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但以理书 3:1-2 含义

尼布甲尼撒王建造了一座金色雕像并召集他的臣民前来参观。

第一句话介绍了本章的核心。尼布甲尼撒造了一个金像,也许是受到他在第二章中梦见的雕像的启发。它六肘,高六十肘按照现代测量,它可能高达九十英尺,底座高九英尺。雕像的形象没有具体说明,但显然尼布甲尼撒很在意;他号召下属崇拜它,并下令对拒绝崇拜的人施以可怕的惩罚。这种热情可能意味着雕像是他自己的。作为一个富有、强大的国王,尼布甲尼撒用金子做了雕像。他在第二章中梦见了一个由各种贵重金属制成的雕像,头是金的。但以理告诉国王,“你是金头” (但以理书 2:38)因此,尼布甲尼撒可能下令建造一座金像,以炫耀他的强大统治。

这座雕像被安放在巴比伦省的杜拉平原上。虽然巴比伦石碑上有多个城市和地点以类似的名称命名,但关于杜拉平原的具体位置尚无定论。这座雕像可能建在巴比伦城附近。无论如何,田野是安放 90 英尺高雕像的理想场所。由于雕像高大,在开阔的平原上十分显眼,省内的任何人都能从远处看到它。

尼布甲尼撒建造这座雕像并非仅仅出于艺术原因或为了炫耀他的财富和权力;这座雕像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制作的。国王通过这座雕像要求他的政府下属绝对的服从和羞辱。文章说他召集了王国里的所有统治者,总督、钦差、巡抚、谋士、司库、审判官、地方法官。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在这份名单的结尾列出了所有省份的统治者。尼布甲尼撒政府的各个部门的领导人都被召集起来。国王召集他们为雕像举行揭幕仪式,揭开这座为国王的荣誉和命令而制作的宏伟雕像。

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是犹太流亡者,也是但以理的朋友。他们的希伯来名字是哈拿尼雅、米沙利和亚撒利雅(1:6)。由于但以理在第 2 章中被提升,他们属于巴比伦省的统治阶级:“但以理求王,王就委任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管理巴比伦省的政务,但以理则在王宫里。” (2:49) 作为对但以理的奖励,国王将他放在了权威的位置。但以理利用他的权威和对尼布甲尼撒的恩惠,将他的朋友放在了行政职位上。因此,当巴比伦的所有统治者都被召集来观看国王的金像时,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也位列人群之中。

我们没有被告知为什么但以理没有被列入这个故事。这可能与但以理和其他人的相对地位有关。但以理的三个朋友被任命为巴比伦省的行政长官,而巴比伦省正是国王所针对的群体,而但以理是国王宫廷的成员。可能是因为国王宫廷被认为已经忠于国王,所以被排除在忠诚度测试之外。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