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哈该书 1:2-6 含义

先知哈该敦促犹大人民反思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将土地贫瘠的原因与他们对上帝圣殿的疏忽联系起来。

在上一节中,标题诗句(第 1 节)向读者介绍了先知哈该,并证实了他所传递信息的神圣性。它告诉我们,先知在“大流士王第二年”从耶和华那里得到了启示,他的信息是针对犹大最高民事和宗教领袖所罗巴伯和约书亚的。在本段中,启示以预言的公式“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开始(第 2 节),再次证实了信息的神圣来源是上帝。

译为“主”的希伯来语词是雅威,即自存且永恒的神,他从燃烧的荆棘丛中向摩西显现(出埃及记 3:14)。“万军主”一词中译为“万军”的词在希伯来语中是“sabaoth”。它的意思是“军队”,通常指天上的天使军队(撒母耳记上 1:3)。

万军之耶和华这个短语经常出现在先知书中。它甚至作为希腊文本中的希伯来语术语出现在新约中(罗马书 9:29;雅各书 5:4)。它常常将上帝的力量描绘成一位战士,带领他的天使军队击败他的敌人(阿摩司书 5:16;9:5;哈巴谷书 2:17)。在哈该书中,这个短语展示了上帝作为至高无上的战士的力量,他完全掌控着人类的一切事务。的确,耶和华是全能的上帝,

“他的权柄是永远的,他的国到万代。”
(但以理书 4:34)

在预言之后,哈该向他的听众讲述了耶和华所说的话。他直接引用了耶和华的话,关于犹大人民所说的话,这人民说:“现在还没有到建造耶和华殿的时候” (第 2 节)。

短语“这人民”指的是从巴比伦流放地返回耶路撒冷的犹大人民。宗主(统治者)上帝并没有称他们为他的子民。相反,他用“这人民”这个短语来表示他对他们停止建筑项目的决定感到不满。这些人的行为违背了他同意遵守的圣约方式。耶和华的殿指的是耶路撒冷的圣殿,巴比伦人入侵耶路撒冷时将其摧毁(列王纪下 25:8-9)。

公元前 586 年,耶路撒冷被巴比伦人攻陷,除了最贫穷的人之外,所有人都被流放到巴比伦(列王纪下 24:14)。犹大人在巴比伦度过了大约 70 年的流亡生活。但在犹大人流亡期间,波斯人击败了巴比伦人(但以理书 5:30-31)。

当波斯国王居鲁士开始统治时,“耶和华激动”他的精神,使他“下诏通告全国”(以斯拉记 1:1)。居鲁士国王允许所有被俘的人民返回家园。犹大人民受益于国王的法令,于公元前 538 年左右返回耶路撒冷,尽管这并非毫无困难。

在所罗巴伯的统治下(第 1 节),在波斯国王的许可下,犹大人于公元前 536 年开始重建圣殿(以斯拉记 3:8-13)。他们计划完成该项目,但由于对手的敌对阴谋,他们停止了大约十六年的工作(以斯拉记 4:19-21)。他们认为现在还不是重建圣殿的时候,因为他们遇到了反对。这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反对,而是波斯国王阿塔薛西斯的直接命令,命令他们停止施工。

但耶和华的计划是让他的子民重建圣殿,以便在那里恢复对他的崇拜。因为根据《申命记》,上帝亲自选择一个地方并“在那里立他的名作为他的居所”(《申命记》12:5)。最终那个地方成为了耶路撒冷(《撒母耳记下》6:12)。通过哈该,上帝斥责他的子民采取基于舒适的观点,而不是继续追求上帝的指示。

因为犹大人拖延,认为重建圣殿的时间尚未到耶和华的话再次通过先知哈该传来。这一次,耶和华向人民提出了一个需要“不”回答的问题。他宣称, “这殿仍然荒凉,难道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吗?” (第 3-4 节)。

如上文译文所示,希伯来文中重复使用了代词“你们”你们自己)来强调。这就像主用手指着人民说:“难道你们,我的意思是你们,在圣殿尚未完工的时候,还要住镶板的房屋吗?”镶板一词在希伯来语中是“sepunim”。它指的是房屋的收尾工作,从而将人民精心布置的房屋与未完工的上帝圣殿进行了对比。

犹大人搞错了他们的优先事项。他们继续为自己建造装饰精美、墙壁镶着镶板的房屋,却忽视了尚未修缮的圣殿。圣殿象征着耶和华在他们中间的直接存在,而他们却忽视了它。

问题是要挑战人们重新考虑他们的优先事项。哈该劝告他们改变观点。他告诉他们不仅要追求个人利益,还要毫不拖延地投入资源重建圣殿。因此,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第 5 节)。

希伯来语中翻译为“省察自己的行为”的表达方式,字面意思是“用心思考自己的行为”。此处,“心”一词(希伯来语为“lēḇāḇ”)的意思是智力的所在或理性的思维能力。用这个词来邀请犹大人民接受一种新的人生态度。

上帝劝诫犹大选择一种新的观点。上帝给了他的子民选择他们做什么的权利。每个人要控制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他们选择的观点。上帝希望以色列人民根据上帝的话语拥有新的思想。正如使徒保罗劝诫上帝的新约信徒: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罗马书 12:2)

正确的观点会引导我们正确看待上帝,让我们能够信靠他本来的样子。用新的视角信靠上帝会引导我们遵行上帝的旨意,也就是顺服地行事,远离尘世,成为他的圣洁(帖撒罗尼迦前书 4:3)。

犹大是与上帝立约的一部分,但他们却违背了这一约定。由于犹大违背了对上帝和“丈夫”的誓言,他们必须遵守契约中的纠正条款,包括战败和流放(《申命记》8:19;28:41)。以色列和犹大都选择崇拜异教偶像,并接受剥削、欺骗和暴力的异教文化(《何西阿书》4:2;《阿摩司书》5:12)。因此,上帝将他们交给了外国,正如他与以色列和犹大的契约中规定的那样。

现在犹大已经恢复了,他们有机会顺服上帝,并得到他应许的祝福(申命记 28:1-14)。现在,上帝通过哈该详述了他们的经历,表明他们没有得到上帝希望他们得到的圣约祝福。哈该将这直接与敦促他们重建上帝的圣殿联系起来,这样他们才能得到祝福。

上帝不会被交易所操纵;他明确拒绝那些崇拜上帝,然后剥削同胞以色列人的人的崇拜(阿摩司书 5:21-24)。但发自内心的服从是上帝给予丰厚回报的(哥林多前书 2:9)。

在犹太人的传统中,流亡者从巴比伦归来被认为是未来流亡归来的预兆。启示录说,他的子民将从神秘的巴比伦聚集起来(启示录 17:5,18:1-4)。这可能代表着在末世,来自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将举行一次精神聚会;他们将回归对他们立约之神的崇拜。

根据传统,犹大省长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大祭司约萨答的儿子约书亚预示了将在弥赛亚时代建造以西结圣殿的弥赛亚(以西结书 40-47:12)。

这似乎很合适,因为一个弥赛亚人物的名字是“Yeshua”(“主是救世主”),也就是英文中的“耶稣”,另一个人物是所罗巴伯,意思是“生于巴比伦”。所罗巴伯这个名字可能描绘了耶稣以人类的身份来到人间。这也很合适,因为耶稣将既是他的王国的宗教领袖,也是政治领袖(希伯来书 4:14;以赛亚书 9:6;启示录 19:6)。

哈该现在向犹大叙述了他与他们立约的因果性质。上帝承诺,只要他的盟约子民遵循他的道路,他就会赐福给他们(申命记 28:14)。当然,这部分是自然的结果;彼此相爱、彼此服务的人们创造了一种既创新又富有成效的文化。但上帝也承诺要倾注他的神圣祝福。现在,哈该列举了犹大因不服从他们的盟约上帝耶和华而经历的五个不利后果。

耶和华描述了哈该时代犹大人民所经历的经济困难。这种困难的情况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以下五句话所表明的那样:

  1. 第一节是:你们种的种多,收的却少(第 6 节) 犹大人辛勤耕种土地。他们种了许多庄稼,但在收获时只收获了很少的庄稼。
  2. 第二句话描述了犹大收成不佳的结果: “你们吃,却不够饱” (第 6 节)。犹大人民因粮食短缺而挨饿。
  3. 第三句话谈到了人民歉收的另一个后果:你们喝酒,但酒量不够(第 6 节)。犹大人民几乎没有酒可喝。酒量很少。
  4. 第四句话从食物和饮料转到衣服:你们穿衣服,却不暖和(第 6 节)。上帝的子民有一些衣柜,他们穿上衣服。但他们的衣服不够,无法保护他们免受冬季寒冷的侵袭。这可能是因为衣服质量差或人们可用的数量不足。除了缺乏食物外,人们还缺少编织材料。
  5. 第五句话概述了犹大人民的经济状况:挣钱的人,挣来的钱财放在破洞的钱袋里(第 6 节)。这句话的意思是钱很快就没了;钱不够满足他们的一切需要。虽然人们工作赚钱,但他们的支出超过了收入。也许这是因为生活成本在上涨。这种通货膨胀有精神上的根源。它的发生是因为犹大人民没有把耶和华放在他们生活的首位。

也可能是人们对上帝圣殿的糟糕管理态度反映在他们的个人生活中,并且他们在使用资源时做出了糟糕的决定。

有经济需求的人自然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财务状况。但上帝会给他们相反的处方。他们的经济困境是因为缺乏慷慨。他们需要努力为他人工作,以便为自己获得更多。

也许这是因为当人们开始为彼此工作时,由此产生的合作会大大提高生产力。也许这也是因为上帝的祝福。无论如何,上帝会明确表示,解决他们经济匮乏的答案是将他们的优先事项重新集中在为上帝服务以及为彼此服务上。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