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弥迦书 1:2-7 含义

弥迦书第一篇演讲的第一部分(弥迦书 1:2 – 2:13)呼吁耶和华创造的一切,见证他对以色列全境的指控。随后,耶和华宣布了他对北国撒玛利亚的审判。

弥迦以尽可能大声的呼喊开始了第一条神谕,宣告“万民哪,你们都要听”(第 2 节)。本书的三篇讲道都以“听”的命令开头。万民这个词可能指的是地球上的所有人。

然后他呼唤大地和其上的一切,听着。这是在呼吁整个地球、其上的一切和其上的居民,注意即将要说的话。弥迦还说,要让主耶和华作证反对你们(第 2 节) 这里使用的语言是耶和华/上帝与以色列之间盟约的宗主/统治者对他在以色列和犹大人民中的附庸国提起的诉讼。

他被称为主神。这里的“主”一词(希伯来语“'ăḏōnāy”)有时译为“主人”,用来传达上帝对万物的统治权。 “神”一词(希伯来语“耶和华”)是他的立约名,意思是“存在者”(出埃及记 6:4-7)。因此,说话的人是“主耶和华”。

(再次使用“'ăḏōnāy”,“主人”)从他的圣殿中讲话时(第 2 节),诉讼(对你作证)就开始了。圣殿(希伯来语 hêkāl”)这个词在这里最好翻译为“宫殿”,因为这是一幅描绘一位至高无上的主从他在天上的皇家住所统治的画面。

因此,这个信息是针对两类受众——世界上未立约的人民和居住在主的应许之地的立约人民。

事实上,见证人最好要警惕,因为看哪,耶和华从他的居所出来了(第 3 节)。动词“出来”的时态(希伯来语“yōṣê”)暗示耶和华的行动将在不久的将来发生。他的居所指的是他在天上的圣所(见第 2 节)。他离开天上的宫殿的结果是,他将降临并踏在地上的高处(第 3 节)。

高地(希伯来语“bāmâ”)是指山顶,那里有供奉异教神的神殿,人们在那里进行异教崇拜(列王纪上 11:7)。耶和华践踏高地,是为了显示他的主权和优越性,超越人类为自己设计的任何神祇(申命记 33:29)

耶和华降临地球的结果是,群山在祂脚下融化,诸谷崩裂(第 4 节)。这里提到的可能与前面提到的异教高地相同,也可能是指普通的山。无论哪种情况,这都是耶和华对事物(如山脉)的统治权的生动描述,在我们眼中,这些事物是无法移动或改变的。山脉的融化可能是地震导致山体滑坡的生动描述。

主降临的另一个结果是山谷将裂开。这可能是一幅地球裂开巨大裂缝的画面,摧毁了山谷和山谷中的一切。这似乎展示了地球的隆起和重塑。这与以赛亚的宣告相似,主在审判中“地必震动离其本位”(以赛亚书 13:13)。

不仅犹大应该注意,全世界都应该注意,上帝将用火审判地球,消除一切邪恶(彼得后书 3:7)。

(高地)和(低地)这两个词构成了一种修辞手法,称为“分词法”,即用对立的事物来表达整体。在这里,弥迦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画面,即上帝即将到来的审判将深深影响到地球上的所有地方。

因此,由于祂的烈火存在,大地将像蜡在火中融化一样(第 4 节),另一个比喻是描述融化的山脉,就像水从陡峭的地方倾泻而下(第 4 节),这是山脉毁灭的第二个比喻。没有什么(甚至连一座山也没有)能够抵挡祂的到来,也没有什么能够抵抗祂。上帝最终将不可避免地终结邪恶,创造一个公义居住的新世界(彼得后书 3:12-13)。

所有这些自然破坏的原因是以色列不忠于与耶和华的约定。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因为雅各的叛乱(第 5 节)。叛乱(希伯来语“pesha”,通常翻译为“过犯” [诗篇 25:7;32:1])是指他们故意破坏与耶和华的约定(何西阿书 8:1)。雅各这个词指的是以色列的北国,这可以从下一行与以色列之家的对应关系中看出。

雅各的叛逆被进一步定义为以色列家的罪孽(第 5 节)。罪孽这个词(希伯来语“ḥaṭṭōwṯ”)传达了未达标或达不到标准的意思。总的来说,叛逆罪孽这两个词描述了一群有意识和故意违反耶和华的盟约法的人。叛逆罪孽这两个词在弥迦书中同时出现了四次(1:5;3:8;6:7;7:18)。

第 5 节的其余部分以诗意的方式描述了这种叛逆和这些罪孽的后果。它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第一个问题是雅各的叛逆是什么? (第 5 节)。

雅各这个词指的是以色列的北国。雅各的名字从雅各(“欺骗者”或“篡夺者”)改为以色列(“上帝胜过”)。这里以色列可能因其邪恶而被称为雅各;它未能履行上帝赋予的适当职责。上帝赋予以色列作为地球上所有国家的祭司的职责(出埃及记 19:6)。但以色列并没有履行其祭司职责,向其他国家展示更好的生活方式。这似乎推断出由于以色列没有履行其职责,整个地球都受到了影响。

对于“雅各的背叛是什么?”这个问题,弥迦的回答也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的——不是撒玛利亚吗? (第5节)。

当国王奥姆利(公元前 885 年 - 公元前 875 年)买下撒玛利亚山时(列王纪上 16:24),撒玛利亚城成为了北国的首都。当奥姆利买下它时,它还没有开发,但奥姆利和他的儿子亚哈将它发展成一座城市,并把它作为他们统治的地方。因此,它成为了政府和异教崇拜的中心。亚哈公然违抗耶和华和他的约,提倡崇拜巴力和其他异教神灵(列王纪上 16:30-34)。

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类似,是“犹大的高处在哪里?” (第 5 节)。高处可能是指异教偶像崇拜。答案以另一个问题的形式出现——这不是耶路撒冷吗? (第 5 节)。

隐含的答案是“是”,因为像北国一样,异教崇拜在南国的首都耶路撒冷举行。撒马利亚耶路撒冷两座城市代表着王国本身。这直接违反了上帝与以色列的契约/条约协议(出埃及记 20:2-6)。由于他们违反了契约/条约,其中规定的纠正措施现在将得到执行(申命记 28:15-68)。

由于北国中耶和华的盟约子民普遍崇拜偶像(列王纪上 14:22-24;何西阿书 4:14),他将使撒玛利亚在旷野变为废墟(第 6 节)。这是上帝与以色列的盟约/条约中规定的众多诅咒之一,如果他们不遵守条约规定的爱上帝和爱邻居的责任(申命记 28:52)。以色列选择了异教的剥削方式,而不是上帝爱邻居的方式(何西阿书 4:2)。因此,执法条款将很快颁布。

暗利和亚哈把撒马利亚建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但由于北国人民的异教叛乱,它的首都将变成荒芜的乡村。它将成为葡萄园的种植地(第 6 节)。它不再是一座城市;它将重新成为农田,这意味着它的政治和宗教权威将被废除。

因为撒玛利亚代表整个北国,所以这意味着整个北国都将遭受这场毁灭性的审判。这场审判发生在公元前 722 年,当时亚述摧毁了撒玛利亚,并驱逐了以色列人(列王纪下 17:5-6)。

为了确保彻底摧毁它,耶和华说他会把她的石头倒进山谷(第 6 节)。这些石头是用来建造墙壁和建筑物的,他会把它们全部倒进山谷。这将使她的地基裸露(第 6 节),因此撒马利亚(北国)的城市社会将消失。

随着城市社会的消失,撒马利亚也将失去异教信仰,因为那里所有的偶像都会被摧毁(第 7 节)。这将证明这些所谓的“神”无法保护自己或帮助他人。

事实上,她所有的收入都将被火烧毁(第 7 节)。她的收入(希伯来语“'etnanneyha”)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在全国各地的异教神殿工作的邪教妓女所赚取的工资。崇拜者会把金银带到异教神殿作为祭品,然后将其熔化并制成更多的偶像。更广泛地说,它可能指的是经济,其中大部分显然与异教剥削交织在一起。经济生产和贸易手段将被摧毁。事实上,以色列的人口主要被流放到亚述,撒马利亚被其他民族重新占领(列王纪下 17:23-24)。

耶和华的审判将导致她所有的偶像被毁坏(直译为“毁灭”)。耶和华的子民所造和崇拜的偶像将被亚述人熔化,并制成他们自己的偶像供他们崇拜。换句话说,耶和华将在他的子民中消灭一切异教崇拜。

撒马利亚既是北国的首都,又是异教崇拜的中心,她从妓女的收入中收取这些钱财(第 7 节),这意味着该国的大部分财富来自异教卖淫。异教(或邪教)卖淫对异教徒来说很重要,因为他们相信,如果他们模仿神的行为,他们就会得到神的恩宠。因此,一个男人为了保证神赐予丰收,会与庙妓发生性关系,因为他被教导说,异教的男神和女神之间是可以相互交配的。这句话“模仿是奉承的最高形式”在这里浮现在脑海中。

耶和华的审判是,他们将归于妓女的收入。政府不再收取庙妓的工资(祭品),而是与妓女在一起。支撑撒马利亚经济的腐败商业将崩溃。精英们胁迫、榨取和剥削的能力将终结(阿摩司书 4:1;何西阿书 5:10,6:9)。他们的政治权力将失败。

以色列人繁荣昌盛的源泉是耶和华,而不是异教神灵。他们对耶和华及其盟约的服从保证了祂的丰盛供给(申命记 28:1-14;29:9)。但他们却违背了与宗主/统治者上帝耶和华的盟约/条约。因此,现在将按照盟约的规定执行强制条款(申命记 28:15-68)。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