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撒迦利亚书 2:1-5 含义

在第三个异象中,撒迦利亚看到一位测量员正要标出耶路撒冷的边界,准备重建城墙。然而,一位天使追赶测量员,告诉他不要测量,因为将来耶路撒冷将成为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受到上帝的保护。然后,耶和华宣布,他将成为城市边界周围的火墙,保护它免受敌人的侵扰。

在前一章中,撒迦利亚看到了两个异象。第一个异象中,他看到一个骑着红马的人带领着一队天上的骑士巡逻。通过这个异象,耶和华表达了对耶路撒冷的热情和怜悯,但对压迫他人民的外邦国家却表现出愤怒和审判。

在第二个异象中,撒迦利亚看到四角(外邦)驱散犹大,还有四个铁匠(不同国家)来恐吓四角。通过这个异象,耶和华解释说,相继而来的国家将击败压迫犹大的国家。本章包含撒迦利亚的第三个异象,随后是劝诫的话。

在描述他的异象时,先知首先说,我举目观看(第 1 节)。这个惯用语表明撒迦利亚专注于前一个异象的所有图像,直到另一个图像引起了他的注意。因此,这个表达标志着叙述中一个新单元的开始。先知举目观看有一人手拿准绳(第 1 节)

在古代近东地区,人们经常使用测量线来测量建筑工地,并在开始实际工作之前做好准备。这是建筑过程的第一步(耶利米书 31:39)。因此,撒迦利亚一看到测量员,就立刻知道建筑工程很快就会开始。但他不知道工程在哪里。于是,他测量员,你要去哪里?测量员对他说要去量耶路撒冷,看看它有多宽,有多长(第 2 节)。

耶路撒冷城是南国犹大的首都。它是上帝临在的地方(诗篇 9:11;撒迦利亚书 8:3)。在以赛亚书中,它被称为“圣城”(以赛亚书 52:1)。它是上帝将永远建立的一座城市(诗篇 48:8;启示录 21:10-11)和保护的一座城市(诗篇 46:4-5)。不幸的是,犹大人的不顺服导致上帝通过一支外国军队惩罚他们。因此,巴比伦(迦勒底)国王尼布甲尼撒和他的军队于公元前 586 年摧毁了耶路撒冷城,

“护卫长所带领的迦勒底全军就拆毁了耶路撒冷四围的城墙。城里所剩下的百姓和已经投降巴比伦王的人,以及其余的百姓,护卫长尼布撒拉旦都掳去了。”
(列王纪下 25:10-11)

由于巴比伦人在七十年前摧毁了耶路撒冷,归来的流亡者社区需要重建它(以斯拉记 2:1)。因此,在他的异象中,撒迦利亚得知一个年轻人准备勘察耶路撒冷,看看它有多宽、多长(第 2 节)。这项勘察将有助于犹大人在计划重建这座城市时做出适当的决定。

但在该人开始勘察之前,他收到了一条重要信息。撒迦利亚解释说,看哪,与我说话的天使出去了(第 3 节) 经文告诉我们,撒迦利亚正在与一位天使互动。在圣经时代,天使不仅传递来自上帝的信息,还解释其含义并回答有关问题。这种现象的一个例子是在但以理书中,天使加百列为他解释了一个异象(但以理书 8:16)。在撒迦利亚书中,天使也会为先知解释异象。

当撒迦利亚的翻译天使出去时,另一位天使出来迎接他(第 3 节)。第二位天使有紧急的信息要传达。因此,他对撒迦利亚的翻译天使快去,告诉那位要勘察耶路撒冷的年轻人(第 4 节)。

翻译为奔跑的希伯来语动词是“rûṣ”。它表示快速而有目的的运动,具有紧迫的动机。在撒迦利亚书中,翻译天使追赶年轻人,毫不拖延地向他传达信息。他要告诉他不要费心测量,因为耶路撒冷将没有城墙而有人居住(第 4 节)。这意味着这个年轻人正在测量耶路撒冷的城墙,也许是为了评估修复被巴比伦人摧毁的城墙需要多少钱。

在古代,人们会在城市周围建造城墙,以保护城市免受外人的侵扰(《申命记》第 28 章第 52 节)。这些城墙的地基厚度可达 33 英尺,如果可能的话,甚至可能达到基岩。它们的高度也差不多,大约 30 英尺。

因此,在经常充满敌意和威胁的环境中,城墙为居住者提供了安全和幸福感(撒母耳记下 5:6;诗篇 48:12-13)。这就是为什么大卫城可以夸耀自己拥有如此坚固的城墙,甚至盲人和跛子都可以保卫它(撒母耳记下 5:6)。相反,没有城墙的城市很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正如以西结书所显示的(以西结书 38:11)。

在我们的经文中,我们了解到耶路撒冷有一天会变得足够安全,就像一片开阔的土地。由于城内人口和牲畜众多,所以城外没有城墙(第 4 节)。也就是说,城内的人口会非常多,以至于无法容纳一座有城墙的城市。

上帝会将祂丰沛的祝福倾注在耶路撒冷,使它超越边界。但在撒迦利亚时代,耶路撒冷的居民仍会问:“我们如何保护这座城市免受外人的侵扰?”先知用第一人称代词来报告主的答案,告诉人们,即使将来耶路撒冷没有城墙,它仍然会得到丰沛的保护:耶和华说:“我必作耶路撒冷四围的火墙” (第 5 节)。

“我,耶和华宣告”这个短语中的代词“我”在希伯来语文本中是强调性的。在这里使用它表明耶和华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拥有一切知识、智慧和力量(申命记 32:39)。他的存在足以保护耶路撒冷。虽然人类建筑师会努力建造城墙,但耶和华宣称他会看守它,并将成为它周围的火墙

在旧约中,这个词经常用来描述上帝的存在。例如,上帝从燃烧的灌木丛中对摩西说话(出埃及记 3)。同样,他在西奈山顶以烈火的形式出现在以色列人面前(出埃及记 24:17)。圣经将上帝描述为“烈火”(希伯来书 12:29)。因此,火墙这个短语是一个象征上帝存在和保护的隐喻。

归来的流亡者群体终有一天会过上和平的生活,因为耶和华会保护他们。耶和华就像一道火墙,会在耶路撒冷的敌人伤害这座城市之前将他们消灭,因为他是不可战胜的。这个事实让读者想起了诗篇中的一句话:“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守望的人就枉然警醒”(诗篇 127:1b)。当耶稣回来击败那些显然正在进攻耶路撒冷摧毁它的列国军队时(启示录 19:11-20),我们可能会在启示录中看到这一场景的未来表现。

巴比伦人之所以能在公元前 586 年摧毁耶路撒冷及其城墙,是因为上帝撤回了祂的庇护(以西结书 10:18-19)。但将来,上帝应许祂将住在耶路撒冷中间,保护这座城市免受任何可能的入侵者的侵害。此外,上帝将在他们中间彰显祂的存在和威严。正如祂所说,我将成为她中间的荣耀。这里的荣耀一词很可能是指主的直接存在的强大表现。这个预言似乎展望了上帝准备新天新地的那一刻,祂将亲自居住在其中,带着无遮无掩的荣耀。谈到这个新天新地,使徒约翰写道:

“我未见城内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那城内又不需要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
(启示录 21:22-23)

由于“上帝的荣耀”将在新地球上充分出现,并照亮整个地球,这似乎符合撒迦利亚在本章中的愿景。

本节介绍的撒迦利亚的第三个异象描绘了上帝圣约子民未来的祝福。这些预言也可能全部或部分地在耶稣在地上统治的一千年期间实现(启示录 20:4-6)。

有一天,神会祝福祂的子民,使他们平安地居住。祂会住在他们中间,照顾他们。那时,敌人将不再对他们构成任何威胁。因此,他们不会再有恐惧。他们将永远享受他们立约之神的同在。阿门。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