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民数记 6:22-27 含义

民数记 6:22-27 包含许多人称之为“亚伦祝福”的内容。它也被称为“祭司祷告”。它表达了祭司们希望主赐予他的子民恩惠的愿望。它表明祭司是主子民祝福的源泉。

有些人认为这是“旧约中的主祷文”。

下一条律法的开头与之前的律法一样——耶和华对摩西说(第 22 节)。它开启了一个新的思想单元。然而,这条律法是针对祭司的,说明摩西要如何对亚伦和他的儿子说话(第 23 节)。这条律法的主题是摩西需要教导祭司如何祝福以色列人

祝福本身在第24至26节。它由三行组成,具有以下特点:

  • 每一行都比前一行长。第一行(第 24 节)有三个希伯来语单词。第二行(第 25 节)有五个希伯来语单词,第三行(第 26 节)有七个希伯来语单词。
  • 甚至每行希伯来字母的数量也很有趣。第一行有 15 个字母,第二行有 20 个字母,第三行有 25 个字母。这种精确度显示了这篇祷告的美妙优雅。
  • 每行都有两部分。
    • 第一部分是向主请求执行某项行动。每个请求都采用希伯来语祈求形式,用于表达愿望或愿望。在这里,祭司的请求是请求主为他们采取行动。它们可以翻译为“愿主……”。
    • 每行的第二部分指定了该行第一部分所请求操作的期望结果。

第 24 节是第一行。它是三行中最概括的一行。它写道:

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第 24 节)。

蒙福就是得到好东西。这里,求主赐福他的子民,也就是求主赐予有益的东西。这里的“你”是单数,表示祝福适用于圣约团体中的每一个人。

诗行的第二部分是请求耶和华“保守”他的子民。保守这个词(希伯来语“shamar”)也可以翻译为“守卫”或“守望”。这里的想法是,耶和华的祝福将保护他的子民。

第二行问:

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第 25 节)。

耶和华的面容彰显了他的存在。因此,这表明这是祈求上帝同在。他的面容照耀他的子民,也意味着上帝对他们感到高兴(撒母耳记上 14:27)。同样, “你”表示这适用于以色列的每个人。

上帝的恩惠赐予他们光明、生命、保护他们免受邪恶侵害以及复兴(诗篇 80:3、7、19)。相反,当耶和华掩面时,他显露了自己的愤怒(见申命记 31:17-18;诗篇 30:7)。

第二行的第二部分请求主怜悯你

耶和华使他的面容“发光”的另一个结果是赐予他的恩典或恩惠。当耶和华使他的面容发光时,他的子民就得到了他的恩惠。祭司祈求耶和华使他的面容照耀人民,就是祈求耶和华看到人民并恩惠他们的行为。

上帝与以色列的契约规定了上帝对以色列的期望,以色列人必须服从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恩惠。但人类总是会犯错。因此,上帝的恩惠永远是一种仁慈的行为。这个祷告承认没有人可以向上帝要求任何东西;他的恩惠永远是一种仁慈的行为。

第三行包含第三个祝福,要求:

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第 26 节)。

这里翻译为“面容”的词与第 25 节中翻译为“脸”的词相同。耶和华抬起他的面容(字面意思是“抬起他的脸”)是为了关注以色列。关注他们,也许就像一位保护性的父母、一位牧羊人对他的羊群、或一位保安看管他所负责的人一样。这是为了给耶和华的子民带来极大的安慰,让他们知道上帝在看顾他们,他们可以安息在他的拯救、供给和保护之中。

在主的护佑下安息所带来的安慰会带来平安。“平安”一词(希伯来语“shalom”)不仅意味着没有冲突。它指的是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以及它们的全部。它是生活和人际关系各个方面的完美和谐。新约中的“正义”一词传达了同样的基本思想。它是所有部分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实现设计者的目的。

因此,“shalom”/和平是每个人的满足。真正的满足源于精神上的满足,一种超越今生的满足。

这就是祭司们要为以色列人祈祷的。

可以说,这种满足/和平(“shalom”)是此祷告中向主所请求的一切的结果:

  • “保守”(即看守)他的子民(第24节),
  • 使他的脸“照耀”他们,赐下他的恩惠(第 25 节),
  • 用他保护的目光“抬起头来”来牧养他们(第 26 节)。

得到上帝的存在和保护以及得到他的恩惠对于我们的和平/“shalom”和我们作为人类的满足至关重要。

有些人注意到这个祷告中的两个关键点是“恩典”(恩惠)和“平安”,并合理地得出结论,保罗在他的书信中的问候是基于这些话(参见哥林多前书 1:3、哥林多后书 1:2、加拉太书 1:3 作为例子)。

第 27 节总结了祭司的祝福。它说,如果祭司向以色列人求我的名,我就必赐福给他们(第 27 节)。

翻译为“祈求”的词(希伯来语“sim”)通常被译为“制造”、“放置”、“设置”或“安置”。因此,该行的第一部分可以读作“这样他们就会将我的名字放在以色列子民身上”。

短语“呼求我的名”或“立定我的名”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当祭司称耶和华为以色列人的神时,他就会赐福给他们。也可能是,当祭司遵照神的命令祈祷时,他们就是在呼求他的名来赐福他们。

旧约祭司为耶和华的盟约子民祈祷的这个祷告,适合新约中的任何信徒为任何其他信徒祈祷。新约信徒都是主的祭司,因为每个信徒都可以通过基督直接接近上帝(希伯来书 10:19-23)。正如耶和华是以色列祝福的源泉一样,他也是他教会祝福的源泉。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谈到了祝福(马太福音 5:3-11)。在“八福”中,耶稣陈述了他的追随者可以通过实践一系列内在态度而得到祝福的多种方式。诗篇 188:25f 传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完全依靠主的人会得到祝福,当耶稣凯旋进入耶路撒冷时,四本福音书都引用了这节经文(马太福音 21:9、23:39;马可福音 11:9;路加福音 13:35;约翰福音 12:13)。这些经文表明上帝会祝福或奖励那些顺从他的人(哥林多后书 5:10)。

但这里似乎还有另一个原则在起作用,即当当局为他们服务的人祈祷时,主承诺会保佑他们。

耶稣是我们的大祭司(希伯来书 4:14)。他为所有追随者祈祷,祈求上帝保佑他们,让他们以他的名义行事(约翰福音 17:11)。我们可以期待上帝听到并回应他的祈祷。

似乎每个父母都有机会祈求上帝保佑他们的孩子,每个领导者都有机会祈求上帝保佑他们照顾的人。这样的祈祷并不否定每个人在上帝面前的个人责任。然而,很明显,上帝确实会保佑那些接受这种祈祷的人。这两种说法都是真实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但从人类的角度来看,上帝是自相矛盾的(有关更多信息,请阅读我们的《棘手话题解析:创始悖论》)。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