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诗篇 11 解经注释

请选择一段

这段经文鼓励人们完全信任上帝,认为他是人们逃避邪恶威胁和道德败坏的唯一真正避难所。

大卫肯定了上帝的主权和正义,强调即使在邪恶盛行的情况下,对那些信任他的人也保留着无限的希望。


《圣经说》 注释概述:

诗篇第11章的作者是以色列第二位国王大卫,他统治时期约为公元前1010年至公元前970年。这篇诗篇以对上帝坚定的信靠宣告开篇:“我投靠耶和华;你怎能对我的灵魂说:‘你如雀鸟逃到你的山上’呢?”(诗篇11:1)。面对威胁和不确定性,大卫拒绝屈服于恐惧。这传达了贯穿诗篇的中心主题:义人真正的安全并非来自肉体的力量或阴谋诡计,而是来自耶和华永恒不变的品格。

大卫的一生充满了考验和危险,例如他与扫罗王的动荡关系(撒母耳记上18-31),以及与外国军队的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卫的呼喊捕捉到了现实世界的挑战与信靠上帝至高无上的庇护之间的张力。这篇诗篇呼应了大卫自己在旷野躲藏和逃离险境的经历,同时也强调了最终的安全在于上帝的宝座,而非地上的堡垒:“耶和华在他的圣殿里;耶和华的宝座在天上;他的眼睛观看,他的眼睑察验世人。”(诗篇11:4)

诗篇11篇强调耶和华“试验义人和恶人”(诗篇11:5),既是警告,也是安慰。上帝的公义是完美的,但他的眷顾也是完美的,这意味着任何情况都逃不过他的注意。在整个圣经叙事中,上帝对不义的审判与他对信徒的拯救之间的这种张力反复出现,表明上帝渴望公义在他子民的心中占上风。“因为耶和华是公义的,他喜爱公义;正直人必得见他的面”(诗篇11:7),这证实了上帝会奖赏那些信靠他的人。

诗篇第11章与圣经其他部分产生共鸣,它邀请信徒在患难中信靠上帝。“仰望祂的面”这一概念唤起了信徒最终的盼望,即来到祂的面前,这盼望在新约中通过耶稣得以实现,耶稣为人类开辟了亲近上帝的道路(希伯来书10:19-22)。约珥、以赛亚和其他先知都肯定,上帝不变的公义要求人悔改并信靠祂才能得救。耶稣的教导提醒信徒,上帝对他们的眷顾(马太福音10:29-31),这再次强调了这样一个真理:当我们面对逆境时,我们真正的避难所在于耶和华不可动摇的主权和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