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弥迦书 4:9-13 含义

弥迦现在描述了未来弥赛亚王国建立之前会发生的四件事。

弥迦在第 1-8 节描述了主弥赛亚基督统治的未来荣耀之后,接着谈到了他那个时代的现实。在这一部分,包括第 5 章的第一节,他用三个预言描述了不久的将来会发生什么。它们都以“现在”这个词开头(第 9、11 节,5:1),将听众的注意力从遥远的未来引回到他们当前的处境,其中包括即将到来的入侵的确定性。

在第一个预言中,弥迦提出了几个反问。第一个是“你们为何大声呼喊?” (第 9 节)。 “你们”这个词是阴性单数,指的是耶路撒冷的一位年轻女子。“呼喊”这个词(希伯来语“ṯārî'î”)表达了在经历剧烈疼痛或痛苦时大声尖叫的意思(以赛亚书 15:4)。这是一个激烈的表达,直译为“你们为何大声呼喊?”

弥迦似乎在对犹太人讲话,就好像他们已经在巴比伦流亡了。这是一个一百多年后才会发生的命运。然而,弥迦用现在的语气问他们有关未来事件的问题,就好像它真的发生了一样。这提高了预言的确定性,即会有这样的流亡。以色列已经违背了与上帝的约定,纠正措施即将实施,正如上帝所承诺的,也是他们所同意的。

接下来的两个问题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他问人民:你们中间难道没有王吗?你们的谋士死了吗?从人的角度来看,当国家被掳时,人民不会有自己的国王。以色列王是耶和华所膏立的统治者,负责在耶和华的指导下领导人民。弥迦再次将未来事件说成是现在的现实,以提高它一定会发生的确定性。

这些问题旨在提醒人们他们的神圣君王和顾问(以赛亚书 33:22、44:6、9:6)。他仍然在他们中间,他为他的人民制定了一个计划。先知肯定地谈到了未来,那时人类的君王和顾问都会消失,因为他们被流放并被外邦巴比伦人统治。但他们的神圣君王仍然坐在宝座上。

据说,失去国王/顾问痛苦笼罩着耶路撒冷,就像分娩的妇人一样。犹太人在走向异国他乡、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被俘虏和虐待的经历给他们带来了难以忍受的身心痛苦。弥迦将这一未来事件描述为当前的现实,表明它一定会发生。

这些问题可能旨在羞辱犹太人,让他们相信耶和华才是他们真正的君王和顾问(以赛亚书 9:5),在惩罚他们的罪孽之后,他会将他们从流放中解救出来,让他们重返应许之地。在每种情况下,这都将根据以色列与耶和华的约定/条约。他们与宗主(统治者)上帝的约定/条约规定,他们将因不服从而被流放(申命记 28:41)。它还规定,在他们悔改之后,上帝会让他们重返应许之地(申命记 30:3)。

在问犹太人为何像产妇一样哭泣之后,耶和华似乎命令他们扭动身体,努力生产(第 10 节)。锡安之女(耶路撒冷和犹大南部王国的居民)因此会像产妇一样

他们痛苦和恐惧的原因是他们注定要被流放。流放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他们将被俘虏者强迫离开城市。其次,他们将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住在田野里(在空旷的乡村扎营)。第三,他们将前往目的地巴比伦(以赛亚书 39:6;耶利米书 20:4-6)。

他们要去巴比伦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弥迦的时代,巴比伦并不是该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亚述才是。但主耶和华知道,巴比伦很快就会成为古代近东地区的霸主,它将成为他审判他子民的工具。

另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是,弥迦宣告你们将在那里(即巴比伦)得救。得救(希伯来语“tinnāṣêlî”)一词的意思是“被解救”或“被拯救”。耶和华将亲自拯救他的子民(耶利米书 29:10-12)。他们需要为自己的罪孽接受审判(以赛亚书 48:18-20),但之后他会带他们回到应许之地。

犹太人的拯救或救赎可能有几种实现。一种是拯救犹太人脱离撒旦通过其代理人哈曼消灭他们的企图,如《以斯帖记》所述(以斯帖记 3:6;7:10)。另一种可能是上帝打算在他的子民居住在巴比伦时对他们行善(耶利米书 29:11)。这可能包括在巴比伦,犹太人开始用他们的思想崇拜,因为他们不再有圣殿,以及在犹太教堂聚会的传统的发展。但它肯定包括上帝拯救他们脱离流放的承诺。

他们在巴比伦住了一段时间后,耶和华在那里救赎你们脱离仇敌之手。耶利米预言犹大将服事巴比伦七十年(耶利米书 25:11)。波斯王居鲁士统治期间,以斯拉开始带领犹太人返回犹大(以斯拉记 1:1)。

敌人这个词是复数,可能是指以色列的许多敌人,巴比伦就是他们的代表。尽管如此,耶和华还是会救赎(希伯来语“yiḡ'ālêḵ”,“报仇”,“成为亲戚救赎者”,如路得记 2:1 中所述)他的子民,让他们重返故土。以斯拉带领的回归只是部分实现。更大的实现还在后头。

尚不清楚这个预言何时会完全实现(使徒行传 1:7)。巴比伦可能代表以色列历史上的所有敌人,以及世俗王国的精神(启示录 17:5)。截至撰写本文时,以色列的全面复兴和敌人的彻底毁灭似乎仍是未来的事情。这将在弥赛亚王国建立时发生(启示录 20:6)。

本章最后三节包含另一个预言。与前两节(9-10)一样,它描述了现在将要发生的事情(第 11 节)。这似乎仍然指未来事件,其确定性与现在正在发生一样。巴比伦不是侵略者,而是许多国家聚集起来攻击你指的是耶路撒冷,可能是指当时亚述军队中来自不同民族的雇佣兵。然而,这里的许多国家似乎更有可能是指几个世纪以来甚至未来一直是以色列敌人的国家。

在末世,地上的列国将聚集攻击耶路撒冷(启示录 19:19)。圣经说地上的灾祸就像“产难”(罗马书 8:22)。看来对耶路撒冷和上帝子民的攻击将不断升级,然后在末世达到高潮。在每种情况下,上帝都会成为他们的保护者,并将他们从敌人手中拯救出来

这里的画面似乎是一座孤立的耶路撒冷,它的敌人聚集在一起,对抗上帝的盟约之民。这座城市似乎被孤立了,没有帮助,也没有希望。这些国家嘲笑他们的处境,说: “让她被玷污吧,让我们的眼睛在锡安上幸灾乐祸吧。”被玷污就是被“玷污”,所以他们希望“锡安之女”被玷污和毁灭。他们希望这种情况发生,这样他们就可以幸灾乐祸(字面意思是“看到”)锡安人民的屈辱……

这些国家认为自己比耶和华的子民优越。他们可能还认为,由于耶路撒冷即将被摧毁,他们的神比耶和华更强大,使他们比锡安更优越。这与启示录 19 中的画面一致,其中似乎地球上的所有国家都联合起来对抗耶路撒冷(启示录 19)。

然而,他们却遭遇了残酷的现实,因为他们不知道的想法(第 12 节)。他们也不明白祂的目的目的这个词(希伯来语“'ăṣāṯōw”)也可以翻译为“计划”。他们没有主的视角来看待祂将要做的事情。他们不明白,他们只是被用作审判以色列的工具,而不是被高举在他人之上。

相反,耶和华把他们聚集起来,像禾捆聚集到禾场上一样。就像谷物被打碎放在禾场上一样,列国将被毁灭(撒迦利亚书 14:12-15)。

鉴于此,耶和华命令锡安民哪,你起来打禾稼(第 13 节)。他命令耶路撒冷和锡安的人民起来,号召发动圣战(《民数记》10:35f)。在这里,他的人民将打禾稼。

然而,他们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做到这一点。耶和华亲自装备他们,赋予他们力量,使他们赢得战斗。耶和华用母牛的形象描述了他装备耶路撒冷(锡安之女,第 8 节)战胜敌人的过程。首先,他承诺我将使你的角变成铁是力量的象征(申命记 33:17;撒母耳记上 2:1),耶和华将角变成,赋予他们压倒性的力量,使他们取得胜利。其次,他说我将使你的蹄变成铜,保护它们在战斗中不失足。

主赐予人民力量的原因是让他们能够粉碎许多民族。几十年来,几个民族已经击败了以色列人。现在,在主的帮助下,他们将粉碎各国。这可能指的是启示录 19,那时耶稣将回来,亲手击败以色列的敌人(启示录 19:11-21)。

当神拯救以色列时,他们会把不义之财献给耶和华在击败敌人之后,他们会把敌人从他们的征服中夺来的战利品献给耶和华。献祭(希伯来语“wəhaḥăramtî”)这个词的意思是将某物从人们的日常使用中排除出来,并将其献给特殊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掠夺战败的民族,并将他们的财富献给全地的主。这节经文最后一句中使用的“主”这个词是希伯来语“'ăḏōwn”,意思是“主人”,强调祂对全地的统治权。

由于这些事件尚未发生,这可能指的是未来的哈米吉多顿战役(启示录 16:16;19:19-21)。在那里,耶和华将战斗并让以色列获得胜利。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