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灵和肉体

肉体和圣灵是完全对立的。作为信徒,我们最基本的选择就是在每一天、每一刻选择要顺服哪一方。

肉体和圣灵不仅彼此相互对立,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5章对这一冲突的描述也很清楚地表明:他们是死敌。肉体的情欲和圣灵的意愿彼此相争,双方彼此敌对。有趣的是要留意保罗有关圣灵和肉体在每位信徒里面运行、彼此敌对竞争之结果的观察:我们并不做自己真正所愿意做的(我们所愿意或者所希望的)。好像我们占主导的"行为"是在肉体中,我们占主导的愿望却在圣灵中。保罗在罗马书7:19也说过类似的话,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

这种内部冲突的后果对于所有信徒来说,都是巨大的。首先,它指的是,圣灵和肉体在我们里面的主要竞争是一场让我们选择跟从谁的竞争;这意味着在每位信徒里面都住着三个实体:永生神的圣灵、罪恶的肉体(其中所住的没有良善)、我们(至少包括我们在两者之间选择的能力)。保罗在罗马书6:16中说,我们基本的选择是去顺服这两者中的哪一方。我们可以顺服肉体中的罪,也可以顺服圣灵中的神,没有第三项选择。"我要以自己的方式行事"的选择其实是在选择肉体。不足为奇的是,"老我"的肉体选项导致相咬相吞;圣灵的选项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见证圣灵的果子。

圣灵呼召信徒活在耶稣赐予的自由中,而不是活在罪和律法的束缚中。本质上,自由就是做选择的能力;奴隶没有选择,他们只是去做所被告知的事,这是神恩典的基本要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使每位信徒在神面前称义,并赐给他们战胜罪的能力。但每位信徒依然有日常的选择,是要行在耶稣复活的大能中,还是行在他们旧时的本性,肉体的能力中。从保罗时代直到现在,每位信徒都可以在这两条道路上行在其一,一条是行在爱中,另外一条是将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

尽管信徒在神眼中都被称义,被赐予圣灵的大能去战胜罪,但所有信徒依然有着旧本性,保罗称之为肉体。保罗在罗马书7:18中说,在我们的肉体中没有良善。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选择顺服肉体来行驶选择的自由。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神眼中不被称义;我们的行为不可能撤销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大工。

那它意味着什么呢?所意味的是:当信徒选择肉体时,他们就会得到肉体的果子,顺着肉体而行的结果或者后果。保罗警告加拉太教会,如果他们跟随肉体,就会相咬相吞,因为他们会被自私的欲望所消灭,而不是对彼此的爱。

当信徒选择肉体时,就意味着他们不仅会相咬相吞,甚至还可能彼此消灭。至少可以说,这不是好的结果。保罗承认神赋予每位信徒惊人的选择自由。但他也承认,神为我们的行为设定了后果;我们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与做出糟糕的选择,放纵肉体的情欲形成对比的是做出好的选择,行在圣灵中。这看起来像什么呢?就像当信徒用爱心彼此服事的时候。顺着圣灵而行的信徒不会放纵肉体的情欲。圣灵和肉体是直接的敌人;我们不能在追求一方的同时,也去跟随另外一方。我们要做出选择,但我们的选择是二元的。我们要不顺服肉体,要不顺服圣灵,没有第三个选项。为了寻求称义而遵循宗教规则,其实是在跟随肉体。

自由不应该被滥用于去选择跟随罪的情欲,而是应该顺服圣灵,以爱心彼此服事。这是凭着信心生活所产生的结果,甚至律法也可以被总结为彼此服事:爱人如己。也许有人希望诉诸律法。好吧,律法说行在爱中,这就是成全律法的方法;诉诸律法,却被律法击败。爱人如己这节经文来自利未记19:18,而利未记是旧约中被称为律法的部分。

问题不在于律法,而在于"守法"是"自我提升"的途径。肉体不能得到提升,这就是信徒需要每天将肉体钉在十字架上的原因。

圣灵也不在律法之下。在加拉太书中,当彼得与外邦人一起坐席时,他跟随的是圣灵,而不是律法。当他离开加拉太人时,他却没有与圣灵同行,因为圣灵引导我们爱人如己。相反,彼得却试图顺服律法的人为版本。正如罗马书7:14中保罗所争论的,神的律法是属乎灵的,是良善的,但我们却是属乎肉体的,这就是我们如何把本应好的事情变成坏的事情。

如果有人来问,"这是非常属灵且不可见,我怎么知道是否选择正确呢?"这是完全合理。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看见自己生命的果子,看见我们正在做的选择。肉体产生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到信徒的生命产生这些东西的程度时,他就不是行在圣灵中,而是行在肉体中。在任何时候,这就是我们知道自己是选择了圣灵还是肉体的方式。

在罗马书2章,保罗提到了与之竞争的犹太"权威",他们宣称通过遵循律法而得以称义。保罗指出,他们恰恰打破了他们所宣称要遵循的律法。他们以一种方式遵守律法,却以另一种方式打破律法。我们的肉体非常擅长把自己打扮得貌似属灵似的。这是当聆听属灵弟兄们的声音,以帮助我们分辨自己的强有力原因。重要的是要记住,这段经文的语境是给信徒的教导。

也许有人也会说,"我犯罪会怎样呢?我们在神眼中被称义,只因相信耶稣,被恩典所遮盖。所以,在神眼中,自私真的没有任何负面后果。如果有相咬相吞,我只需确保自己是吞得最多的那一方。"实际上,行在肉体中有着非常负面的后果。保罗对加拉太教会说,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

作为信徒,我们通过信耶稣继承了永生,这是无条件的(我们永远也不会失去它)。我们会在来生继承荣耀的身体,没有什么能够将其拿走。成熟包括通过成为承担家庭权威的"儿子",来操练继承权的责任和权威。凭信而行,就承担了服事的责任;凭肉体而行,就导致了幼稚的行为,将我们的情欲侍为自己的主人。无论何时,我们播种血气,就会收获血气,包括在今生。如果我们播种分裂,就会收获纷争。当我们在世上与圣灵同行,活出耶稣复活的大能时,就把耶稣的国度带到了这个世界。

但失去基业的警告可能也包括来生。歌罗西书3:23-24说,无论做甚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那行不义的必受不义的报应;主并不偏待人。

这里的关键词是"基业为赏赐",这段经文是在讲神所赐予的赏赐。每位信徒都无条件地拥有神作为基业(罗马书8:17),没有什么能够使我们失去作为神儿女的身份,这是耶稣为我们已经完成的工作;但是,获得赏赐之基业的条件是我们的顺服。如果我们操练行在肉体中,就会从肉体得赏赐,而非从神得赏赐。一个可获得的赏赐是与耶稣一同作王,这个赏赐的条件是与基督一同受苦(罗马书8:17)。每个儿女都是后嗣;完全拥有这样的基业,只有忠心的信徒,只有操练责任的"儿子们" 才能获得。

证明选择肉体之果子的列表是怎样的呢?

" 奸淫 "有希腊文词根porneia,也有英语单词pornography色情的词根。保罗在指乱伦时使用了porneia。在哥林多前书6:18中,他也使用了porneia

"你们要逃避淫行(porneia)。人所犯的,无论甚么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porneia),是得罪自己的身子。"

这清楚地表明,追求奸淫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自我毁灭。这毁灭要比其他类型的罪更糟糕,在它里面是得罪我们自己。

"污秽"是不洁净的意思。"不洁净"对于保罗所门训的外邦人有何应用呢?我们也许可以从帖撒罗尼迦前书4:1-8中得到一点想法。在这段经文中,保罗把"污秽"和成圣做以比较,其污秽的特定行为是欺负弟兄。这再一次强调,信徒可以(也确实会)按所有的这些方式行事。我们的肉体永远不会提升,里面始终没有什么良善。欺负是相咬相吞的一种方式。

"奸淫"来自可以译为"淫乱"的希腊文单词,比如在约翰福音8:3中。淫乱的词根包括嫉妒,拿走属于别人的东西。但可预见的是,淫乱伴随着毁坏,关系的毁坏。核心态度是关注自我。

"邪荡"是放荡的欲望。

"拜偶像"是基于让这些欲望得满足的实践做法。异教偶像崇拜包括卖淫、现场色情和放荡,也包括为获得想要的而讨好"权力"。两者都包含了掌控的错觉,但实际上我们却在选择成为自己肉体的奴仆。

"邪术"是对词根为pharmakeia的希腊文单词的翻译。不管过去还是现在,神秘行为都包括使用药物。这里的概念是获得控制我们环境的方式。药物改变我们的思维,使我们不必与现实的世界互动,却以被药物改变的思维去感知它。我们认为自己在掌控,实则却成了瘾君子(奴隶的另外一个表达)。或许我们在寻求一种神秘的力量来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在寻求的过程中,我们再次成为奴隶。

"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这些都很相近。这些行为的本质是让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与另外的人或群体相敌对,为要获得掌控权。

"醉酒和荒宴"有参加醉酒派对的意思,两种行为都通过在我们头脑中产生药物诱导的想象世界,来寻求掌控我们周围的环境。

这些行为不能把耶稣的灵带入我们的世界;然而,它们却把我们引向功能障碍、成瘾、逃避,最终导致抑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关注"自我",我的欲望满足了、我在掌控、我在你之上。这是世俗之道,不是神之道。当我们自我省查且查看这些行为时,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行在肉体中。答案是要把肉体钉在十字架上,把它放在一边,而行在圣灵中。

信徒要专注于行在圣灵中,而不是试图遵循规则。遵循规则使肉体的行为合理化,跟随圣灵则释放耶稣复活的大能。

圣灵并不反对律法,律法也不反对在圣灵中所产生的行为。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人可以在哪里找到反对这些事情的律法呢?在保罗时代的罗马一定无法找到,因为他说:"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保罗在加拉太书6:2中说到互相担当各人的重担,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当我们选择住在我们里面的是圣灵而不是肉体时,就获得了一套完全不同的行为。我们获得的并非是一套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而是一套寻求他人最佳利益的行为。神的律法可以总结为两点:爱神和爱人。当我们选择圣灵而不是肉体来作自己的生活动力时,我们就获得圣灵来活出神的律法。圣灵的第一个果子,"仁爱",可以说是总结了其余所有的果子。

在加拉太书5:22所列举的下一个果子是"喜乐",其希腊文单词是"chara"。圣灵乐于服事他人,也乐于服事神。在约翰福音16:21,同一词"chara"用于描写妇人分娩阵痛后的喜乐。服事他人和顺服基督的结果产生了一种类似于把新生儿带到这个世界的满足。确实难,但值得。

和平和忍耐似乎相辅相成。忍耐,根据定义,指的是我们正在容忍某种令人恼火的事情。当我们忍受别人的缺点或怪癖时,就播种了和平。当我们处在一场交战中,以一种不激怒我们的方式强迫他们改变时,敌意就产生了。在他人身上实现改变的最好方式经常是我们自己操练忍耐。

"恩慈"可以被认为是,在他人无法回报我们时,为他们做好事。当我们为购买的东西支付款项时,就不能被说是恩慈,而是在支付自己所欠下的。恩慈是给予某人并未欠下的东西。同样,这是以他人为中心的行为。

"良善"是对圣经中用来描述有用的、令人向往的和富有成效事情之词的翻译。好果子与坏果子相对立,良善的仆人与懒惰邪恶的仆人相对立。当我们选择行在圣灵中时,对周围的人来说,我们就是有用的、有成效的和有益处的。我们是好的团队成员,贡献自己的恩赐使团队受益。

"信实"强调的是按照相信神所说为真的信心来行事。我们关注外在,而非内在。我们仰望神,察看自己应当如何生活,并以这种方式使他人受益,而不是通过我们的环境来寻求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提多书3:2,译为"温柔"的词与争吵和诽谤他人形成对比。它也用在提摩太后书2:25,"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当发生冲突时,当有一种寻求他人最佳利益的态度,而不是坚持他们必须同意我们。同样,焦点是服事,而不是掌控。

"节制"(又译为"自制")是个特别有趣的词,用来结束一系列以他人为中心的行为。当我们选择圣灵时,就控制了自己。我们并非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而是活出了自己的价值。

保罗陈述,凡属耶稣基督的人,已经把肉体钉在十字架上了。当信徒重生时,肉体就与基督一同钉在了十字架上,意味着肉体对我们的控制能力已经被破碎。信徒不再是住在他们肉体中邪情私欲的奴仆,如今却有耶稣复活的大能住在里面:神的圣灵。所以,当信徒行在肉体中时,他们就选择再次来到其能力已经被破碎之肉体的控制之下。信徒真实的身份是活在圣灵中的人。

然而,信徒拥有如何行事的选择权。尽管每位信徒都活在圣灵中,但他们依然有自由去选择如何行事。信徒可以行在圣灵中,也可以行在肉体中。最合乎逻辑要去做的事就是使用我们的自由去爱,并且行在圣灵中。这是对我们来说最相宜的一件事,因为我们活在圣灵中。信徒应当拒绝犯罪和私欲之路。相反,我们应当靠圣灵行事,而不是靠肉体的邪情私欲行事。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and provide personalized content.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as described in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