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创世记 19:8-10 含义

罗得提醒这群淫荡的暴徒,这两位客人受他的保护,并将他的两个处女女儿献给这些男人,以安抚他们并保护他的客人。人群将罗得压在门上,试图闯进去。但两位客人迅速抓住罗得并关上了门。

罗得提出要交出他的两个女儿来满足这两个男人的欲望,这两个女儿没有和 男人向性侵犯者献出生命。西方思维的读者很难想象圣经中所谓的义人怎么会提出这样的提议(彼得后书 2:7)。罗得的决定在本章中从未被描述为正义的。这不是他的闪光时刻。事实上,他没有任何闪光时刻。他只是靠上帝的恩典才逃脱了毁灭。书中没有对罗得的赞美,也没有我们应该钦佩罗得行为的想法。充其量,他反对暴徒并宣扬他们的邪恶,但即便如此,他也提出要用他的女儿来换取安全。

确实,正是由于他对上帝的信仰,他才被赋予了正义(罗马书 4:5)。他是异教邪恶之城中唯一一个跟随真神的人,那里连十个义人都没有(创世记 18:32)。使徒彼得描述了罗得在邪恶之城所多玛的悲惨生活:

“因为那义人 [罗得] 住在他们中间,所看见所听见的事,他义的灵魂就因他们不法的行为日复一日地受折磨。”
(彼得后书 2:8)

罗得敬拜并侍奉他叔叔亚伯拉罕的上帝。我们将在以下章节中看到,当上帝告诉罗得离开这座城市时,罗得服从了。即便如此,罗得还是犹豫不决,需要天使抓住他和他家人的手,把他们带到外面,这一切都是因为上帝怜悯他们(创世记 19:16)。对罗得来说,这是最值得说的,他憎恨所多玛的罪恶文化,当上帝向他施恩时,他凭着信心顺服上帝。这就是上帝呼召我们去做的总结,将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并呼召我们凭着信心远离罪恶,这一切都是因为上帝怜悯我们(提摩太后书 1:9)。

但在逃离所多玛之前,故事中还有一段丑陋的篇章。贪婪的暴徒守在门口,心存恐惧的罗得为了客人的安全而牺牲了自己的女儿,以饱受街头恶人的饥渴。

士师记 19 章中也有类似的故事。一个以色列人带着他的妾经过一座外国城市,准备在以色列人的城市基比亚停留一夜。他希望在那里受到热情款待。他在城里广场等待,希望受到款待。经过漫长的等待,一个住在基比亚但不是本地人的以色列人邀请他到他家做客。但主人告诫他不要在城里广场过夜,就像创世记 19 章中的罗得一样。

就像这个故事中一样,城里的人来要求与来访者发生关系。主人(来自以法莲部落)恳求基比亚人(来自便雅悯部落)不要这样做,“因为这个人已经进了我的家。”这体现了古代近东地区关于好客的普遍道德观。主人一旦接待了客人,就有义务保护客人。

罗得和士师记 19 章中的主人似乎都认为,保护客人和保护女儿安全的困境是在两害相权取其轻。每当我们必须在两害之间做出选择时,我们往往会避免我们认为的“更大的邪恶”,以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合理的。罗得和士师记 19 章中的以色列主人都把保护客人的责任置于比女儿的性安全更高的道德优先地位。

圣经没有任何地方宽恕这些决定。圣经不能简单地简化为每节经文都包含道德教训的灵修书。其中有许多情节记录了坏人做坏事并导致不良后果。《创世记》和《士师记》尤其充满了绝望的境地、冲突和剥削行为;它们包含许多生动的暴力事件,强调了有罪的人如何做有罪的事情。我们的工作是认识到这种邪恶并从中吸取教训。最终,它应该驱使我们的心去寻求上帝并拒绝世界。但《创世记》第 19 章和《士师记》第 19 章中的这两个时刻都没有道德指导意义,它们只是人类堕落的记录。

保护客人的首要任务是古代近东地区的一种持久道德观。士师时代始于以色列,大约在创世纪第 19 章所多玛被毁事件发生五百年后。

在士师记中,主人献上自己的处女女儿和旅行者的妾,但男人们拒绝了。值得注意的是,每次部落都拒绝了处女女儿的提议。女儿的提议可能会被拒绝。

在士师记第 19 章的故事中,以色列旅行者将妾推出门外。这段文字写道:

“于是那人抓住他的妾,带她出来交给他们;他们整夜强奸她,凌辱她,直到天亮才把她放走。天快亮的时候,那女人来到那人家门口,仆倒在地,直到天亮。”
(士师记 19:25-26)

以色列旅行者之所以踏上旅途,是因为他的妾“与他行淫”(士师记 19:2)。因此,也许是为了报复她,他将妾推出门外,以报复她,结果却很糟糕。

这位男子把他的妾放出来虐待,表现出对她的冷漠。我们可以在早上再次看到这位男子对他的妾的冷漠,他对她的安危漠不关心,直言不讳地说:“起来,让我们走吧”(士师记 19:28)。他似乎以为他在给她一个教训。整个事件是各方扭曲人性的一个可悲例子。

也许这个男人因为女人“卖淫”而感到愤怒,所以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或者这可能表明他心肠冷酷无情,这可能是女人一开始就逃离他的部分原因(士师记 19:2)。无论如何,尽管这个男人不遗余力地去救回这个女人,但他似乎并不关心她的安危。

这位男子显然没有想到他的妾会被残忍地杀害,但结果就是如此。他带着她的尸体回家,然后把她切成十二块,送到以色列各地,告诉人们基比亚发生的事情。全以色列人都震惊和沮丧,说“自从以色列人从埃及地上来的日子直到今日,从来没有发生过或见过这样的事”(士师记 19:30)。以色列人集合起来,向基比亚开战。这清楚地表明,这种邪恶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就像士师记 19 章的情况一样,罗得为了拯救宾客而献出自己的女儿。他献出自己的两个处女女儿让她们性侵。但他敦促这群人不要“作恶”(创世记 19:7)。

罗得恳求说, “让我把她们带出来交给你,你想怎么处置她们就怎么处置她们。 ”他提出把自己的女儿交给暴徒,以保护他的客人。 来到他的屋檐下避难罗得警告众人,如果他们做出这种卑鄙的行为,那将是令人震惊的违反款待之道。违反这一习俗将使这座城市陷入无法无天的境地。

正如士师记 19 章一样,暴民拒绝了替代提议。此外,暴民还关注罗得对他们计划与两位天使一起采取的行动的描述,认为这些行动是邪恶的。他们指责罗得审判他们 “这人来是外邦人,竟作了审判官。”在希伯来语中,“外邦人”一词的意思是作为外邦人(非血亲)寄居或居住,意思是“暂时”,而不是永久。换句话说,不是土生土长的公民。审判官一词的含义不仅仅是“批评家”或“批评”。在希伯来语中,它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统治”,就像统治者或总督一样,尤其是在争议中。换句话说,这群人说:“罗得这个人不是正式的公民,只是一个外邦人。他竟敢在我们自己的家乡审判我们的行为。”

正如彼得后书告诉我们的,罗得住在所多玛时仍是义人。但他融入这座城市生活的程度已经有所进步。首先,他只是“在所多玛附近搭了帐篷”(创世记 13:12)。然后“他住在所多玛”(创世记 14:12)。正是因为他,亚伯拉罕才拯救了这座城市(创世记 14)。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他的女儿们与所多玛的一些年轻人订婚了。坚持公义的标准使他一直是一个局外人,现在他个人处于危险之中。

这些人的反应是攻击罗得,向他保证,他们比对待客人更糟糕地对待他。他们打算对罗得家里的所有人,包括罗得,都下手。人群猛烈地向罗得逼近, 差点撞破门此时,罗得认为自己享有的豁免权似乎已经烟消云散。这群人拒绝了罗得的提议,向他的门走去,用武力夺取罗得不愿自由给予的东西。罗得试图阻止他们的邪恶行为,这激怒了他们。他们不想受到谴责或审判。他们本可以因为害怕亚伯拉罕而早些克制自己。现在他们的欲望和愤怒使他们放弃了所有的谨慎。但他们将受到比亚伯拉罕所能给予的更严厉的审判。

罗得劝说暴徒失败,他自己也需要被救。两位天使伸出双手,把罗得带进屋里。罗得试图救他的客人,但最终被他们救了。天使关上了门。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