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民数记 13:21-24 含义

民数记 13:21-24 概述了探子在迦南的活动。他们听从摩西的吩咐,在旷野和山区进行侦察。他们还按照摩西的要求带回了一枝葡萄。

十二个探子接到摩西的指示后,便上去侦察,从寻的旷野一直到利合,即哈马口(第 21 节)。寻的旷野是加低斯和迦南地之间的一片沙漠地带。它包括应许之地的最南端(见地图)。

他们一直行进到利合,即哈马口利合的确切位置不详,但哈马口地区可能是加利利海以北的一片地区,包括黎巴嫩南部和叙利亚的部分地区。这片地区构成了这片土地的最北端。

加低斯和利合之间的距离可能约为 150 英里(或约 240 公里),往返距离约为 300 英里(或超过 480 公里)。因此,探子探索的区域相当大。

他们的旅程始于加低斯,第一段是他们上到南地(第 22 节)。在南地的北边,他们来到了希伯伦。希伯伦是一座大城市,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防御工事。这里提到希伯伦意义重大。这里是亚伯拉罕居住的地方(创世记 13:18),也是他从耶和华那里得到土地应许的地方(创世记 13:14-18)。这里也是他和以色列其他族长埋葬的地方。在大卫王统治期间,希伯伦成为一个重要的地方。希伯伦是大卫第一次被宣布为犹大王的地方(撒母耳记下 2:4)。

然而,在摩西时代,这里是亚衲族的后裔亚希幔、示筛和沓买的居住地亚希幔、示筛和沓买是亚衲族的儿子(约书亚记 15:14)。这些亚衲族的后裔(第 33 节中称为尼非利人)是居住在希伯伦周围地区的一个身材高大的部落(申命记 9:2)。

在括号中,摩西提到希伯伦建城的时间比埃及的琐安早七年琐安,又名塔尼斯,是埃及东北部尼罗河三角洲的希克索斯人建造的一座城市。希克索斯人在公元前 1730 年左右征服了埃及的这一地区。虽然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不太明显,但它确实表明希伯伦是一座古老的设防城镇,已经存在了三百多年。它将成为迦勒的领地(约书亚记 14:13-15),后来大卫从希伯伦统治犹大(撒母耳记下 2:11)。

他们接下来探索的地方是以实各谷(第 23 节),位于希伯仑以北、迦南以南,死海西岸。显然,那里农业发达,尤其是葡萄园,因为他们从那里砍下了一根只有一串葡萄的枝子。这正是摩西的指示。这根枝子显然太大,一个人抬不动,所以他们就用两个人的杠子抬着。除了那串葡萄,他们还带回了一些石榴和无花果。这些东西是令人信服的、确凿的证据,证明这片土地非常肥沃、物产丰富。

摩西随后解释说,那个地方之所以被称为以实各谷,是因为以色列人从那里砍下了那串葡萄(第 24 节)。以实各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是“串”或“一束”。山谷(希伯来语“nakhal”)有时在某些英文版本中被翻译为“wadi”。它指的是可以称为“河谷”的地方。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