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何西阿书 12:7-11 含义

耶和华揭露了以色列的邪恶,欺骗和暴力的异教文化取代了上帝爱邻舍和尊重邻舍的命令。以色列人有极大的物质主义骄傲,傲慢地对上帝进行宗教崇拜,同时公然违抗上帝的命令。由于他们的不服从,上帝将让他的子民流放并摧毁他们的祭坛,因为他们没有听从他的先知,没有悔改他们的邪恶行径。

何西阿号召雅各的子孙(包括北方的以色列国和南方的犹大国)在同胞中行善行善,以公义待人,这是他们与耶和华立约的义务。之后,上帝又开口揭露以色列文化已经腐败的现实。欺骗已经进入商业市场,似乎已成为常态。

以色列在与上帝立约之下的义务是成为一个祭司国家,向邻国展示更好的道路(出埃及记 19:6,8)。他们要证明,一个以尊严和诚实对待邻居的自治民族将引领一个繁荣的社会。以色列彻底失败了。主没有描述以色列的诚实和正直,而是描述了它的实际状况, “商人手里拿着假天平,爱欺压人” (第 7 节)。欺骗(假天平)导致欺压。商人利用他的知识通过多收钱来从毫无戒心的顾客那里榨取利润。假天平可能会使农产品的重量不足,这意味着人们支付的钱低于他们讨价还价的金额。或者假天平可能会使客户的付款不足,这意味着他们支付的费用超过了约定的金额。

这与“爱邻如己”相反——而“爱邻如己”正是以色列在与上帝的盟约协议下要创造的文化(利未记 19:18,马太福音 22:37-39)。利用权力或知识剥削他人是压迫。以色列本应创造一种互爱互助的文化,这是对盟约上帝的服务(马太福音 22:37-39)。相反,以色列却陷入了异教的压迫性剥削,接受了周边国家的文化。

译作商人(用假天平欺压他人)的希伯来语词是“kĕnaʿan”,意为“迦南”。这种文字游戏很可能让人联想到迦南人的影响。也就是说,以色列商人复制了迦南人的不道德行为,因为他们手里拿着假天平(阿摩司书 4:1)。因此,以色列不是成为一个祭司国家,向邻国展示更好的道路,而是在模仿邻国,从而违反了盟约协议。

显然,何西阿时代的以色列商人在市场上作弊,在商业交易中使用不诚实的天平,同时虚伪地保持对宗主(或统治者)上帝的虔诚的外表(何西阿书 6:6,7:14)。与何西阿同时代的人阿摩司也谴责了这种欺诈行为(阿摩司书 5:21-24,8:5)。虚伪的宗教习俗并不能弥补在商业上欺骗他人。这不仅是对买家的不公正,也是耶和华所憎恶的(箴言 11:1)。这是因为对主的服务是通过爱他人来体现的(马太福音 22:37-39)。

以色列北部王国不仅在商业交易中不诚实和压迫,还压迫穷人。压迫他人就是剥削。以色列人利用穷人,夺走他们仅有的一点东西,不顾他们可能挨饿的痛苦(阿摩司书 4:1,5:11)。

更糟糕的是,何西阿时代的以色列精英们炫耀他们的财富,而这些财富都是靠牺牲穷人的利益而获得的。为了揭露这种傲慢,耶和华直接引用了以法莲的话,从而大大增加了这一说法的分量。以法莲说我实在是富足了,我为自己找到了财富(第 8 节)

以法莲/以色列为自己的财富而沾沾自喜。但就以法莲通过剥削获得的财富而言,这是不合法的。而就他的收获而言,是耶和华他的上帝使他繁荣昌盛。与前几章一样,以法莲最大的支派被选为整个国家的代表,也许是因为它意味着“加倍丰收”(创世记 41:52)。

这种自满的傲慢促使以色列宣称,在我一切所劳作的事上,他们必找不着不义,否则就是罪过(第 8 节)。以色列在欺骗、剥削和压迫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场持续的自我合理化运动。以色列人一边用假天平欺骗人们,一边声称他们在我身上找不到不义。他们腐败,但在自己眼中却是正义的。这再次证明,以色列在罪恶的进程中已经堕落到第三层审判:“心术不正”(罗马书 1:28)。

以色列的骄傲使他对自己的罪过变得麻木不仁。他声称自己的财富是诚实获得的,但事实上,他欺骗了买家,用不诚实的秤来欺骗买家。因此,他完全忘记了耶和华为他所做的一切。以色列在他自己的眼中成了自己的神。但上帝提醒以色列真正的现实,说: “自从出埃及地以来,我就一直是耶和华你的神” (第 9 节)。

以色列脱离了现实。这可能始于以色列的第一位国王耶罗波安,他在但和伯特利建立了宗教崇拜中心,并向他们提供了金牛犊。谈到这些金牛犊,耶罗波安说:“以色列啊,看哪,就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列王纪上 12:28b)从“我们造的这偶像领我们出埃及”到“这是我们自己造的”,这似乎是自然而然的进展。这显然是一种人类倾向,因为耶罗波安的说法与亚伦造金牛犊时对以色列的宣告非常相似(出埃及记 32:4)。

在希伯来语文本中, “我曾是耶和华你的神”这个短语中的代词“我”是强调性的,表明由于以色列在埃及为奴,所以只有上帝是以色列的上帝这一神圣宣言将上帝描述为以色列唯一的拯救者。只有耶和华将以色列从埃及的奴役中带出来(出埃及记 20:2),带到了迦南地,“流奶与蜜之地”(出埃及记 3:17)。

而且,由于只有耶和华才将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奴役中拯救出来,并带领他们穿越旷野,因此,当他们离开他时,他保留了审判他们的权利。这就是为什么他宣称,我必使你们再住在帐棚里,如同在指定的节日里一样(第 9 节) 这里的意思是,以色列人将被赶出这片土地,再次流浪。这与以色列与上帝的约定的规定是一致的(申命记 28:64-65)。

提到帐篷指定的节日,读者会想起以色列一年一度的节日“住棚节”,这是一个为期七天的节日,在秋收结束后开始(利未记 23:44)。在这个欢乐的庆祝活动中,上帝的子民要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和他过去的供应,并记住上帝在他们荒野流浪期间的保护。

作为住棚节要求的一部分,以色列人要离开家园一周,住在用树枝搭成的临时棚子或帐篷里(利未记 23:42)。何西阿用这个纪念来告诉以色列人,他们即将开始另一种形式的流浪:流放。

在何西阿书中,提到以色列人住在帐篷里,表明上帝赐福的逆转。作为上帝审判的一部分,他将把以色列人赶出应许之地的家园,让他们住在异教土地上的帐篷里。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人在帐篷里的生活不再是欢乐的庆祝,而是一种诅咒,给人民带来痛苦和耻辱,因为他们的不服从和忘恩负义,这与他们立约的条款是一致的(申命记 5:26-27)。

耶和华随后将他的焦点从以色列在埃及的奴役和他们在荒野的经历转移到先知的活动上。这样一来,他将以色列的不忠行为与他忠实的先知的行为进行了对比。他宣称, “我也曾与先知们说话,赐下许多异象,并通过先知们讲解比喻” (第 10 节)。

异象”一词是一个技术术语,用于指上帝以视觉形式展示其旨意的一种启示形式(阿摩司书 7-9)。但有时该术语被广义地用来指代预言的内容(以赛亚书 1:1、俄巴底亚书 1、那鸿书 1:1)。在《何西阿书》中,该术语似乎被用作后一种含义,即作为预言词。翻译为寓言的术语在希伯来语中是“damah”。它意味着相似或例证。

宗主上帝通过异象派遣顺从的先知,警告他的盟约子民罪恶及其后果。先知们大胆地宣扬他们通过异象和比喻得到的上帝的真理。他们忠实地鼓励人民寻求上帝和追求善,以便他们能够继续生活并享受上帝的祝福(阿摩司书 5:6)。

但以色列人拒绝听从先知的警告(何西阿书 2:11-12)。尽管宗主(统治者)上帝不断警告他的人民罪恶及其后果,但他们却反叛他。由于以色列人不肯悔改,上帝将援引他们与上帝立约的惩戒条款(申命记 5:26-27)。

在忠实的先知与不信的以色列形成对比之后,耶和华提出了一个反问句,隐含的回答是“是”:“基列有罪孽吗?” (第 11 节)。基列这个地方位于约旦河以东地区(《申命记》第 3 章第 15 节)。它是现今约旦国的北部。在何西阿时代,基列成为“行恶之人之城,满地都是血迹”(《何西阿书》第 6 章第 8 节)。显然,人们在那里肆无忌惮地流无辜人的血(《何西阿书》第 6 章第 8 节)。

但是上帝对基列的居民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并说, “他们确实是无用的” (第 11 节)。

基列一样,吉甲也是何西阿时代以色列人作恶的地方。人们似乎认为,无论你去以色列的哪个地方,你都会发现罪恶。

他们在吉甲献祭公牛(第 11 节)。吉甲位于耶利哥附近,是以色列人渡过约旦河后在迦南的第一个安营之地(约书亚记 4:19)。然而,在何西阿时代,这里显然已成为人们行恶的地方,同时向上帝献上虚伪的公牛祭品。正如何西阿书 4:15 所指出的,向上帝献祭并没有伴随着顺从的行为,所以毫无价值(另见阿摩司书 4:4、9:15)。

宗教崇拜没有遵从上帝诫命的行为,使他们的祭坛就像田间犁沟旁的石堆(第 11 节) 所描绘的画面似乎是从犁过的田地里清理出来的一堆石头堆成的石堆。这样的石堆只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石。这幅画似乎表明,没有顺从行为的牺牲是毫无价值的。以色列人没有遵循上帝的诫命去爱邻如己,而是在实践暴力、剥削和邪恶。因此,他们的宗教活动毫无益处。

这里有一个文字游戏,翻译为石堆的希伯来语词是“gallim”,它与吉甲有两个相似的元素(“g”和“l”)。通过这个文字游戏,耶和华清楚地表明,吉甲的祭坛就像耕地里毫无价值的“gallim”(石堆)。以色列不明智的策略是行恶,同时向耶和华献上虚伪的崇拜,这只会导致徒劳和毁灭。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