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和财产

圣经对财富持中立态度,而所赞美或谴责的是我们对待财富的态度和使用财富的方式。提摩太前书6:17-19说:

"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没有规定富人要放弃他们的财富。事实上,富人被教导要去享受他们的财产,但他们也被教导要用它做好事,分享和帮助他人。这与积存正好相反。他们这样做,是在进行永恒的投资,积攒财宝在天上。

这与耶稣对富有少年官长的指导如何一致呢?耶稣告诉他要变卖所有财产,把钱分给穷人。在那个少年人的例子中,他问耶稣,自己该做什么来继承"aionios zoe",这个词通常被译为"永生"。Aionios指的是跨越整个年代的时间,Zoe指的是生活质量,因此aionios zoe这个短语可以翻译为"最高质量的生活"。

在新约中,圣经以两种方式谈及"最高质量的生活":关系和奖赏。关系来自恩赐。我们通过相信耶稣,成为神的儿女。神是我们无条件的产业(罗马书 8:17上)。这完全是基于相信。耶稣明确指出,继承永生的恩赐只来自信心。

高质量生活的奖赏来自神对我们所做之事的赞同。它通常是顺服的结果,但也包括来生的奖赏。富有的少年官长询问自己应该"做"什么来继承最高质量的生活。因为耶稣用要做的事情来回答"我该做什么"的问题,所以这个回答应该应用于继承最佳生活的奖赏或经历。在这个少年人的例子中,耶稣首先告诉他要遵守神的命令。少年人回答说自己已经这样做了,并问耶稣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马可福音10:21说:"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请注意:耶稣"就爱"这个富有的少年人。他并没有质疑少年人是否遵行了神的命令,而只是回答了富有少年人的问题,即是否还有更大的生命奖赏可以获取。

所罗门王在传道书 5:13-17 中谈到积存财富的徒劳: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祸患,就是财主积存资财,反害自己。因遭遇祸患,这些资财就消灭;那人若生了儿子,手里也一无所有。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他来的情形怎样,他去的情形也怎样。这也是一宗大祸患。他为风劳碌有甚么益处呢?并且他终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烦恼,又有病患呕气。"

所罗门将吝啬的行为称作一宗大祸患,这个短语的字面意思是一种"病态"的祸患。他用"日光之下"一词反复描述在世的生活。这里受伤的恶行,就是指财主积存资财,反害自己。有人在积存资财,资财导致自我毁灭。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毁灭是通过积存来呈现的。一词的希伯来文是"ra",与这节经文开头部分的祸患是同一个词。

积存资财通常是我们可以控制环境这一扭曲观点的一种症状。这种观点认为,拥有一大笔钱或财产会让我们安全或者快乐,同时却拒绝真正享受财富或用它做任何善事。值得注意的是,所罗门宣告积存会让我们反害自己

若把新约的原则应用到所罗门的教导中,智慧之路似乎不仅是享受和分享财富,而且也是用开放的态度拥有它。我们要认识到"这不是我们的",并愿意随时施予或失去我们的财产。我们所拥有的每一份财产都在或者终将从我们手中流逝。我们只是暂时的管家。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and provide personalized content.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as described in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