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列王纪下 18:13-18 含义

在取得几次军事胜利之后,亚述王辛那赫里布派遣他信任的顾问“拉伯沙基”(酒政总管)前往耶路撒冷,意图说服国王希西家和居民因恐惧而投降。

列王纪下 18:13 开始说,希西家王十四年,亚述王西拿基立上来攻击犹大一切坚固城,将城夺了(第 13 节)。 

七年前亚述进攻并征服了撒马利亚。撒马利亚是以色列北部王国的首都。以色列和犹大在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统治期间分裂(列王纪上 12:16-17)。

希西家在犹大执政第四年亚述围攻撒马利亚。在历史上,亚述当时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公元前 725-722 年,亚述围攻并流放了以色列。亚述击败了撒马利亚,结束了为期三年的围攻(列王纪下 17:5-7)。北方王国的“十个失落的支派”(现在被称为以色列)再也没有回来(除了现代的公元 1948 年)。

亚述击败北方王国,其军队前来,意图击败犹大。但与以色列不同,上帝出手拯救了南方的犹大王国亚述已经占领了犹大的所有防御城市,只剩下耶路撒冷(第 13 节)。希西家目睹撒玛利亚被亚述攻陷七年后,亚述军队已经来到他家门口。亚述入侵的部分原因是希西家反抗亚述王,拒绝进贡或纳税(列王纪下 18:7)。

从地理上讲,以色列国是古代世界粮仓埃及与香料和丝绸供应地东方之间的连接点。 “香料之路”连接着这两个地方,两条主要路线都经过以色列。因此,这里是设立“收费站”的最佳地点。如果你是一位古代国王,你一定非常希望有一个“收费站”来收取关税,并保护任何人不经过你的土地。

位于以色列耶斯列平原的米吉多镇,是人们特别向往的“收费站”。从米吉多山上的米吉多堡垒,你可以对两条主要的“丝绸之路”——海路和国王大道征收通行费。对来自东方的丝绸和香料以及来自埃及的谷物征税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因为税收来自他人的劳动。

米吉多平原是古代世界争夺最激烈的一块土地。现代人对这个地方更熟悉的名字是哈米吉多,哈(希伯来语意为“山丘”)和米吉多,合起来音译成英文是“哈米吉多顿”。末日之战将在这里发生,

“他们就聚集到一个地方,希伯来话叫作哈米吉多顿。”(启示录 16:16)

启示录 16:16 预言各国军队的集结是为了支持对耶路撒冷的计划攻击,这很可能是对以赛亚书 36-37 章以及列王纪下 18-19 章记载的亚述人攻击耶路撒冷这一事件的预言性应用的实现。即将展开的事件可能是尚未发生的事件的写照(截至 2024 年撰写本文时)。接下来,在第 14-16 节中,我们遇到了犹大王希西家的政治投降时刻。希西家曾反抗亚述,停止进贡(列王纪下 18:7)。现在,他给当时在近东占主导地位的亚述帝国带来了不利影响:

于是犹大王希西家差遣人往拉吉去见亚述王,说:“我有罪了。求你离开我吧!凡你加给我的,我必承受。” (第 14 节上半部分)

这节经文标志着希西家反抗亚述暴政和上帝赐予犹大繁荣的早期叙述的明显转变。希西家现在屈服于亚述的权威,说我做错了(第 14 节) 他还同意支付他所要求的一切,说无论你强加给我什么,我都会承担(第 14 节) 金钱支付是他们所考虑的。此时亚述已经征服了除耶路撒冷之外的所有犹大,因此希西家认识到他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 (列王纪下 18:13)。希西家的信息令人绝望。

希西家向驻扎在拉吉的亚述王传达了悔改的信息。拉吉是犹大的一个重要城市。它是一个战略性的军事和行政中心。提到它意味着亚述人在战役期间威胁耶路撒冷的临近。

希西家承认自己犯了错(我做错了)不是道德或宗教上的忏悔,而是政治上承认自己反抗亚述霸权的失败。作为回应,亚述王要求犹大王希西家缴纳三百他连得银子和三十他连得金子(第 14b 节) 这笔巨额的贡品反映了古代近东附庸制度中反抗的沉重代价。

上帝与以色列的契约/条约以古代近东常见的形式制定,这种形式被称为宗主-附庸条约。在这些条约中,“宗主”或最高统治者承诺,附庸国的忠诚和服从将得到祝福,而叛乱将受到诅咒。我们可以在现代土耳其找到这些条约的考古证据,土耳其曾是赫梯帝国的所在地。

上帝用我们能理解的语言对人类说话。如果他用天上的语言说话,我们很可能听不懂。所以他用地上的语言对我们说话(约翰福音 3:12)。上帝与以色列立约时也使用同样的条约结构。这种沉重的贡品是此类条约中“诅咒”条款的典型特征,用于蔑视附庸国(下属)对宗主国(上级)的蔑视。

为了满足这三百他连得银子和三十他连得金子的进贡要求,希西家掠夺了圣殿和他自己宫殿里的财物。希西家把耶和华殿里和王宫宝库里所有的银子都给了他(第 15 节)。

这一举动在经济和象征意义上都意义重大,表明危机的严重性以及希西家为保护自己的王国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希西家的理由似乎是,如果亚述人占领了这座城市,圣殿和宫殿的装饰物无论如何都会被夺走。所以,此时他正在聚集城里的所有财富,以避免被消灭。

此外,希西家还把耶和华圣殿门上的金子和犹大王希西家所贴的门柱上的金子都砍下来(第 16 节),表明情况十分危急。所罗门建造的圣殿是敬拜耶和华的中心它的装饰既象征着神的恩惠,也象征着民族的骄傲。拆除部分圣殿作为贡品将是一种极大的羞辱和卑躬屈膝的表现。此外,圣殿里的一切都是神圣的,是献给主的。

在但以理书第 5 章中,我们看到圣殿文物是多么珍贵,不仅对犹大人民如此,对上帝也是如此。故事以巴比伦国王伯沙撒在宴会上喝酒开始,当时他与一千名贵族共饮(但以理书 5:1-4)。这次饮酒是公开的,作者强调了这一点,可能是为了显示饮酒的过度。

伯沙撒的放纵导致他下令将耶路撒冷圣殿里的金银器皿拿来,用来赞美异教神灵。这些器皿是他的祖父尼布甲尼撒征服耶路撒冷后从耶路撒冷圣殿拿走的。但以理书第 1 章特别提到了这些器皿:“耶和华赐给”尼布甲尼撒“神殿里的一些器皿”,尼布甲尼撒带回巴比伦,并“将器皿放在他神的宝库里”(但以理书 1:2)。伯沙撒亵渎这些器皿后不久,上帝就向巴比伦宣告了厄运,于是巴比伦当晚就被波斯人攻陷(但以理书 5:25-31)。

为了进一步征服犹大,亚述王派遣他探、拉伯撒利和拉伯沙基从拉吉前往耶路撒冷,率领一支大军前往见希西家王(第 2 节)  拉伯沙基的意思是“首席侍酒官”或“维齐尔”,国王最重要和最值得信赖的助手塔尔坦和拉伯沙利也是亚述人的头衔,后者的意思是“首席太监”。 

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留下来最终占领犹大主要城市拉吉拉伯沙基则试图迫使希西家放弃耶路撒冷。

犹太人传统认为,辛那赫里布之所以选择拉伯沙基来执行这一任务,是因为拉伯沙基是叛逃到亚述一方的犹太人,除了通晓当地的希伯来语之外,他还对犹大王国的政治和宗教了如指掌

如果拉伯沙基不能让耶路撒冷投降,那么他就会使用恐吓战术来吓倒人民,使亚述更容易征服犹大的首都。

抵达耶路撒冷后,拉伯沙基站在漂布田大路上的上池的水渠旁(第 17 节)。 漂洗就是洗衣工。漂洗工的田地可能是将碱液提炼成肥皂的田地。漂洗工的田地也可能配备了管道等设施,用于为洗涤织物提供水池。某种意义上的古代自助洗衣店。

显然,这是耶路撒冷城外一个受欢迎的聚会场所。这也是以赛亚多年前会见希西家的父亲亚哈斯王的地方(以赛亚书 7:2)。

早在拉伯沙基到来之前,希西家就已修建了一条隧道,将城墙外的泉水引到城下,使耶路撒冷能够经受住亚述军队的围攻(列王纪下 20:20)。希西家的这种深谋远虑和计划被称赞为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历代志下 32:30)。然而,上池的水渠在亚哈斯王统治时期曾被提及,因此它与希西家建造的水渠不同。

现代考古学家发现了希西家修建的隧道。在希西家修建的渡槽/隧道中,人们在隧道的中间发现了一块铭文,上面写着这条隧道是从两端挖的。铭文说,当他们靠近中间时,他们听到了彼此喊叫的声音,于是他们把两端都挖开,在中间会合。这条隧道通向西罗亚池

拉伯沙基站在上池的水沟旁边,希西家首席谋士,就是希勒家的儿子家宰以利亚敬,书记舍伯那,和亚萨的儿子史官约亚,都出来见他(第 18 节)。 希西家采取外交手段,派他的高级顾问接见亚述王的高级顾问。

有趣的是,在以赛亚书 22 章中名为“异象之谷”的神谕中,希西家的顾问舍伯那以利亚敬的名字被提及。主对以利亚敬说了正面的话,对舍伯那说了负面的话,舍伯那似乎已经将自己抬高到高位,因此受到惩罚(以赛亚书 22:17-18)。这与耶稣在马太福音 23:12 中所说的“凡自高的,必降为卑”的教导一致。

拉伯沙基可能是启示录中提到的假先知的先驱,因为他是亚述王的代言人,而亚述王可能是敌基督的原型。这是但以理书和启示录中的野兽。在末日,这只野兽将代表撒旦统治地球。看来他要么是亚述人,要么拥有与亚述王一样强大的权力,正如弥迦书中所说:

“这一位(耶稣)将是我们的和平。
当亚述人入侵我们的土地时,
当他践踏我们的堡垒时,
然后我们将起来反抗他
七个牧羊人和八个领袖。”
(弥迦书 5:5)

列王记下第 18 至 19 章中的这个故事和弥迦关于以色列免遭入侵的预言可能是时代末日的预言,届时各国将降临耶路撒冷,正如撒迦利亚书 14:2 和启示录 16:16 所描述的那样。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