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哈巴谷书 3:16-19 含义

哈巴谷听到耶和华将如何利用巴比伦惩罚犹大的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恐惧。尽管他心存恐惧,但他还是满心喜乐,因为他信靠上帝,耐心等待祂拯救祂的盟约子民。

哈巴谷讲述了耶和华即将通过巴比伦入侵惩罚犹大的消息后,描述了这件事在他内心产生的恐惧影响。他的恐惧引发了三种生理症状。哈巴谷恐惧的第一个症状影响了他的内心: “我听见了,我的内心就战兢。”动词“听见”[希伯来语中的“shema”] 的意思是认真倾听并做出适当的回应(申命记 6:4)。内心这个词的意思是“肚子”。先知密切关注上帝向他揭示的信息。他听到了,接受了。结果,他颤抖着回应,他的肚子因恐惧而翻滚,因为他知道这场即将来临的灾难,并经历了听到上帝的声音。

先知的恐惧所导致的第二个症状影响了他的嘴唇:听到声音,我的嘴唇颤抖。先知的嘴唇因恐惧而颤抖,因为他听到了来自上帝的声音的令人敬畏的信息(哈巴谷书 2:1)。由于哈巴谷相信上帝,他以恐惧和颤抖来回应,知道来自上帝的信息是真实的。

哈巴谷的恐惧产生的第三个生理症状影响了他的骨头,这是人体最坚固的部分。他说,“朽坏进入我的骨头我在我的位置上颤抖。”“朽坏或腐烂进入某人的骨头”这个短语在其他地方也出现过。在《箴言》中,它与一颗平静的心形成对比:

“心静则身健,
但激情却会腐烂到骨头里。”
(箴言 14:30)

箴言 14:30 中翻译为“腐烂”的希伯来语单词与短语“腐烂进入我的骨头”中翻译为“腐烂”的词根相同。这可以推断短语“腐烂进入我的骨头”是指焦虑对人类造成的不良身体影响。这将颤抖与进入哈巴谷骨头的腐烂联系起来这似乎描述了一种深入你生命核心的恐惧,这与骨头腐烂的概念相符。

然而,哈巴谷并非毫无希望,因为他说,我必须静静地等待灾难之日,等待人民兴起来侵略我们。哈巴谷怀有希望,所有背诵或唱这首诗的人也怀有希望。哈巴谷的诗篇是为了提醒犹大人民,即使在即将到来的灾难时期,上帝也承诺拯救犹大。

哈巴谷最初的反应是颤抖的恐惧,这恐惧直击他的内心深处。但他意识到专注于焦虑是适得其反的。焦虑并不能控制未来。因此,哈巴谷决心摆脱忧虑,而是选择耐心。他决定静静地等待审判的开始,即苦难之日。因此,这首诗篇邀请所有阅读/唱出其内容的人积极选择信任的视角。哈巴谷不会对未来的事情感到焦虑,而是决心耐心等待,然后在苦难之日单纯地信靠上帝。

通过选择这种观点,哈巴谷引导所有唱诵他诗篇的人放下焦虑,选择信任。上帝掌控一切。选择焦虑并不能改变未来。但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情况,只要信任上帝,我们就能平安地生活。平静地生活。

这首诗篇的目的似乎是提醒哈巴谷(和其他人)上帝掌控一切。他未来的救赎与迫在眉睫的审判一样确定。因此,哈巴谷可以安息,相信上帝掌控一切。他可以选择一种观点,即上帝正在精心安排一切事件,让他们受益,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是如此(耶利米书 29:11,罗马书 8:28)。

在第一章中,哈巴谷困惑于为什么上帝没有审判犹大地上盛行的邪恶和不公。他知道,在上帝与以色列的盟约中,他们的不服从需要上帝的审判。他问上帝会按照他的承诺干预多久(申命记 28:15)。

神回答了哈巴谷的询问。神告诉他,祂是掌管列国命运的那一位。祂将使用傲慢的迦勒底人/巴比伦人作为祂管教犹大的工具。但之后,祂也会因迦勒底人的傲慢和贪婪而审判他们。

哈巴谷听到上帝的信息并相信了。然后他的言语发生了变化。他没有像第一章中那样质疑上帝在世上所做的事情,而是决定静静地等待。他承诺在等待上帝恢复犹大正义的同时,以忠诚度日(哈巴谷书 2:2-5)。

虽然先知知道立即入侵犹大可能导致荒凉和饥荒,但他并没有气馁。相反,他信靠上帝,决定选择满怀信心地面对未来。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哈巴谷以身作则,示范如何正确运用我们控制的三件事:

  1. 我们信靠谁:哈巴谷选择信靠上帝。相信祂的话是真实的。这最初让他非常焦虑。
  2. 我们的观点。哈巴谷决定选择上帝最了解的观点,因此他会静静地等待灾难的到来。积极选择这种观点使他感到平安。
  3. 我们该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下,哈巴谷选择采取行动写一篇诗篇,也就是第 3 章。在诗篇中,他表达了加强他对上帝的信任的话语。此外,在诗篇中,他选择了一种观点,即上帝的审判行为必定会带来救赎。

在如此不确定的情况下,哈巴谷不仅信靠耶和华,而且因他而欢喜。这是另一种视角,选择感谢上帝是公正的,纠正错误,但也知道上帝会及时恢复犹大。哈巴谷的这些话表达了他对上帝话语的信仰,以及对上帝对以色列仁慈的信任:

虽然无花果树不开花,葡萄树不结果;
虽然橄榄树不结果,田地也不产出粮食;
即使羊群从羊圈中消失,牛棚里也没有牛
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拯救我的神高兴

这段经文记录了哈巴谷在逆境中做出选择信靠上帝的承诺。古代以色列社会主要以农业为主。这意味着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作物和牲畜。因此,这些农产品的丰收是上帝的祝福(申命记 8:8)。相反,这些产品的损失象征着上帝的诅咒,正如何西阿书和约珥书所表明的那样(何西阿书 2:12;约珥书 1:7,等等)。农作物歉收是以色列不服从与上帝的约定的后果之一(申命记 28:18)。

哈巴谷知道,农作物歉收或牛羊损失将意味着人们遭受痛苦和饥饿,并可能导致土地衰退。然而,哈巴谷在这里承诺,面对这样的困难,他会选择信靠上帝。

失去无花果树葡萄树意味着失去重要的营养和享受来源但哈巴谷在这里承诺,即使面对如此的匮乏,他也会选择信靠上帝。无花果树是古代以色列和犹大的甜味和营养来源。它的果实可以新鲜食用或晒干。有些人甚至将它们烤成蛋糕。葡萄藤是葡萄和葡萄酒的来源。

同样,如果没有足够的橄榄油来点灯、煮饭,甚至无法治愈疾病,哈巴谷承诺无论如何他都会选择信靠上帝的仁慈。由于这是一篇诗篇,我们可以推断哈巴谷明白,做出这种内在的选择是他需要持续做的事情。唱出这些话会提醒他需要做出的选择,以塑造他的观点。

哈巴谷承诺即使田地没有产出粮食,他也会信靠上帝。田地一词代表田地里种植的主要作物,特别是小麦和大麦。哈巴谷已经看到,大饥荒时代即将到来。这首诗篇将不断提醒他平静心灵:“当困难来临时,我会信靠上帝。”

尽管羊群应该从羊圈中被剪除,棚子里也没有牛,但哈巴谷通过这首诗篇选择信靠上帝。羊圈是羊的家(撒母耳记下 7:8;历代志上 17:7)。它指的是古代以色列人饲养绵羊和山羊以防止它们被野兽偷走或杀死的围栏(撒母耳记上 24:3)。棚子指的是饲养和喂养动物以使其肥育的地方(玛拉基书 4:2)。

在古代以色列社会中,牛不用时可以在田野里漫步。否则,它们会在冬季被关在棚子里,人们会把食物带给它们(阿摩司书 6:4)。在考虑迫在眉睫的巴比伦入侵时,哈巴谷表示,即使没有更多的动物来维持他的生计,他也会信任上帝。

在这首诗篇中,哈巴谷选择在黑暗和可怕的境况中欢欣鼓舞,向耶和华欢呼。无论生活多么困难,他都选择欢呼雀跃。他没有拒绝承认现实。他正面临着饥荒的严峻现实。但他还是欢欣鼓舞,因为他知道上帝会让这一切成为好事,即使他活不到那一天。他相信拯救他的上帝。在这种情况下,哈巴谷似乎表达了对上帝将拯救他脱离绝望的信心,因为上帝曾承诺犹大将复兴,给了哈巴谷希望。他还相信上帝最终会拯救他的子民脱离敌人。

哈巴谷知道,他最终的帮助来源不是环境或物质财富,而是他的主,以色列的盟约之神。这是真的,但哈巴谷仍然必须选择相信它,并采取这种观点。看来,写这篇诗篇,向自己复述这些真理,是做出这种选择的重要部分。这似乎是如何做出赋予生命的持续选择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哈巴谷选择了这种观点,任何不利的情况都无法夺走他的快乐。哈巴谷选择了一个可靠和取之不尽的快乐源泉:相信耶和华对他和他的人民的最终仁慈。因此,他用一个比喻来表达信任,说,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

此处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这句话中翻译为“主”的词是希伯来语中的“Adonai”,意思是“主人”或“统治者”。翻译为神的希伯来语是“耶和华”,即神的立约之名(出埃及记 3:14-15)。意思是“存在者”。哈巴谷将这两个词一起使用,强调耶和华是他的主人和立约之神。因此,神是哈巴谷的力量,这意味着神是哈巴谷稳定的源泉,而不是环境。由于哈巴谷信靠耶和华,尽管当前困难重重,他仍能喜乐。唱或诵读这首诗篇的任何人都能获得这种喜乐。

哈巴谷说耶和华是他的力量,他进一步描述了上帝赐予的力量水平:[上帝]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使我稳行在高处母鹿这个词指的是母鹿。根据《申命记》,这种动物在仪式上是洁净的,因此适合食用(《申命记》14:5)。母鹿的一个特点是脚步稳健,这使它能够毫不失足地爬上陡峭的岩石山(《诗篇》18:33)。

母鹿在攀登高处时,后脚会准确地放在前脚的位置,这样它就不会跌倒。同样,上帝保护并加强祂的孩子们,使他们在面临生活危机时不会跌倒。哈巴谷承认他依赖上帝,并准备好面对他那个时代的挑战,因为耶和华是他的力量。通过创造这种心理形象,哈巴谷提醒自己,他可以依靠上帝,但不能依靠环境。

这至少表明了两点。第一,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要选择信靠上帝而不是环境。环境是反复无常且不断变化的。环境没有稳定性。但如果我们信靠上帝,无论面临何种困难环境,都相信祂对我们的仁慈,那么我们就能像鹿一样站稳脚跟。我们可以在高处行走而不必担心跌倒。

先知最后用一段音符结束了演讲,这段音符与在公共礼拜中演唱这首歌有关。他说这首歌是为合唱团指挥而作,要用弦乐器演奏。这段附录与诗篇的标题有关(第 1 节)。标题告诉读者,这首歌是一首祈求的祷告(“shigionoth”)。附录告诉读者,这首歌要用弦乐器伴奏。

总之,哈巴谷书讲述了先知在一个充满邪恶和不公的世界里对上帝的圣洁和正义的不确定性。身陷腐败的社会,哈巴谷的信仰动摇了,因此他质问上帝为何迟迟不审判邪恶。上帝回答先知,告诉他,他不是被动的,审判是肯定的。上帝会利用迦勒底人来惩戒犹大。

当听到上帝要用邪恶的巴比伦人惩罚犹大时,哈巴谷再次向上帝祈求,想知道他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邪恶的国家作为他惩戒的工具。上帝随后告诉先知,他掌控着各国的命运。虽然他会用迦勒底人惩戒他的盟约子民,但最终他会因为他们的傲慢和贪婪而毁灭他们。

先知听到并接受了上帝的报告。然后,他写了一篇诗篇,记录在第 3 章中。在祈祷的驱使下,他回忆起上帝过去的行动,特别是上帝如何将以色列人民从埃及人的手中解放出来,并安全地带领他们到达应许之地。他讲述了上帝的供给,以及上帝将来一定会再次这样做。哈巴谷(以及任何背诵诗篇的人)发誓要信靠耶和华,尽管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在当今邪恶和不公盛行的社会中,信徒们可以在哈巴谷的文学作品中找到鼓励和安慰。在困难时期,被召唤过着信仰和忠诚生活的人最好完全信任他们的救赎主。愿主通过这本书坚固所有像哈巴谷一样对生活境况感到困惑的基督徒!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