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哈巴谷书 3:8-15 含义

哈巴谷想知道耶和华显现的最终目的。先知随后意识到耶和华的显现是为了拯救他的盟约子民脱离他们的敌人。

上一段哈巴谷记述了耶和华所行的伟大神迹(3-7节),这一段他用一些问题直接向神说话,一开始是用第三人称,后来又用第二人称,与神进行私人对话,寻求过去神迹的解释。

是否  愤怒 河流,
或者你的愤怒针对河流,
还是你对大海的愤怒,
你骑着马,
在你的救赎战车上?
你的弓已露馅,
惩罚之杖已发誓。

先知提出了三个反问句。

  • 耶和华曾向江河发怒吗?
  • 是你的愤怒针对河流,还是
  • 你的愤怒针对的是大海吗

在每种情况下,问题都与上帝的行为有关:你们骑着自己的马,乘坐着救赎的战车?

要确定哈巴谷所指的救赎是什么,谁从什么中被拯救出来,我们可以看看这节诗篇的最后一行,注意到你的弓是露出的,惩罚的杖是发誓的。

因此,本段第 8 至 9a 节的上下文与惩戒之杖有关。惩戒之杖讲的是上帝对邪恶的神圣惩戒。在前几章中,犹大和巴比伦都被预言要因他们的恶行而受到上帝的惩戒。对于犹大来说,它受到的惩戒和流放到巴比伦是为了拯救它摆脱邪恶的行为,并让它回归上帝(耶利米书 29:11)。对于巴比伦的陷落,这导致犹大在波斯国王居鲁士的统治下从流放中归来(以斯拉记 1:1-4)。这样,犹大就从流放中获得了救赎

尚不清楚上帝是否对河流海洋发怒的反问句是否期望得到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如果答案是“否”,那么诗篇可能指出地球的物理毁灭只是更大原因的附带损害——上帝的神圣训诫,惩罚之杖。

如果答案是“是”,那么河流海洋可能暗指异教神灵。在这种情况下,上帝的惩罚之杖可能指的是犹大所采取的邪恶和巴比伦所犯下的邪恶。两者都将受到严厉的审判。

上帝骑着你的马可能是指上帝指派执行祂命令的人类代理人。在惩罚犹大之杖的例子中,上帝使用的马匹是巴比伦军队。在惩罚巴比伦之杖的例子中,上帝使用的马匹是米底亚人和波斯人的军队(但以理书 5:30-31)。

哈巴谷将上帝的通用名称(第 3 节中的以罗亚)改为耶和华,即上帝的契约/条约名称。这一转变凸显了上帝与犹大人民的关系。此外,它还让人想起上帝的圣洁、永恒以及对犹大祖先亚伯拉罕的忠诚承诺(创世记 12:1-3)。

如上所述,上帝在这里的愤怒可能是针对迦南神灵的。短语“针对海洋”翻译自希伯来语“Yam”,这是迦南神灵的名字。迦南人将水体奉为神灵。因此,这可以表达上帝将要推翻当地的精神力量,这些力量可能仍然受到崇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反问句将得到肯定的答案。

救恩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是“Jeshuah”。希伯来语名字“Joshua”源于这个词。(耶稣是约书亚的希腊语版本)。有时,它指的是永恒的精神解脱(使徒行传 16:30-31)。在这种情况下,它指的是从与上帝的分离中解脱出来(罗马书 5:9;帖撒罗尼迦前书 5:9)。

但很多时候,名词救赎意味着从其他事物中解脱,例如危险或苦难,希伯来语和希腊语都是如此(《腓立比书》1:19)。事实上,希腊语动词“sozo”通常翻译为“拯救”,有时在上下文中指某人从疾病中解脱出来时,也会翻译为“治愈”(见《马可福音》5:23,其中“sozo”被翻译为“康复”)。

哈巴谷书的希腊文译本将第 13 节中最常翻译成英文的“救赎”一词从希伯来语翻译成希腊语。此处的意图可能强调了上帝在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为他们提供的那种拯救。因此,这段经文期待着上帝击败以色列的敌人,特别是巴比伦的那一刻。然而,它也可以适用于犹大的流亡,这将使他们免于进一步陷入不公正(哈巴谷书 1:2-4)。

哈巴谷谈到犹大人民从敌人手中被拯救出来。耶和华将驾着他的战车拯救他的盟约子民。这预示着上帝将使他的子民从流放中恢复过来。这也是上帝盟约承诺的一部分,即当人们破坏盟约/条约,忍受诅咒的规定,忍受他的惩罚之杖时,上帝仍会记住他们并恢复他们,因为他爱他们(申命记 32:43)。

战车是由两匹马拉的两轮马车,用于古代战争和赛跑。它们是一种移动平台,士兵可以借此射出一连串的箭,让敌人的脚步变得柔弱(那鸿书 2:4)。战车马匹一起象征着上帝的力量和威力,祂策马向前,打击敌人,拯救祂的盟约子民。

哈巴谷继续用一个手持各种武器的战士的形象来描述耶和华的活动。在第 9 节中,他说, “你的弓是现成的”是战争的主要工具。在这里,它被用作象征,象征权力、战争和主权。全能的上帝从保护罩或护套中取出或现成,准备将弓拉上弦,让箭开始飞行。这幅图表明上帝已准备好与他的敌人,也是他子民的敌人展开战斗。这幅图是犹大/以色列的希望之一。虽然巴比伦很快就会突然袭击犹大,将他们俘虏,但上帝将信守承诺,一旦他的子民按照他与他们立约的条款受到惩罚,他就会救赎他们(申命记 32:36)。

这是因为惩罚之杖是发誓的。犹大必定会被流放,这是对他们违背与耶和华达成的宗主附庸式契约义务的惩罚(出埃及记 19:8;申命记 28:25)。但上帝已承诺为他的盟约子民而战,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战胜敌人,并惩罚他们对他的子民的恶意(哈巴谷书 2:7-8;申命记 32:39-43)。正如流放是肯定的,上帝对以色列的复兴也是肯定的。这描绘了上帝已经准备好履行他的诺言,甚至在犹大即将沦陷于巴比伦之前。

术语“细拉”再次出现在这节经文的中间(哈巴谷书 3:3)。作为一个音乐术语,“细拉可能要求演唱这首歌的歌手或音乐家停下来思考耶和华的承诺,即他要用为他的盟约人民的流血报仇(申命记 32:43)。在“细拉”这个词之后,哈巴谷继续他的演讲,对上帝说, “你用江河分裂大地”。这意味着耶和华的力量和力量使江河爆发,分裂大地(诗篇 77:16)。如果上帝控制着河流,那么他肯定能实现这个承诺。

哈巴谷进一步说,山看见你,就震动。翻译为震动的动词(希伯来语为“chîl”)的意思是分娩或疼痛,就像妇女即将生孩子一样(以赛亚书 13:8;26:17;耶利米书 4:31)。在哈巴谷书中,动词的主语是

虽然象征着稳定和不可移动,但它们无法抵挡耶和华的力量。看见祂,就战抖(那鸿书 1:5)。在上一节中,“山崩裂”(第 6 节)。现在在耶和华面前,它们像分娩的妇人一样痛苦地扭动。

也许哈巴谷书的经文让读者想起了《出埃及记》中记载的西奈山在耶和华降临并向摩西显现时震动的记载:“西奈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动。”(出埃及记 19:18)如果山在神的面前震动,那么在以色列被巴比伦摧毁之后,祂有能力复兴以色列。

除了山脉的移动,倾盆大雨也席卷而过,导致洪水淹没了地面。此外,深渊发出声音。希伯来语中的“深渊”一词是“tehom”。它指的是海洋和/或地下水。该术语出现在创世记 1 中,它描述了创世之前世界状态的特征:“深渊表面一片黑暗”(创世记 1:2)。

在哈巴谷书中,深渊发出咆哮的声音。它高举着它的手深渊的手指的是它的波浪。这意味着它的波浪猛烈地移动,但徒劳无功,因为耶和华会战胜它们(诗篇77:16-17)。如果主有这种控制自然的力量,那么他肯定能在犹大被巴比伦征服后再次兴起犹大。哈巴谷书3:9b-10可能会让读者想起诺亚洪水的形象,当时这场洪水摧毁了地球(彼得后书3:6)。上帝用洪水审判了世界,因为世界充满了暴力(创世记6:13)。可以肯定的是,上帝也会审判那些对他的子民施加暴力的国家。

耶和华的力量不仅影响了自然,也影响了天体。事实上,太阳和月亮停在了它们的位置上。它们停止了它们恒定的轨道,就像它们在约书亚时代所做的那样(约书亚记 10:12-14)。这可能让人想起上帝让太阳和月亮静止不动,为以色列而战的那一天。将来,上帝也会为他的子民与他的敌人作战。

于是他们因你的箭和你闪亮的枪的光芒而去了。翻译为“去了”的希伯来语术语表示移动。这可能意味着他们按照耶和华的命令,在你的箭闪亮的枪的光芒下恢复了工作。上帝的¾两种在古代近东战争中常用的武器¾使太阳和月亮恢复了运行。如果上帝有能力让天体停止然后恢复,那么祂当然有能力在犹大被迦勒底人灭亡后恢复它。当哈巴谷得知犹大将被巴比伦人摧毁时,他当然感到痛心。现在,他在本诗篇中赞美耶和华,因为祂已应许救赎,犹大将从灰烬中重生。

耶和华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它最终会击败外国,尽管在短期内这些国家会击败并征服犹大。先知解释说,你发怒,行遍全地;你怒气冲冲,践踏列国。这些给犹大带来麻烦的国家反过来也会受到上帝的困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经文指的是国家,而不仅仅是巴比伦。这预示着其他国家将加入对犹太人的迫害;所有这些国家都将受到惩罚。

译为践踏的动词意为“打谷”。例如,申命记禁止以色列人在牛打谷时笼住它的嘴,这样牛就可以不受阻碍地吃谷,并有足够的精力工作(申命记 25:4)。在哈巴谷书中,耶和华愤怒中践踏外邦就像牛践踏麦子一样。但这次神干预的目的是什么?

神的怒气震动了江河海洋,因为神对列国不悦。这可能预示着神将利用自然来审判列国(启示录 6:12-14)。

在第 13 节中,哈巴谷将他的关注点从自然转向人类,并说: “你出去要拯救你的百姓,拯救你的受膏者。”上帝的子民被称为他的受膏者受膏者一词指的是被上帝选中来完成特殊任务的人。旧约将以下国王描述为“受膏者”:扫罗(撒母耳记上 9:16)、大卫(撒母耳记上 16:3)、押沙龙(撒母耳记下 19:11)、所罗门(列王纪上 1:34;历代志上 29:22)、耶户(列王纪上 19:16)、约阿施(列王纪下 11:12)、约哈斯(列王纪下 23:30)和大马士革的哈薛(列王纪上 19:15)。

你的受膏者的救赎一词在希伯来语中可以与 Yeshua Mashiah 联系起来,在英语中可以翻译为“耶稣,弥赛亚”。因此,除了对犹大/以色列的物质复兴的预言性期望之外,这还可以预示以色列通过耶稣基督实现精神复兴,也就是说“耶稣受膏者”。其中,国家的救赎也将嵌入其中,以实现上帝的承诺,即在他里面万国都将得到祝福(创世记 12:3;约翰福音 3:16)。

在哈巴谷书中,犹大和以色列人是受膏者,因为上帝选择他们作为祂的珍宝。他们要成为祂的“祭司国度,圣洁的国民”(出埃及记 19:5)。因此,上帝会通过消灭他们的敌人来拯救祂的选民。

哈巴谷用过去时态描述未来事件,表明预言的确定性:你发愤慨,行遍全地;你发怒,践踏列国。未来事件如此确定,以至于人们谈论它时,好像它已经发生了一样。鉴于哈巴谷预言犹大即将被巴比伦攻陷的可怕性质(哈巴谷书 1:6),这种复兴的确定性非常重要。

哈巴谷继续用过去时态谈论未来事件,他说,你击杀了邪恶之家的首领。“首领”一词指的是国家的领袖。由于敌人的领袖反对上帝和他所选择的人民,上帝击打了他的,使他从大腿到脖子被打得粉碎。这幅图景清楚地表明上帝击倒了邪恶国家的领袖并摧毁了他。用过去时态谈论未来事件表明上帝所说的一定会实现。

一些犹太传统认为,这位作为一家之主的领袖是亚述王,是敌基督的一种。敌基督有很多种类型,他们经常被描绘成被头部击伤而死。这包括预言中的弥赛亚在创世纪 3:15 中粉碎蛇头和杀死歌利亚(撒母耳记上 17:49)。此外,启示录中的野兽似乎从头部受伤中复活,但后来被直接扔进火湖(启示录 13:3,19:20)。弥迦书 5:5 可能预言启示录中的野兽将是亚述人,这与犹太传统相符。

哈巴谷在诗篇中第三次插入了“细拉”这个词,也许是在邀请演唱这首歌的歌手或音乐家停下来,思考耶和华的威严,他击打敌国,拯救他的盟约子民。在“细拉”这个词之后,哈巴谷继续描述上帝的敌人最终必定会失败,同时直接对上帝说: “你用他的枪刺透了他军队的头。”这仍然是在说上帝对一家之主的毁灭,这可能是末日将统治各国的敌基督的写照。

译为刺穿的动词意为打洞,通常用尖锐的物体。例如,“祭司耶何耶大取了一个柜子,在柜盖上钻了一个洞,放在坛旁,在耶和华殿的右边。守门的祭司将奉到耶和华殿的一切银子投在柜里”(列王纪下 12:9)。在哈巴谷书中,是耶和华做了这个动作。他用自己的矛刺穿了众人的头。这是另一种说法,上帝用敌人自己的武器来攻击和击败他。这幅矛刺穿头骨的图画是另一个生动的例子,表明以色列的敌人必将彻底失败。

哈巴谷仍然用过去时态谈论未来事件,他指出敌人密谋对付耶和华和他的盟约之民。先知哈巴谷说,他们冲进来驱散我们。也就是说,敌军像风暴一样来袭,把上帝的子民抛向各个方向,使他们变得软弱无力。这可以描述上帝向哈巴谷透露的迫在眉睫的巴比伦入侵(哈巴谷书 1:5)。

鉴于第 12 节提到了多个国家,这可能包括未来压迫以色列的其他国家。它可能指的是那些聚集在米吉多谷(哈米吉多顿)的国家,在耶路撒冷被毁灭之前,对耶路撒冷发动最后一次攻击(启示录 16:14-16;撒迦利亚书 14:2;撒迦利亚书 14:3-7)。

而且,敌人狂喜就像那些暗中吞噬被压迫者的人。这里的想法似乎表明,上帝子民的敌人就像那些暗中压迫的人,这满足了他们剥削的欲望,同时表面上保持着体面的假象。

那些暗中吞吃受压迫的人的短语中的“压迫”一词指的是对有需要的人所实施的不公正。社会上不幸的人往往遭受社会不公正和虐待(阿摩司书 4:1;8:4)。在我们的经文中,敌方士兵为虐待上帝的子民而欢欣鼓舞,就像那些暗中吞吃穷人的人一样,表面上假装为他们做好事,实际上却在剥削他们。他们期望自己能取得胜利,但主会扭转局势,击败他们所有人。惩罚将与罪行相称。

哈巴谷以回到第 9 节开始、第 13 节中断的自然主题结束了这一部分。他宣称, “你用马践踏大海,在大水的波涛上” 。这节经文可能暗示上帝拯救他的子民渡过红海(出埃及记 14:21-29;15:10)。上帝胜利地跨过大海的波涛汹涌。他的目的是拯救他受压迫的人民。只有上帝才能胜利。他是伟大的战士,从不输掉任何战斗。预言的未来拯救,用过去时态说出来,就像上帝过去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一样确定。

众多水这个词也可能描绘覆盖地球的国家,就像诺亚洪水淹没地球,使地球充满暴力一样(创世记 6:11)。正如诺亚方舟将所有信徒从洪水中拯救出来一样,耶稣也将所有信徒从罪恶的洪流中拯救出来(歌罗西书 2:14)。正如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地球焕然一新,耶稣也将停在橄榄山上,让地球焕然一新(撒迦利亚书 14:4)。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