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创世记 12:8-10 含义

由于那地发生大饥荒,亚伯兰便前往埃及。

亚伯兰从那里继续往伯特利东边的山去。伯特利(神的殿)在示剑以南20英里,耶路撒冷以北10英里。伯特利曾被称为路斯(创世记28:19)。它是神古代子民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城镇,也是迦南最高的地方之一。据推测,亚伯兰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搭帐篷,因此这里提到它表明他在伯特利附近定居了一段时间。他在伯特利也为耶和华筑了一座祭坛

亚伯兰再次向南移动,继续前往内盖夫。希伯来语“内盖夫”的意思是“南方国家”。内盖夫是犹大山和加低斯巴尼亚山之间的地区。它大致标志着迦南的南部边界(《民数记》34:3-5),因此,在前往那里的途中,亚伯兰发现自己身处应许之地的南部边界。第 5-9 节中描述的亚伯兰的简短行程将他从这片土地的北部带到了南部边界。他不仅看到了对他的应许;他还在其中行走,生活和敬拜。

亚伯兰从迦南山区前往地势较低的埃及,途中来到埃及。这是第一次在以色列历史中提到埃及。寄居意味着建立临时住所。“寄居者”是指生活在与他没有家庭关系、没有完全公民权的人群中的人。饥荒在当地十分严重,因此亚伯兰前往埃及,在那里待到饥荒结束。埃及的粮食供应通常很充足,因为它依靠尼罗河的水源,而不仅仅是降雨。在古代,他们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长期储存或有效运输和分配食物的方法。自然和景观的现实可能非常严酷。

也许这是对亚伯兰信仰的考验。上帝曾承诺在这片被选中的土地上照顾他。亚伯兰选择去埃及可能是因为他不相信上帝在迦南的供应。信仰有时会出现失误。我们能够在很多方面了解上帝对亚伯拉罕的看法,这对我们来说是值得借鉴和受益的,这真是太了不起了。但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得到指导。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