之事的描述,因为每一位信徒都会犯罪 (罗马书 3:23;约翰一书 1:8)。当信徒犯罪时,他们就经历 Gehenna 所描绘的腐败和腐朽。当信徒坚持按腐败的世界系统和自身的肉体情欲生活,而非按黄金法则悔改和生活时,就收割腐败 (加拉太书 6:8;马太福音 7:12)。"罪的工价乃是死" (罗马书 6:23)。这就意味着,选择按照世界方式行事会有真正的后果,这些后果会导致与美善之事隔绝。对于坚持不断违背神美好命令的人来说,人生可以变成一条格言 "人间地狱"。对这一痛苦状态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 "活的 Gehenna"。这以实用为主。例如,试图剥削他人,而非爱他人,会导致强者剥削弱者的文化,进而导致暴力和贫穷的社会。

当圣经论到来生的 Gehenna 时,Gehenna 一直被用作信徒将因不凭信跟随耶稣而失去永恒基业赏赐的画面。

  • 它是被否认不得进入国度之赏赐的画面 (马太福音 18:9;彼得后书 1:10-11)。
  • 它是使耶稣失望,在他来临之时蒙羞的画面 (路加福音 9:26;启示录 3:16)。
  • 它是在基督 Bema (审判) 前失去我们赏赐的画面 (哥林多前书 3:11-15)。
  • 它是因缺乏忠心而被否认不得与神统治之赏赐的画面 (提摩太后书 2:12)。
  • 它是有罪信徒落在为烈火之永活神手中的画面 (希伯来书 10:26-31;12:29)。

耶稣使用 Gehenna 的画面作为进入他国度的对比 (马太福音 18:9)。这里的对比是生活在城外肮脏恶臭的垃圾场/污水道 vs. 生活在城内舒适的房屋内。

Gehenna 和类似的描述经常被用来描绘信徒犯罪行为的沉重后果。讽刺的是,圣经中最常被译为"地狱"的词并非是对与神隔绝中度过永恒的圣经性描述。圣经教导说,与神度过永恒是基于相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而无条件地、满有恩典地赐下,与我们的行为并不相关 (以弗所书 2:8-9)。没有一个接受神永生恩赐的人会被永远咒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免于收割神怒气和 Gehenna 刑罚的痛苦羞辱

这在今生也是真实的;如果我们坚持犯罪,神将在今生审判我们,允许我们所愿的,任凭我们的私欲 (罗马书 1:24,26,28)。这会导致奴役 (成瘾) 和失去看见现实的能力 (低劣的思想)。因为 Gehenna 是不忠心信徒的后果,所以它与为魔鬼和其天使预备的火湖永刑不是一回事 (马太福音 25:41)。

论到死后,Gehenna 是耶稣 (和雅各) 用来解释信徒因不凭信跟随基督而面对痛苦后果的描述性画面。

外边黑暗

"外边黑暗" 的表述来自希腊文单词 "Exsoteron (外边) Skotos (黑暗)",它在希腊文新约中出现了三次——都是在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 8:12;22:13;25:30)。三次都被用作表达因被排除在天国之外而错失的喜乐或哀伤的失落感。

外边黑暗是耶稣用来描述信徒和/或 "本国子民" 失去国度祝福的情形。外边黑暗的三次用法都用来说明排除在被点亮的夜晚庆祝之外。

在马太福音 8:11-12,外边黑暗用来对比与最尊贵的宾客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弥赛亚筵席。显然,有些人应当与王一起庆祝——"本国子民"——却被排除在外边黑暗里,而有信心的外邦人将在贵宾席上坐席。尊荣的宴席将在晚上 (天气凉爽之时) 举行,并将最好的安置在中间位置,其中包括尊贵的宾客 (亚伯拉罕、以撒、雅各) 和最明亮的灯光。在 "外边黑暗" 里意思是完全被排除在事件之外。因此,耶稣通过对比两个极端营造了一个例证,为要教导犹太跟随者凭信生活的重要性:"本国子民" (犹太人) 将因缺乏凭信生活而被排除在荣耀之外 (在外边黑暗里),而凭信生活的外邦人将与犹太教的创始人一同坐在贵宾席上。

在马太福音 22:11-13,外边黑暗再次被用来对比耶稣 "娶亲筵席" 比喻中弥赛亚婚宴的庆祝 (马太福音 22:2-14)。不穿礼服的国王的朋友非但不会享受筵席,反倒被引到筵席的外面,被丢在外边的黑暗里。这意味着他们被排除于庆祝活动之外。这又是极端的对比。

在马太福音 25:30,外边黑暗被用来对比耶稣 "才干比喻" 中进入会提升忠心仆人和与忠心仆人合作之主人的喜乐 (马太福音 25:14-30)。那将银子埋藏在地里又恶又懒的仆人非但不能晋升和庆祝新的合作关系——与主人同作王,反倒被丢在外边黑暗里痛苦和懊悔。

在三个有关外边黑暗的教导中,耶稣将其描述为一个 "哀哭切齿" 的地方 (马太福音 8:12;22:13;25:30)。这是极度懊悔的一种表达,伴随着痛苦的悲伤 (哀哭) 和苦毒的怨恨和愤怒 (切齿)。那里的人都在哀悼,因为他们没有和王一起庆祝;他们也很愤怒 (很可能是生自己的气),因为他们在今生所做的选择导致被排除在外。那些用石头打司提反的人对他极其恼怒,以至他们被说是对他 "咬牙切齿" (使徒行传 7:54)。

"哀哭切齿" 的表达在马太福音 25:30 和路加福音 13:28 也有类似的用法——两者都描述不忠心信徒在审判时将要经历的悲伤和懊悔。

值得注意的是,与 Gehenna 和外边黑暗不同,"哀哭切齿" 这一表达并不限于信徒。这一表达用来描述耶稣 "麦子与稗子比喻" 中稗子所代表 (马太福音 13:24-30;13:36-43),以及再次在他 "撒网的比喻" 中 "不好的水族" (马太福音 13:47-50) 所代表之非信徒的感知经历。在两个例子中,非信徒都被丢在 "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马太福音 13:42,13:50)。

但是,虽然那不忠的本国子民和不信的恶者之子都会经历哀哭切齿,但他们是因不同的事情而表达自己的悲伤和愤怒。在外边黑暗里的不忠信徒将要哀哭,因为他们没有取悦他们的王,并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所导致的损失。被丢在永恒火湖里的非信徒将要哀哭,因为他们是神的仇敌,已经被征服了。

"外边黑暗" 的表达用来对比在国度里面或国度外面,其效果与使用 "Gehenna" 一词相似。但外边黑暗并不像 Gehenna 指的是城市垃圾场,而是指在宴会或尊荣筵席的外边。在犹太文化中,筵席通常在室外和晚上举行。宴会的中央或主桌是被点亮的;外边黑暗是在宴会温暖和舒适的光芒之外。置于外边的黑暗里指的是被排除在外,从外边往里看。

在耶稣的两个比喻 (婚宴——马太福音 22:2-14 和才干——马太福音 25:14-30) 和他在马太福音 8 章的比喻中,"外边黑暗" 的表达总是用于对比筵席或庆祝的方式,其中那些应当或可能参与的人被排除在庆祝之外。"本国子民"、朋友、仆人都代表如果忠心就有机会参与庆祝的信徒。

耶稣就外边黑暗的教导显明,并非每一个被邀请参与的人都会接受邀请。接受要求活出忠心的生活,以进入这些国度的特权中。正如耶稣在婚宴比喻的结尾说:"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马太福音 22:14)。

就像 Gehenna 一样,外边黑暗是一个有永生恩赐相信耶稣之人可能会经历的哀伤之地/经历,如果他们的生命在审判之时显为不忠的话 (哥林多前书 3:11-15)。只有耶稣才能决定那份忠心;我们并没有受委派审判彼此 (马太福音 7:1-2)。

所有的赏赐都出于神的怜悯,因为神不能用任何标准来衡量,而祂自己就是标准 (提摩太后书 1:17-18)。神会根据每个人对所拥有之机会的管理来审判各人 (路加福音 12:48);神会根据对国度的贡献来赏赐,其中包括帮助那些服事 (马太福音10:41) 和做出最小举动来服事他人的人 (马太福音 10:42)。

Gehenna 和外边黑暗都不同于永火/火湖,后者是为魔鬼和其天使所预备,在那里不信耶稣之人 (没有永生恩赐的人)、在耶稣 "绵羊和山羊" 比喻 (马太福音 25:31-46) 中被认定为山羊的人,将被永远驱逐 (马太福音 25:41,46);就是这些人的名字没有被写在生命册上 (启示录 20:15)。

Gehenna 和外边黑暗相似的用法表明,两种表达可以用作功能性同义词。

因此,正如 Gehenna 并不是指 "Hades"——死人之地,外边黑暗也不是。

而且,正如 "Gehenna" 一词不是进入火湖之永远咒诅的描述,"外边黑暗" 的表达也非如此。在火湖里与神永远隔绝是为那些名字没有写在生命册上的人所预备,因为他们不相信耶稣 (启示录 20:15)。(见 "地狱—火湖和永刑")。外边黑暗是信徒可能经历的。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在肉身生命中的情形。任何人都可能因罪的后果而经历懊悔和损失。

Gehenna 和外边黑暗都是描述性画面,并说明信徒因没有活出他所命令之信心和爱的生命而经历耶稣的不喜悦。它们描绘了错失国度和挥霍永生之神圣产业的痛苦后果。但是两个词都不描述错失永生恩赐,因为这份恩赐一旦接受,就不会失去 (约翰福音 10:28-29;罗马书 8:38-39;11:29)。而且,永生的恩赐与我们的忠心无关 (罗马书 11:6;以弗所书 2:8-9)。接受永生的恩赐只需要足够的信心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稣,盼望得拯救 (约翰福音 3:14-15)。

经历 Gehenna/外边黑暗将是可怕的损失。被排除在当王开启他国度之时与王一起喜乐的庆祝之外,将是一个痛苦的隔绝。它会伴随着懊悔,因为没有资格参加人类历史上最喜乐的事件。但是,时间会过去,那时所有的信徒都被塑造成为基督的样式,所有的眼泪都被擦干 (罗马书 9:29;启示录 21:4)。与之相反,所有的非信徒都会在火湖里被吞噬。

虽然 Gehenna/外边黑暗的经历会很痛苦,但有极大的安慰,因为即或我们不忠,他也永远不会离弃我们 (提摩太后书 2:13)。我们可以对此存有盼望,即这一切熬炼都是有目的的,好使我们被塑造效仿基督的样式,好得着人类所能得到的最大满足。但是这些经文都清楚地表明,我们在今生获得凭信认识神之益处的机会是一次性机会。

总而言之,圣经术语 Gehenna/外边黑暗作为一种描述方式,一直都且只用来描述相信耶稣之人若忽视他的命令而生活,在审判之时就会经历痛苦的失望感、失落感和空虚感。

圣经从未直接使用任何一个来描述非信徒的结局。

要了解更多有关 Hades 和 Tartarus 的信息,请阅读:"什么是地狱?圣经中的 Hades 与 Tartarus。"

要了解更多有关火湖和永刑的信息,请阅读:"什么是地狱?火湖与永刑。"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and provide personalized content.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as described in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