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以赛亚书 42:1-4 含义

这是以赛亚四首“仆人之歌”中的第一首,预言了弥赛亚的到来,并强调即将到来的弥赛亚不仅是一位国王,也是一位仆人。这首歌宣称,上帝的仆人将受命为各国带来正义。它还说,当他完成使命时,他不会自夸或争吵。上帝的仆人将极其温柔和善良。

本注释是《以赛亚书》第一首《仆人之歌》的续篇,涵盖了《以赛亚书》第 42 章第 1b-4 节。要查看这首歌开头几行的注释,请参阅上一节( 《以赛亚书》第 42 章第 1 节注释)。

在耶和华描述了我的仆人并宣告他的灵将降临在他身上(以赛亚书 42:1a)之后,耶和华通过预言他的仆人将做什么和不会做什么来结束这首仆人之歌。

他将带来正义(第 1 节)。

他不会喧嚷,也不会提高声音(第 2 节) ——他不会自夸或好斗。

这首歌三次歌颂了耶和华的仆人将要带来和建立的正义

  1. 他将为列国带来正义(第 1 节)
  1. 他将忠实地伸张正义(第3节)
  1. 直到他在地上设立公义(第4节)

这三句正义的颂歌交织了两句描述仆人谦卑的思想对句。

  1. 他不喊叫,不扬声,

也不要使他的声音在街上被听见(第2节)

  1.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

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 (第 3 节)

正义和谦卑是这首关于弥赛亚的成就和性格的预言之歌的主要主题。仆人将在地上建立正义;而弥赛亚非常谦卑。

耶和华的仆人必伸张正义

第一节的最后一行提出了正义的主题。

它预言弥赛亚将为各国带来正义

在希伯来语中被翻译为国家的术语是 גּוֹי (H1471 – 发音为:“go'-ee”)。当“go-ee”是复数时,它指的是以色列以外的国家外邦人。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复数。因此,这个预言说弥赛亚将为外邦人带来正义

在这首仆人之歌中,被翻译为正义的词语是 מִשְׁפָּט (H8199 – 发音为:“mish-pawt”)。它通常指公正的审判或纠正错误的判决。仆人将带给外邦人的“mishpawt”将纠正错误,恢复善良和秩序。

这可能意味着主所拣选的人将因他们的邪恶而对他们施以审判和愤怒。也可能意味着他将使他们与上帝和以色列国和谐相处。他将带来的正义可能是惩罚性的,也可能是赋予生命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无论“mishpawt”/正义是愤怒的还是和谐的,它都是正确和美好的。

耶稣为外邦人做了这两件事。担当了全世界的罪,将世人的愤怒归到自己身上(歌罗西书 2:14)。通过他的死,现在所有相信的人都可以在他里面称义,并在上帝面前被宣告为义人(约翰福音 3:14-15;罗马书 5:8-11)。此外,通过耶稣复活的力量,外邦人现在有能力在圣灵中行走,避免在肉体中行走的不良后果(加拉太书 5:13-15)。当然,对于那些不信的人来说,他们将无法逃脱基督的审判(马太福音 25:31-32)。

弥赛亚耶稣将带来正义(既有惩罚意义,也有解放意义)。传递的希望、爱、怜悯和服务的信息是和谐与正义(在圣经中,它们是正义的同义词。(见“什么是正义? ”)。在升天之后,这一信息迅速传遍了外邦国家,从而实现了这一预言的解放意义。

耶稣第一次降临,为了通过和解和拯救世界带来正义(约翰福音 3:17)。下次降临时,将通过审判带来正义(马太福音 25:31-33)。根据每个人受到的审判方式,这将实现预言的惩罚和解放意义。

当马太在马太福音 12:18-21 中引用以赛亚书 42 章中的仆人之歌时,他将他将带给外邦人的正义解释为赋予生命和和谐的正义,而不是愤怒的正义。“外邦人要仰望他的名”(马太福音 12:21)。

第 3 节呼应了这种情感:他将忠实地伸张正义

这句话与第一节中关于正义的论述有很多相似之处:他将为各国带来正义。但它们之间有两个明显的区别。

第一个不同是这句增加了“忠心”这个词。忠心意味着在面临障碍或反对时,仍对某人或某项事业保持忠诚和忠实,这种忠诚往往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句补充说明,主的仆人努力伸张正义的过程中会遇到诱惑或经受考验,而祂会忠心地克服这些诱惑和考验。耶稣克服了这些障碍,为所有跟随祂的人树立了榜样;耶稣为所有克服困难的人提供了巨大的奖赏,就像祂克服困难一样(启示录 3:21)。

第二段关于正义的论述与第一段论述的第二个不同点是,它省略了“对各国”这一表述。以赛亚省略这一表述可能是为了使其更具诗意和更少冗余,或者他省略这一表述是为了提出一个预言。(他省略这一表述可能既出于诗意的原因,也出于预言的原因)。

以赛亚说出这句话可能是为了预言,耶和华的仆人将带来正义,不仅仅是外邦人,而是所有人——包括以色列人(罗马书11:26)。

关于正义的第三段叠句出现在《仆人之歌》的最后一节。

他不会灰心或沮丧

直到他在地上设立公平;

海岛都盼望等候他的律法(第 4 节)。

这句结束语预言,主的仆人弥赛亚不会因考验而灰心丧气,也不会被诱惑压垮,以致无法在地上建立正义

提到灰心丧气受压,表明弥赛亚将要经受的考验和诱惑将是令人沮丧、苛刻和困难的(马太福音 26:38)。但他将寻求正义的过程中克服所有这些困难(启示录 3:21)。主的仆人将取得胜利。

雅歌的最后一句有点神秘。它写道:海岛将期盼他的律法。

沿海地区这个词可能指的是地球的最远边缘。换句话说,就是以赛亚时代的以色列人只听说过或想过的生活在世界另一端的国家和外邦人。

它说这些人将满怀期待地等待弥赛亚的法律为他们带来正义

但是如果以色列人不了解他们,他们又怎么会了解弥赛亚呢?如果他们不了解弥赛亚,他们又怎么会满怀期待地等待他的律法给他们带来正义呢?

这个预言如何实现一直是个谜,直到弥赛亚耶稣出现并委托他的门徒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 28:18-20)“直到地极”(使徒行传 1:8)。

他的门徒们遵守了这个命令,把他的好消息传到了地球的最远角落。耶稣、弥赛亚的福音是希望与和谐(正义)的福音。当它被运用时,它会带来恢复性的正义。这种正义不是基于不断变化且往往腐败的人为法律,而是一种将地球的现实与上帝的设计相一致的正义。当一切都与上帝的美好设计相一致时,一切都会和谐地运作。一切都按照上帝永恒美好的律法运作。

仆人律法的原则在耶稣的登山宝训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解释(马太福音 5-7)。他的律法原则包括:

  1. 怜悯和宽恕(马太福音 5:7;6:12;6:14-15;7:1-5;7:12)
  1. 仁慈地爱敌人(马太福音5:38-42;5:43-48)
  1. 在任何情况下都信靠上帝(马太福音5:10-12;6:25-34)
  1. 拥有纯洁正直的心(马太福音5:8;5:21-37;7:21,24-27)

耶和华的仆人必谦卑。

如前所述, “仆人”一词本身就唤起了谦卑的主题。第 2 和 3 节描述了这首歌的第二个主题。但是,正义的副歌描述了主的仆人会什么,而这两个关于被选中的人的谦卑的思想对句描述了主的仆人不会做什么。

第一联是:

他不喊叫,不扬声,

也不要使他的声音在街上被听见(v2)

主所拣选的人不会骄傲自大,也不会自夸。他不会通过制造噪音或坚持成为关注的焦点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他所得到的关注将归功于他的服务。

他不会在大街上大声要求别人他说话。主的仆人不会大张旗鼓地吹嘘是谁。他不会与人争吵或试图通过与人争论来向别人证明自己。当人们承认是被拣选的弥赛亚时,他不会大喊大叫抱怨。事实上,耶稣经常命令人们不要告诉别人他的真实身份(马太福音 8:4、16:20、17:9)。

祂不会自夸自擂,也不会争辩不休,祂会仆人一样,尽可能安静地履行职责祂会谦卑地展现自己。

谦卑可以被认为是愿意看清现实。耶稣没有假装自己是另一个人。他没有试图“编造”故事让事情看起来像是他们不是的东西。耶稣说的是实话(约翰福音 8:40)。耶稣也履行了天父要求他履行的职责(希伯来书 10:7;路加福音 22:42)。

弥赛亚耶稣并不像他那个时代的许多拉比和宗教领袖那样要求被倾听和尊重(马太福音 23:5-6)。他没有通过华丽的祈祷或正义的展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马太福音 6:1;2-4;5-6;16-18)。

作为主的仆人,耶稣以身作则,教导祂的门徒:“你们里头最大的,就要作你们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马太福音23:11-12)

第二联是: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

将残的灯火,他也不吹灭(第 3 节)

这组意象描述了两幅关于主仆人行为举止的画面。祂的举止和信息是如此温和,以至于祂不会折断压伤的芦苇压伤的芦苇是指部分折断或弯曲的芦苇。最轻微的扭曲都会导致芦苇折断或断成两半。主的选民将如此小心地对待压伤的芦苇,以至于它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压伤的芦苇可能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感情上受到伤害或伤害的人。 “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弥赛亚对那些被世界体系压垮的弱者和/或被宗教机构抛弃的罪人表现出的温柔。

弥赛亚耶稣在传道期间,花了很多时间去鼓舞和治愈情感受伤的人——税吏、妓女和其他被排斥的人。以下是一些例子:

  • 耶稣在井边与有五个丈夫的撒玛利亚女人的互动(约翰福音 4:7-30),
  • 他对犯奸淫的女人的保护和宽恕(约翰福音 8:3-11),
  • 他赞美那位用自己的眼泪和头发涂抹他脚的女人(路加福音 7:36-50)。

这只是众多例子中的三个,祂温柔地对待“受伤的芦苇”。耶稣来不是要谴责罪人,而是要拯救他们(约翰福音 3:17;马太福音 28:20)。

以赛亚继续说道: “祂的行动如此温和,祂不会熄灭一根微弱燃烧的蜡烛,因为最微弱的呼吸或动作都会使蜡烛芯熄灭。”换句话说,弥赛亚不会争吵、脾气暴躁或喜欢争论。

马太引用了以赛亚第一首仆人之歌的内容,并展示了弥赛亚耶稣如何在安息日治愈了枯手的人并因此受到法利赛人的谴责后实现了其中的预言(马太福音 12:9-17)。

以下是马太对这首仆人之歌的引述:

“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所说的话:

“看哪,我所拣选的仆人;
我的良人,我的灵魂因他而喜悦;
我将我的灵放在他身上,
他将向外邦人宣告正义。
“他不争吵,也不喧嚷;
街上也不会有人听到他的声音。
“他不折断破损的芦苇,
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
直到他引领正义走向胜利。
“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马太福音 12:17-21)

当神的仆人耶稣来到人间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的身份。没有与人争吵,也没有试图通过辩论来向别人证明自己。没有要求或坚持让别人承认他的真实身份。没有大声喊叫,是弥赛亚。

人们没有听到他在大街上宣扬是基督的声音。谦卑地显现自己。如此温柔地显现自己,以至于没有折断一根受伤的芦苇他的声音如此平静,以至于没有吹灭一根微弱燃烧的

耶稣并没有大声宣布自己是弥赛亚,而是用他的奇迹、他的性格、他的道德教义和预言(比如这个)来宣告身份(约翰福音 15:24)。这让人们有机会亲自接受和爱。凭着信仰。

如果耶稣完全揭露了自己身份,那么人们就会被迫承认他。没有人可以自由选择凭着信仰来到面前。每个人都会被他的存在和是神的不可避免地恐惧所震撼,并被迫承认

将来,耶稣第二次降临时,将展现他的荣耀,迫使所有人承认他是君王(罗马书 14:11,腓立比书 2:10-11)。但在耶稣第一次降临时,仆人的身份降临。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相信。作为仆人降临,提供了足够多的证据来清楚地表明他的身份,同时为人们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来选择接受或拒绝

这与上帝在整个历史中的工作方式相似。对于所有渴望看到的人来说,已知的上帝、他的性格和神性是显而易见的(罗马书 1:19-20,10:18)。但它被充分遮蔽,以至于所有不想看到的人都不会被迫这样做(罗马书 1:18)。

主以关于弥赛亚的预言结束了《以赛亚书》的第一首仆人之歌。

他不会灰心或沮丧
直到他在地上设立公平;
海岛都盼望等候他的律法(第 4 节)。

主应许他的仆人将会取得胜利。

“祂不会灰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弥赛亚不会灰心丧气,放弃或放弃祂的使命。祂也不会压垮或击败。

我们在客西马尼园中看到了这一点,主的仆人耶稣虽然“忧伤难过”(马太福音 26:37),却没有放弃。当他即将遭受折磨、羞辱、拒绝和被钉十字架时,耶稣向他的门徒吐露:“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马太福音 26:38)。但即便如此,仍然忠于他父的计划。在问过他父是否有其他方法来完成他的任务后,耶稣祈祷:“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马太福音 26:39)。他没有灰心。坚持了下来。

《希伯来书》告诉我们,耶稣之所以坚持不懈,是因为祂面前有巨大的奖赏,祂将以人类的身份分享父的宝座的权柄(希伯来书 12:1-2;腓立比书 2:5-10)。祂选择遵行父的旨意,相信这对最有利。结果,祂的名字被尊崇于所有其他名字之上,地球被赐予祂作为奖赏(马太福音 28:18)。

由于耶稣选择了这种观点或心态,当被抛弃、虐待、拒绝、嘲笑、折磨和死亡来临时,并没有被拯救自己的诱惑打败或压垮(马太福音 27:42;腓立比书 2:5)。没有反击,也没有抗议没有人认出信任上帝(希伯来书 12:2),爱他的敌人(路加福音 22:34)并完成他的使命(约翰福音 19:30)。

希伯来书的作者鼓励我们效法主的仆人耶稣的态度,

“你们要思想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免得疲倦灰心。”
(希伯来书 12:3)

新约的信徒被劝告要采取与耶稣相同的心态,并承诺如果我们效仿他的榜样,将与我们分享他的巨大回报(腓立比书 2:5;启示录 3:21)。

首仆人之歌的结束语是:

直到他在地上设立公平;
海岛都盼望等候他的律法。

这意味着弥赛亚耶稣将在整个地球上建立正义。上帝的计划是拯救世界,使世界与重新和谐相处。主的仆人被选中完成这项任务的人

弥赛亚耶稣已经完成了这项使命的第一部分。他战胜了罪恶,使所有相信他的人与上帝和好(约翰福音 1:12-13;约翰福音 3:16;歌罗西书 2:13-14)。

耶稣完成了祂使命的第一部分后,便委托我们这些祂的追随者,按照祂的权威行事,向他人宣扬福音(马太福音 28:18-20)。我们要使万作门徒,教导他们遵守祂所吩咐我们的一切。我们要“直到地极”(使徒行传 1:8)。主似乎在以赛亚书中说了类似的话,关于福音的传播范围,说:海岛都等候祂的律法(第 4 节)。

此外,沿海地区将满怀期待地等待祂的法律,这一事实表明,从世界的这一边到另一边,每个人、每个地方,最终都渴望真正的正义。这就像先知哈巴谷对“厌倦不公的国家”表示同情(哈巴谷书 2:13)。这也像使徒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所说的那样,“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众子的显现”(罗马书 8:19)。即使在我们堕落的状态下,我们也渴望得到正义。

我们的问题在于,作为人类,我们都是罪人,都是不公正的(诗篇 14:3)。我们都犯了罪,与完全公正的耶和华为敌(罗马书 3:23)。但耶和华也是仁慈的,他派他的仆人来完全遵守律法,并宽恕所有相信他的人(约翰福音 3:16;罗马书 5:8)。上帝仁慈地将他的正义归于所有相信的人(创世记 15:6;罗马书 4:3)。

主的仆人耶稣将带来这种正义正义只能在基督里找到。

世上每个人要么寻求主的仆人基督的庇护,被宣告为义人,要么继续与为敌。我们每个人都会决定是靠他的正义成为义人,还是受他的正义审判。

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做出的不可避免的决定。

正如耶稣告诉尼哥底母,要逃脱上帝的愤怒,获得他的正义,只需要有足够的信仰去仰望耶稣,希望能够摆脱罪恶的毒液(约翰福音 3:14-15)。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