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
请选择章节
列王纪下延续列王纪上的叙事,追溯以色列国(北方)和犹大国(南方)分裂的历史。虽然本书没有明确作者,但许多人认为是由一位或多位先知或文士撰写的,他们在以色列被掳时期记录了这些事件。本书着重强调了当时王国的属灵状况,揭示了偶像崇拜和不忠最终导致以色列沦陷于亚述,以及后来犹大沦陷于巴比伦。
列王纪下开篇便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先知以利亚被接升天,他的门徒以利沙获得了双倍的属灵权柄。以利沙通过一系列神迹,彰显了上帝引导、供应和审判祂子民的大能。其中一件关键事件是耶户登上以色列王位,并对腐败的亚哈家施行审判。在这些章节中,尽管上帝一再警告,北国的属灵生活却持续走下坡路,上帝用一句严厉的宣告概括了警告:“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大大发怒,将他们从自己面前赶出,只剩下犹大支派。”(列王纪下17:18)
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征服以色列,掳走大批居民,北国也随之覆灭。位于约旦河西岸中部地区的撒马利亚地区,沦为亚述的一个行省,并重新接纳了外族定居者。这导致当地人口混杂,宗教混乱与分裂持续不断,并塑造了其后数年的历史和精神面貌。
犹大南部王国在希西家(公元前715-686年)和约西亚(公元前640-609年)等国王的统治下经历了短暂的属灵复兴,他们两位都致力于恢复对独一真神的崇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犹大的领袖和人民仍然坚持偶像崇拜。最终,在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围攻耶路撒冷,摧毁圣殿,并将许多犹大人掳走。列王纪下以犹大的悲惨覆灭结束,提醒读者拒绝上帝之约的严重后果,但也留下了一线希望,那就是上帝永恒的应许,祂必在未来复兴祂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