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何西阿书 7:8-12 含义

耶和华描述了以色列因骄傲而产生的无知和脆弱。这个国家变得像一只无知的鸽子,在信靠亚述和埃及之间来回徘徊,而不是转向上帝并信靠他。

耶和华描述了祂揭露人民的罪孽、为他们安排最终的救赎,以及以色列人民对祂的呼召无动于衷(第 1-7 节)之后,接着描述了他们无知的后果。在政治动荡时期(列王纪下第 15 章),以法莲非但没有向耶和华求助,反而与列国混杂在一起以法莲在这里代表以色列的北部王国,因为以法莲是最大的支派,也是北部王国首都撒玛利亚所在的支派地区。

短语“以法莲与列国混杂”中使用的动词“混合”(希伯来语为“balal”)通常与混合成分有关,如出埃及记 29:2 或利未记 2:4-5。它有时被翻译为“混淆”或“迷惑”,如巴别塔的故事中,“耶和华混淆了全地的语言”(创世记 11:9)。这里的动词描述了以色列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亚述和埃及。以色列与其他国家混杂在一起,使自己变得混乱。与前几章一样,以法莲一词被用来代表以色列的北部王国。

在先知何西阿的时代,以色列的北方王国与亚述结盟。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以色列王米拿现向亚述王进贡大量贡物(列王纪下 15:19-20)。结果,以法莲成了一块没有翻面的饼(第 8 节),也就是说,一块留在炉子上半熟的面包——一面烤焦了,另一面还没烤熟。

古代以色列的蛋糕与今天的糕点大不相同。古代以色列人做蛋糕时使用蜂蜜和 dibs(一种用葡萄汁、枣汁或无花果汁制成的糖浆)。这种蛋糕需要翻转,以便彻底煮熟并食用。如果不翻转,它们就会烧焦,变得毫无价值。耶和华用一个没有翻转、即将烧焦的蛋糕来描述以色列的状况。没有翻转的蛋糕对面包师或他想要服务的人毫无用处。同样,以色列在履行其同意作为周围国家祭司国家的角色方面对上帝来说变得毫无用处(出埃及记 19:6)。以色列在履行这项指定任务方面变得毫无用处。它没有担任祭司,为其他国家指明道路,而是变得像一只愚蠢的鸽子,漂浮在亚述和埃及之间(第 11 节)。

下一节经文明确了这一点,耶和华说: “外邦人吞吃他的势力,他却不知道” (第 9 节) 势力”一词指的是以色列的经济和政治实力。以色列向亚述缴纳的巨额贡物削弱了她,使她失去了权力,沦为附庸国(列王纪下 15:19)。米拿现王缴纳巨额贡物是为了与亚述结盟“加强他统治下的王国”。

米拿现与亚述结盟,以保护自己免受暗杀或以色列国内的争夺。因此,以色列文化的腐朽导致其实力被削弱。剥削文化导致人们耗费资源来保护自己免受他人侵害,并削弱了他们投资和合作的力量。

随着外邦人(如亚述)吞噬以色列的力量,这个国家的自由和身份正在消失。然而他(以色列)却不知道(第 9 节)。显然,以色列对内部的相互剥削以及亚述和埃及对以色列的剥削正在吞噬他们的力量这一事实变得麻木不仁。这一点没有被注意到。以法莲(或以色列)不知道。他们显然没有想到有更好的办法。当先知们呼吁他们听从更好的办法时,他们没有听。

可悲的是,白发也洒在他身上,但他却不知道(第 9 节)。白发是人变老和处于衰退状态的迹象之一。但这种现象发生得如此缓慢,有时可能被忽视。就像一个头发逐渐变白的老人一样,以法莲的精神衰退,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致命的危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古代以色列,男人的白发是一种“荣誉”,因为它象征着智慧和知识(箴言 20:29)。箴言 16 明确指出“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在公义的路上必能得着”(箴言 16:31)。但这个比喻并不是指以色列获得了年龄带来的智慧。相反,它指的是以色列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表明他们没有听从先知的话,包括何西阿。

这一切事发生都是因为以色列人心中骄傲:虽然以色列人的骄傲见证他的不是,虽然如此,他们却没有归向耶和华他们的神,也没有寻求他(第 10 节)。

上帝的子民依靠自己,而不是信靠救赎他们、在地上万民中拣选他们作祂宝贵的产业的真神(出埃及记 19:4-6)。他们的恶行使他们对上帝麻木不仁;他们甚至没有想到要呼求上帝。他们没有回到祂身边,甚至没有寻求祂(何西阿书 7:7)。他们自己的骄傲成为他们的见证。

事实是,骄傲只会带来耻辱(箴言 11:2)、欺骗(箴言 29:23)和毁灭(箴言 15:25)。先知哈巴谷说,骄傲使败坏的心偏离了上帝的设计,而上帝的设计本是为了我们的利益:

“看哪,至于骄傲的人,
他的灵魂不太正常;
但义人必因信而活。”
(哈巴谷书 2:4)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节经文中,骄傲生活的反面是凭信心行事。以色列是一个沉溺于依靠自己的智慧从他人身上获取快乐国家的典型。这导致了一种剥削和暴力的文化,最终导致衰败。相反的是相信上帝的道路对我们最好,并按照这条道路行事。因此,“义人必因信得生”。哈巴谷书 2:4 中的这节经文是罗马书的主题经文(罗马书 1:16-17),也在加拉太书 3:12 和希伯来书 10:38 中被大量引用。

由于这种自力更生的奉献精神,以法莲变得像一只愚拙的鸽子,毫无知觉(第 11 节)。鸽子是古代以色列人经常用来献祭的鸟(创世记 15:9;利未记 1:14;利未记 5:7)。它无害,也不特别明亮。在我们现代,鸽子经常飞进房屋窗户的玻璃窗。

耶和华将以法莲(或以色列)比作一只愚昧的鸽子,没有理智(字面意思是“没有心”),因为这个国家很容易被诱惑,没有方向感。她失去了正确思考的能力。以色列没有向上帝求助,而是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他们求助埃及;他们去亚述。以色列一直在寻找这些实力优越的国家之间的“最佳交易”。但他们信任的是那些剥削掠夺者、天生不值得信任的国家。以色列的许多麻烦都是由于违反与其他国家的条约而产生的。耶利米书的主题之一是犹大(南部王国)应该遵守与巴比伦的条约,而不是信任埃及(耶利米书 27:8-22)。犹大没有听从上帝的真先知,而是选择听从假先知。

事实上,以色列在与亚述帝国结盟和反对亚述帝国之间犹豫不决。例如,虽然米拿现王向亚述进贡(列王纪下 15:19),但比加王参与了反对亚述的联盟,因此:

“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来攻取了以云、亚伯伯玛迦、雅挪亚、基低斯、夏琐、基列、加利利,并拿弗他利全地,将这些人掳到亚述去了。”
(列王纪下 15:29)

以色列最后一位国王何细亚曾一度臣服于亚述,后来停止向亚述人进贡,并与埃及结盟对抗亚述(列王纪下 17:1-4)。这一切都是因为以色列人无视耶和华的律法(见侧边栏地图)。

因此,耶和华要管教他的盟约子民。他宣告说: “他们去的时候,我必 展开我的网,网在他们身上(第 12 节)。这意味着以色列人将被上帝的审判之所笼罩。当他们在亚述和埃及之间寻求援助时,他们就像一只无知的鸽子一样摇摆不定,变得无助。上帝会把他们困在里,他们将无法逃脱他的审判。

一旦陷入神的中,以色列人就会被击败。神说,我要把他们像天上的飞鸟一样击落(第 12 节) 宗主(统治者)神会像一个狡猾的捕鸟者一样击落以色列人。他会这样 按照 向他们的集会宣告(第 12 节)。向集会宣告可能是指申命记 31:11-12 中的要求,即每七年向人民集会宣读律法。如果是这样,那么上帝在这里会说,他对人民的审判将根据律法的规定进行,其中包含了对不履行律法的具体补救措施(申命记 28:15-68)。

在上帝与以色列的约定中,他警告说,如果他们违背他的约定律法,他就会惩罚他们,耶稣将其总结为全心全意爱上帝、爱邻如己(马太福音 22:37-40)。

上帝将对他的盟约子民采取纠正措施,正如他在盟约中所承诺的那样,他们已经同意(但忘记了)。以色列人将因他们所有的恶行而蒙羞受辱。这将表明上帝——而不是亚述或埃及——对他所创造的世界行使最终统治权。这也将表明上帝信守诺言,是一个忠实的盟约伙伴,不像淫乱的以色列。然而,既然上帝是一个忠实的伙伴,他将为了以色列的利益而施行这种惩罚,以便他能让她回到自己身边(何西阿书 6:11-7:1)。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