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 14 解经注释
请选择一段
否认上帝会导致道德败坏,揭示了普遍需要神圣的拯救。
上帝支持正义之人,使忽视他道路的恶人感到惭愧,并为受压迫的人提供坚强的避难所。
大卫渴望得到拯救,这提醒我们,上帝的救赎将给他的子民带来欢乐和复兴,并带来确定和胜利的希望。
诗篇第十四章以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开篇:“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他们都败坏,行了可憎的事,并没有行善的。”(诗篇14:1)这位诗人,传统上被认为是大卫,揭露了那些否认上帝存在之人的灵性空虚。在大卫时代(约公元前1010-970年),以色列被崇拜各种偶像的国家所包围。在以色列,有些人的行为仿佛上帝的道德标准无关紧要,大卫直截了当地将这种心态称为愚昧。这篇诗篇强调了人类在缺乏上帝改变人性的恩典时,灵性状态的严峻程度。
整篇诗篇,大卫哀叹人类普遍的堕落以及人们偏离公义的种种方式。他描绘了上帝从天上垂视,寻找是否有人寻求祂,却寻不见任何真正明白或行善的人。这富有启发性的意象突显了人类若无神的介入,将是多么的无助。在更广泛的圣经背景下,使徒保罗后来在罗马书3:10-12中呼应了这些话,肯定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这种延续性凸显了以色列古代的经历如何指向人类普遍需要救赎。
大卫还将恶人的败坏与信靠耶和华保护的义人的盼望进行了对比。尽管这些忠心的人或许感受到周围邪恶的重压,但大卫向他们保证,“耶和华是他的避难所”(诗篇14:6)。这种区别促使读者将信心放在上帝身上,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计谋。虽然邪恶表面上看似猖獗,但未来必有追究责任的那一天,上帝最终必为他的子民伸冤。
诗篇第十四章以对救恩来自锡安的渴望作为结尾,这直接表明耶路撒冷是大卫时代敬拜的中心。直到耶稣基督降临,将我们从罪中真正拯救出来,这祷告才得以完全实现。正如新约圣经所阐明的,相信耶稣的人就得到神的义(罗马书3:22)。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诗篇第十四章提醒我们忽视上帝的危险,并呼吁我们信靠耶和华永恒的救恩,期盼在耶稣里实现的永恒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