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以赛亚书 50:8-9 含义

仆人能够在艰难困苦中信靠并服从上帝,因为主就在他身边,主会为他伸冤。仆人向所有不相信他真实身份的人发出挑战,让他们站起来,在法庭上与他辩论,上帝是法官。上帝会做出有利于仆人的判决,而不信者的论据会像破烂不堪、千疮百孔的衣服一样破旧不堪。

以赛亚书 50:4-11 的第三首仆人之歌继续以仆人的声音演奏。

在这首仆人之歌中,仆人曾描述过,当他顺服主耶和华时,他将如何遭受殴打和嘲笑(以赛亚书 50:5-6)。仆人决心跟随主耶和华,因为他信任主耶和华,尽管在敌人手中遭受羞辱,但他知道自己不会在主耶和华面前蒙羞。

然后,仆人为他的先前的断言辩护:“我知道我不会蒙羞”(以赛亚书 50:7b)。

Servant 知道这一点的第一个原因是:

那为我伸冤的已经近了(第 8 节)。

仆人明白,耶和华伸冤者耶和华说:“伸冤在我”(申命记 32:35)。弥赛亚或任何其他人都无权为自己伸张正义(利未记 19:18)。仆人不必担心为自己寻求正义,“耶和华必为他的百姓伸冤,必怜悯他的仆人”(申命记 32:36)。

同样,当我们跟随主的时候,

“你们若静默不言,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
(出埃及记 14:14)。

“不要以恶报恶,要尊重众人眼中认为正确的事。如果可能,就你所能及的,要与众人和睦。亲爱的,不要自己报仇,要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是主说的。”
(罗马书 12:17-19)

仆人也明白主神就在他身边。

“近”这个词有双重含义。第一个含义是主神就在附近。这是真的,因为主神无处不在。

当“仆人”提出这个问题时,他明白诗篇作者在想什么:

“我到哪里去躲避你的灵?
我可以往哪里去躲避你的面呢?”
(诗篇 139:7)

诗篇作者正确地回答了他自己的问题,

“我若升到天堂,你就在那里;
我若在阴间安居,祢就在那里。
如果我展开黎明的翅膀,
如果我住在大海最遥远的地方,
祢的手仍引领我,
你的右手必抓住我。”
(诗篇 139:8-10)

换言之,无论人去哪里,无论主神不在,无论主神不在,无论主神不在。仆人相信这一点。

但仆人也明白,主神不仅在物理上与他相近,而且在关系上也与他相近他们在精神上是统一的。他们有着亲密的关系,心意相同。他们有相同的目标。仆人并不孤单。仆人按照主神的旨意,自由地为他的子民和世界履行受苦的任务。

仆人降临就是为了这个共同的目的:拥有“门徒的舌头”并教导主上帝赐予他的知识(以赛亚书 50:4);即使在苦难中也要服从他的召唤(以赛亚书 50:5-6)。

因为主耶和华伸张正义的那一位,而仆人与他相距甚近,而且目的明确,所以仆人有充分的理由充满信心。

然后仆人发出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

谁能与我争论?
让我们互相支持(第8节)

争论意味着公开地呼吁、争辩或指控——尤其是在法律纠纷的情况下。有人可能与仆人争论的原因是声称他对自己的身份、使命或对主耶和华的服从是错误的。换句话说,“谁会与我争论? ”这个问题似乎是在问:“谁会争辩不是主耶和华派来的弥赛亚?”

有人会与仆人争论,说他不是弥赛亚,是因为他们无法看出他是弥赛亚。这推断出耶稣传道期间发生的事情的现实:耶稣没有达到他的人民的期望,所以他们选择不接受他。

以赛亚在第四首仆人之歌中多次预言弥赛亚的默默无闻,

“谁相信我们所传的信息?
主的手臂向谁显露过呢?”
(以赛亚书 53:1)

“他看起来并不吸引我们。
他被人鄙视和抛弃。”
(以赛亚书 532b-3a)

“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
被上帝击打,受苦。”
(以赛亚书 53:4b)

但尽管仆人并不符合人们对弥赛亚的期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是主上帝派来的弥赛亚。这个预言预示着以色列实际上会误解耶稣的身份。

仆人向那些与他争论他身份的人发出挑战,让他们检验一下他的身份:让我们互相对抗,拿出我们主张的证据。你(我的原告)站起来,拿出证据证明我不是弥赛亚。而我也会站起来,拿出证据证明我是弥赛亚。我们将让主神来主持这起案件的审判。

Servant 的第二个挑战只是第一个挑战的重复,

谁有罪?
让他靠近我(第 8 节)。

有趣的是,即使在耶稣时代,他也用他所提出的证据挑战他的对手,让他们没有理由指控他(约翰福音 10:25、37-38)。

然后仆人继续说这个案子的判决是什么,

看哪,主耶和华帮助我(第 9 节)。

Behold这个词的意思是:“注意。”在审判过程中,最紧张的时刻通常是法官宣布案件的判决或决定的时候。

看哪,主耶和华决定帮助仆人。仆人说“主耶和华帮助我”就是这个意思主耶和华判断仆人确实是所差来的弥赛亚。

主耶和华宣告了有利于仆人的判决之后,仆人自夸说:谁能定我的罪呢?

这个反问句的答案是意料之中的:“没有人。”在主神发话并证明仆人及其弥赛亚身份无罪之后,没有人公正地定他的罪——甚至判处他死刑的彼拉多也宣布耶稣无罪(约翰福音 19:6)。我们还可以预期,历史将完全证实有关耶稣的一切事实。

所有这些事对于弥赛亚耶稣来说都是真实的。

弥赛亚耶稣知道主神就在他身边,他既近在咫尺,又有他的旨意。在被捕和处决的几个小时前,耶稣向他的父祈祷,揭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目标:

“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一同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
(约翰福音 17:4-5)

耶稣,弥赛亚,相信主神会为他辩护。他被捕时,告诉彼得:

“把你的剑放回原处……你认为我不能向我父求助,他会立即派出十二个以上的天使军团为我服务吗?”
(马太福音 26:52-53)

耶稣知道主神会在适当的时候向所有人证明他是弥赛亚。最终:

“看哪,我的仆人必兴盛,
他将会变得高高在上,备受尊崇。”
(以赛亚书 52:13)

“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
(腓立比书 2:10-11)

仆人的控告者将会消失。

看哪,他们都要如衣服渐渐旧了。
蛾子会吃掉他们(第 9 节)。

这个比喻是说,所有与仆人争论的论点都会像破旧的衣服一样变薄和磨损所有与他争论的论点都会千疮百孔,就像被蛀虫蛀过一样

这句话: “蛀虫会吃掉他们” ,也暗示着,上帝之证的真相大白,只需要耐心和时间。他们反对仆人弥赛亚身份的论据漏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无形地增长,直到突然间变得破旧不堪、毫无价值。仆人得到证明,甚至无需提出丝毫反驳。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