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哈巴谷书 3:3-7 含义

哈巴谷描述了主的显现,他以强大的力量降临并惩罚那些反对他的人。

在前面的经文中,哈巴谷说他听说过耶和华过去在以色列人身上所行的奇妙作为。他请求耶和华在他的盟约子民中重新行出他的奇妙作为,以便大地即使在他们被流放时也能承认他的力量(1-2节)。在接下来的两节中(3-7节和8-15节),先知详细描述了他所听到的报告。这两节似乎反映了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奴役中得到伟大的拯救。

哈巴谷在思考上帝的活动时说,上帝来自提幔,圣者来自巴兰山。这里使用的上帝的名字不是最常用的“Elohim”这个词。而是“ʾĕlôah”,这是一个相对罕见的词,强调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申命记 32:15)。“ʾĕlôah”一词与第二行中的“圣者”一词平行,强调上帝与他的创造物分离并对其拥有权威,以及与一切邪恶分离。

根据哈巴谷书,上帝来自提幔和巴兰山提幔这个地名是一个地理名称,通常表示“南方”(出埃及记 26:18)。它被认为是以东的主要城市。在俄巴底亚书中,提幔被用作以东的同义词(俄巴底亚书 1:9)。由于提幔的意思是“南方”(出埃及记 26:18),它很可能位于以东的最南端(阿摩司书 1:12)。

巴兰山是位于应许之地南部巴兰旷野的一座山。这是以色列人离开西奈山后第一个扎营的地方,时间是“第二年二月二十日”(民数记 10:11-13)。这是耶和华像明亮的太阳一样在旷野中升起,照耀以色列人的地方(申命记 33:2)。这也是以实玛利居住的地方(创世记 21:21)。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和夏甲的儿子(创世记 16:4)。也许这个地理参考让人想起上帝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大能,相信他的力量和对以色列的爱依然如故。

在说明耶和华降临的地点后,哈巴谷加上了“细拉”这个词。细拉这个词只出现在圣经的两本书中:诗篇和哈巴谷书。它在诗篇中出现得非常频繁(约 71 次),在哈巴谷书第三章中出现过三次。它很可能是一个音乐术语,表示歌手或演奏者休息。古代音乐家每次演奏一首歌时,看到“细拉”这个词就会停下来。也许古代以色列人看到拉这个词时会停下来思考他们所听到或读到的内容的含义,并升起他们的心来崇拜和赞美上帝的真理。

上帝降临时,他的光辉笼罩了天空。翻译为光辉的希伯来语是“hôdh”。它指的是上帝宏伟的外表;他显露的存在和荣耀,正如人们所见。上帝的光辉体现在他对创造和历史的统治中。他“披上光辉和威严”(诗篇 104:1)。由于上帝威严的力量,大地充满了对他的赞美。这意味着上帝的威严和荣耀使全地人民都以赞美来回应他(以赛亚书 60:18)。这可能让人想起上帝在烈火中走在以色列人前面时的存在(出埃及记 13:21)。

耶和华的荣光在他降临时也是活跃且可见的:他的光芒就像阳光一样,这意味着他闪耀着惊人的光芒。此外,他的手上闪烁着光芒。希伯来语翻译成英文的射线也可以指角,象征着权力和力量(撒母耳记上 2:10;16:13)。虽然这些光芒从上帝的手中闪烁,但他的力量却隐藏了起来。辉煌的光辉掩盖了他的力量,就像太阳的光辉隐藏了太阳本身一样。

这可能指的是上帝的力量正在通过人类的力量显现。仅凭人类的观察可能会说“巴比伦人征服了犹大”。但实际上,这一事件是上帝的光芒,它揭示了他的荣耀,尽管隐藏了他的力量。因此,旁观者会看到上帝的荣耀和审判,但如果没有精神洞察力,可能不会将其视为他的力量。当然,这种启示允许任何愿意阅读并获得这种精神洞察力的人。

哈巴谷叙述这些图像似乎反映了上帝拯救以色列和审判埃及时的表现,现在,同样的上帝力量的形象降临到以色列身上,对他们类似埃及的行为进行审判。

当耶和华进行审判时,他使用自然力量来展示他的力量瘟疫在他前头,瘟疫在他后头瘟疫(希伯来语为“debher”)是指一种致命的流行病,经常发生在人类和家畜身上(出埃及记 9:3;耶利米书 27:13)。瘟疫在希伯来语中是“resheph”。像瘟疫一样,它表示致命的灾难,并且具有传染性。在申命记中,上帝将其列为不服从他的子民所同意的契约的后果之一。这是以色列人同意的一项规定,如果他们不服从他的契约法律(申命记 32:24)。上帝还用瘟疫审判了埃及(出埃及记 8-10;申命记 8:19-20)。

当耶和华带着他所有的权力和荣耀前进时,他站立着,审视着大地。这意味着他在攻击敌人之前停下来评估形势。在他彻底检查之后,他看着并震惊了列国,这意味着他震惊了他们并让他们感到恐惧。全能的上帝让大地颤抖,从一个方向移到另一个方向,各国都陷入了恐慌。是的,永恒的山脉被击碎了,古老的山丘崩塌了。这可能指的是巴比伦征服犹大,其他国家也颤抖了,想知道他们是不是下一个。但这也可能是指上帝导致巴比伦的陷落,正如他在哈巴谷书 2:8 中所预言的那样。如此强大的帝国意外垮台自然会让其他国家颤抖。

山丘象征着稳定、持久和安全(申命记 33:15)。它们是“地球永久的根基”(弥迦书 6:2;历代志上 16:30)。但上帝的力量导致了秩序的逆转。在祂面前,山脉崩裂,古老的山丘崩塌。虽然山丘看起来稳定不变,但在上帝面前,它们就像蒸汽一样。事实上,上帝是无与伦比的。只有他是真正永恒的。他始终如一。他的道路是永恒的,他的行为始终与他的性格一致。人类倾向于认为他们在世界上观察到的一切都永恒,但只有上帝是永恒的。这个世界将会灭亡,并被一个新的地球取代(彼得后书 3:13)。

当哈巴谷向南望去,耶和华降临的地方,他注意到耶和华的存在对两个民族的影响。他用两条平行线说: “我看见古珊的帐棚遭难,米甸地帐棚的幔子震动。”先知在描述他所见的事物时,用第一人称代词来指代自己。翻译为“我看见”的动词让读者想起哈巴谷在上一章中的预言异象。上帝赐给先知一个异象,并指示他将其记录下来,以便“念这异象的人可以快跑”(哈巴谷书 2:2)。

因此,当先知反思这一异象时,他看到古珊的帐篷陷入困境古珊的帐篷指的是住在帐篷里的人,而不是帐篷本身。同样,米甸地的帐篷帷幔指的是住在帐篷里的米甸人。米甸是摩西岳父叶忒的家乡。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耶和华在燃烧的荆棘中向摩西显现,并透露了他的名字(出埃及记 3:1-2)。在撰写本文时,米甸地区是“耶和华”这个名字已知最古老的考古证据。

古珊这个地方可能是米甸人的一个分支的名字。它很可能位于以东和米甸附近,死海以南和东南(见侧面地图)。米甸地是以色列东南部的一个地区,由亚伯拉罕的儿子之一米甸的后裔定居(创世记 25:2)。

根据先知的说法,耶和华将从南方而来。哈巴谷预言了耶和华从他的圣山来审判以色列时所走的路线。巴比伦人从北方进攻以色列。因此,上帝从南方而来的描述很可能是指上帝的神圣审判。正如前两章所述,上帝的神圣审判将通过巴比伦人的入侵降临到犹大。然后他的审判将降临到迦勒底人/巴比伦人身上。

当他经过古珊米甸人时,他们惊恐不已。这可能指的是古珊米甸人在神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所战栗的情形。同样,那些目睹神主权之手在列国间移动的国家,也会因强大帝国被推翻的后果而战栗。他们也可能从神主权之手中获得洞察力,并悔改他们的恶行(哈巴谷书 2:4)。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