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何西阿书 6:1-3 含义

以色列的后代在遭受严重苦难之后,会热切地寻求耶和华。来自国家的声音敦促人民回归耶和华,以便他们能够生活在他的面前并体验他的祝福。

这部分由一首忏悔祈祷形式的歌曲组成。这是一个短暂的插曲,从审判的神谕(何西阿书 5:10-15)转变为救赎和希望的神谕。在何西阿书的前两章中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插曲。在那里,先知何西阿停止谈论以色列的灭亡(第 9 节),转而预言以色列和犹大的复兴(何西阿书 1:10-2:1)。在这里,来自国家的声音在敦促人民回归上帝。

本节至少在四个方面与上一章的后半部分相关。

  • 首先,在 5:13 中,以色列人“向亚述”寻求帮助,但在这里他们被命令回到上帝身边(6:1)。
  • 第二,在 5:13 中,亚述国王无法“治愈”上帝子民的伤口,但上帝会治愈他们(6:1)。
  • 第三,在 5:14 中,耶和华说祂要“撕裂”以色列,就像狮子撕裂猎物一样。在这段祈求中,祂撕裂了人民,但现在祂要医治他们(6:1)。
  • 第四,在 5:15,神说他将收回他的存在,以使他的子民寻求他的面容,而这里子民想要继续认识耶和华或寻求他(6:3)。

这段简短的忏悔祷告,记载了以色列的后代在经历耶和华严厉的审判后所说的话。以色列的后代会站在遭受严重苦难的角度,真诚地寻求耶和华。

民间一位不知名的发言人命令以色列和犹大说,来吧,让我们回到耶和华那里(第 1 节)。那时,上帝的子民会醒悟过来,意识到如果他们不“恳切寻求”耶和华,耶和华就不会恢复他们(5:15)。耶稣在登山宝训中也阐述了这一原则。在那里,耶稣告诫他的追随者要先寻求上帝的国度;通过先寻求他的国度和他的公义之道(与上帝的计划一致),我们就能实现我们所有的愿望(马太福音 6:33)。但是通过寻求世界的王国,我们只会得到徒劳和腐败(加拉太书 6:8)。

演讲者满怀信心地鼓励他的盟约子民,告诉他们,尽管耶和华撕裂了他们,但他会治愈他们。上帝伤害了他们,但他包扎他们(第 1 节)。然后人们会意识到他们犯了一个错误,他们转向残酷的亚述王国寻求帮助,而不是转向耶和华。

当然,亚述无法治愈人民(5:13),但宗主(统治者)上帝会这样做,因为他是全能的。一旦人民意识到他们无望的处境,他们就会满怀信心地寻求耶和华,他会包扎他们身上的伤口,这与人民与上帝订立的契约一致(申命记 28:15-68)。只有上帝才是伟大的医生;只有他是生命的源泉和维持者(申命记 32:39)。

演讲者表达了他的负担和希望上帝迅速恢复以色列和犹大的愿望。这在下一节经文中有所体现,他说,两天后,他必使我们苏醒;第三天,他必使我们兴起(第 2 节)。“两天后”和“第三天”这两个表达指的是很短的一段时间。这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当祂的子民全心全意悔改时,宗主上帝总是渴望恢复与祂子民的团契(申命记 30:1-3)。

以色列在第三天复活可能是对耶稣在第三天复活的预言(路加福音 24:1-7) 这个无名的声音呼吁以色列回归上帝,这可能在施洗约翰身上应验,他呼吁国家悔改/回归(马太福音 3:1-2)。何西阿书 6:2 可能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15:4 中提到的经文,他说“照圣经所说”。如果是这样,这证实了以色列发生的事情预示着弥赛亚(耶稣)将要发生的事情。

讲者希望复兴能很快发生,上帝能使他们复兴,这样我们才能活在祂面前(第 2 节)。动词“”的意思是继续存在或活着。这意味着上帝会保全祂立约之民的生命,使他们能继续活在祂面前,享受祂的祝福。

此外,意识到人民因缺乏对上帝的认识而遭受毁灭(何西阿书 4:6),演讲者敦促他们说,所以,让我们认识,让我们继续认识耶和华(第 3 节)。

翻译为“继续前进”的动词意味着追求;即努力实现某事。上帝的子民通过剥削他人来追求物质财富。他们通过感官享受来追求满足,通过崇拜生育之神巴力来寻求道德上的正当性。他们这样做就是在无视真神(何西阿书 2:6-8)。他们也违背了与上帝的约定,他们同意遵守上帝的所有命令(出埃及记 19:8)。

该契约的一部分是,如果他们违反了上帝爱邻舍、服务邻舍的命令,他们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申命记 28:15-68)。他们拒绝悔改,现在上帝惩罚了他们,以便他们能够按照协议的条款回到他身边(何西阿书 5:15)。

现在以色列和犹大被敦促认识耶和华,不只是从理论上了解他,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的方式认识他;体验他,接受他作为他们生活中唯一的主权。其中的关键是要满怀信心地相信上帝的命令确实是为了他们的利益(申命记 10:13)。

只有通过认识上帝,人们才能体验到祝福并享受生活。在约翰福音第 17 章的祷告中,耶稣说,生命的终极体验是对上帝和与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约翰福音 17:3)。这一原则贯穿整个圣经,正如第 3 节中的这句话所证明的那样:让我们知道,让我们继续认识主。

最后,演讲者说: “他出现必定如晨曦” (第 3 节),这清楚地描绘了主恢复同在的景象。这意味着以色列人可以像指望太阳升起一样指望他们的宗主(统治者)上帝。同样,演讲者将上帝的同在与雨水的到来进行了比较:他将像雨水一样来到我们身边,像春雨滋润大地。上帝的干预将按时发生,带来生命,就像雨水在季节中降落在地球上,使庄稼生长一样。

以色列土地一年有两次降雨。早雨或秋雨在十月和十一月降下,结束干燥的夏季,松土,为耕作和播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晚雨或春雨在三月和四月降下,为收获或收割庄稼前的最后生长期做好准备(申命记 11:14)。

正是这些降雨的时间决定了以色列是否会经历丰收或饥荒。根据何西阿书第 6 章中的讲述者所说,上帝恢复的存在会在适当的时候降临到他们身上,就像雨水滋润大地一样。这意味着上帝的时间总是完美的,即使它常常可能与我们自己的时间偏好不重叠。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