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申命记 13:12-18 含义

摩西命令以色列人摧毁整座因屈服于假先知的诱惑而陷入偶像崇拜的城市。

第三种情况至少在两个方面与前两种情况不同。前几节(申命记 13:1-5 和申命记 13:6-11)规定了如何惩罚单个叛徒,而本节(第 12-18 节)则涉及对陷入偶像崇拜的整个城市的惩罚。前几节给出了避免叛教蔓延的预防措施,而本节规定了叛教成功蔓延到整个城市时应采取的必要步骤。

故事的开头是,有人听说在耶和华你神赐给你居住的一座城市里发生了一件不祥的事(第 12 节)。申命记是摩西临终前的最后一次讲话,他将领导权移交给约书亚,约书亚将带领以色列人在神的帮助和援助下征服应许之地,占领现有的迦南城市。这个场景涉及整座城市,而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以色列人必须明智行事,因为谣言与耶和华他们的神赐给他们居住的一座城市有关。

摩西告诉以色列人,如果他们听到有人说你们中间出去了一些匪类,迷惑了本城的居民” ,他们就应该仔细调查这一指控。翻译为匪类的短语(希伯来语“benei beliyaʿal”,“彼列之子”)是指没有道德价值的人。它与箴言 6:12 中的恶人用法相似。这些人可能是从以色列人中间出去的,他们迷惑了本城的居民我们去侍奉别的神吧”。就像第 2 节和第 6 节中说的,这些是你们不认识的神。这又是指异教迦南神和他们所纵容的剥削行为,而以色列人还没有经历过这些。

如果听到这样的谣言,那么人们就应该进行彻底的调查、搜索和询问,以确定这个谣言是否属实。上帝的子民不应该根据谣言采取行动,也不应该妄下结论。相反,他们应该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对事实进行彻底、完整的调查。

调查(希伯来语“dārash”)可以表示向上帝寻求知识或建议(创世记 25:22;耶利米书 21:2),但此处可能用来指法医调查。搜寻(希伯来语“ḥāqar”)也可以表示“调查”或“获取信息”(约伯记 5:27),在这种情况下,它恰当地指全面调查以查看谣言是否属实。彻底询问(希伯来语“shā'al”)通常用于人们向上帝寻求或不寻求指导(撒母耳记上 23:2)。此处可以这样使用,即寻求真相——既包括指控是否准确的真相,也包括上帝行事方式的真相。

摩西随后解释了如果这是真的,并且事实证实了他们中间发生了这种可憎之事,该怎么办。“可憎之事”(希伯来语“tō'ē̄bâ”)一词表示在耶和华眼中在道德和宗教上令人憎恶或邪恶的事物(或人)。它可以指不洁或不纯洁的事物;换句话说,任何不符合上帝圣洁要求的事物(申命记 7:25,14:3)。

一旦事情解决,可憎之事得到确认,摩西告诉人民一定要用刀剑击杀该城的居民(第 15 节)。人民要向犯罪的城市宣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需要进行如此彻底和完整的调查——调查是内战的前奏。

在希伯来语文本中, “必定击杀”这个短语具有强调性。耶和华(通过摩西)告诉他的子民,他们“一定要”杀死居住在城中、用异教崇拜代替了对宗主耶和华的崇拜的人们。还请注意,这里的处决方式是用剑刃,而不是像本章前面那样用石头砸死(第 10 节)。以色列人应该将犯下罪行的城市视为外来侵略者,试图推翻他们的国家,并将其消灭。与本章中的其他两项规定一样,这与人民同意与上帝达成的契约相一致(出埃及记 19:8;24:3)。不服从契约将导致整个国家的毁灭,因此采取这种内战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其他部分。

杀死城里的所有居民只是审判的一部分,最终会彻底摧毁这座城市。希伯来语中表示彻底摧毁的单词是“ḥērem”,意思是“禁止”。它指的是彻底毁灭,因为愤怒的对象处于上帝的审判之下。申命记 7:2 中用这个词来指代以色列人对迦南城市所做的事情。因此,如果一座城市崇拜异教神,他们对以色列的威胁与迦南城市一样,也有可能遭受同样的神圣审判。这与上帝的断言一致,即如果以色列人遵循迦南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也会遭受同样的审判(申命记 8:19-20)。

人民还被命令用刀剑毁灭城内的一切和牲畜。杀死牲畜很重要,因为耶和华和异教崇拜之间不能有任何联系。这也消除了利用这一规定作为诡计来窃取较弱城市财产的动机。内战只能作为保卫国家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剥削的手段。牲畜被认为是某人财富的一部分,耶和华不希望人民在执行耶和华的审判时让自己致富。

除了摧毁整座城市及其牲畜外,以色列人还被告知要把所有的战利品都聚集在广场中央(第 16 节)。完成后,他们要用火焚烧整座城市和所有战利品,作为献给耶和华你神的燔祭。整座城市及其所有物品都要被彻底焚烧。这是为了向耶和华你神献上燔祭。不仅要摧毁人民的财产,还要摧毁整座城市本身。同样,这消除了滥用这一规定以将剥削性内战披上道德外衣的物质动机。

整个燔祭这一短语在希伯来语文本中没有出现。新国王詹姆斯译本中将其字面意思是“用火完全烧尽”。然而,燔祭的含义在于,这是献给耶和华你的上帝的,就像燔祭一样。

对这座城市和其所有内容的彻底摧毁是为了让它将永远成为一片废墟,并且永远无法重建

摩西进一步告诉以色列人,不要从城里带走任何东西,他说, “凡被取缔的,什么都不可留在你们的手上” (第 17 节)。“取缔”(希伯来语“ḥērem”)这个词也用在第 15 节中,它的基本意思是“献祭之物”、“被禁止之物”,它带有彻底毁灭的意思。这些东西不得留在(希伯来语“dābaq”、“粘在”、“依附”)任何以色列人的手中,这意味着任何人都不应该从耶和华的审判中获利,并将任何这些东西留给自己。

以色列人不保留任何要烧毁的物品,是为了使耶和华不再发怒。上帝的怒火是他的属性,他憎恨罪恶并相应地处理罪恶(申命记 9:7-8;列王纪下 22:13)。上帝的愤怒与他的盟约有关,当他的盟约子民崇拜其他神时,他的愤怒多次燃起(列王纪上 14:9、15;16:3;列王纪下 21:6 只是几个例子)。

除了平息他的烈怒之外,宗主耶和华还承诺向他的盟约子民施予怜悯。翻译为施予怜悯的动词(希伯来语“raḥāmîm”)和翻译为怜悯的动词(希伯来语“riḥam”)来自同一个希伯来语动词“reham”,表示对某人表示仁慈或恩惠的品质。从字面上看,经文是“他 [上帝] 将给予你怜悯,并将怜悯你。”如果以色列人正确地执行审判,而不是为自己谋取利益,上帝就会向他们施予怜悯。他们会寻求宗主国王的奖励,而不是通过剥削同胞以色列人来寻求奖励。

诗篇作者大卫将宗主上帝描述为敬畏他、遵守他诫命之人的慈父(诗篇 103:13)。申命记 13 章中也有同样的想法。上帝会通过摧毁背叛的整座城市来向服从他的人表示怜悯或同情。上帝还会增加服从他的以色列人的数量,正如他他们的祖先发誓的那样。人口增长是一种祝福(现在也是),也是上帝对族长的承诺之一(创世记 12、15 和 26)。

第 18 节总结了这一部分。如果以色列人听从 的声音 他们的(第 18 节)。这里的聆听包括服从神所说的话。特别是,耶和华宣告,这包括遵守我今日吩咐你的一切诫命,行耶和华你神眼中看为正的事。

上帝与他的子民之间达成的契约规定,任何形式的对迦南诸神的崇拜都是对第二条诫命的违反,因此是严格禁止的。任何进行异教崇拜的人都将被处死。这将清除应许之地的癌症,从而导致审判,并为人民带来祝福。服从上帝的话语会带来他的怜悯、恩典和同情。其中很多都是非常实际的。服从上帝的命令去服务和爱他人,会形成一个和谐而富有成效的社区。相比之下,迦南人的异教习俗导致了剥削,从而导致了各种形式的死亡。

新约教会还教导信徒要小心虚假的教导。许多人进入教会,试图将异教观念带入上帝子民之中,这是不可避免的。在新约中,基督徒被命令要远离假教师(约翰二书 9-11)。死亡是分离;流放是死亡的一种形式。新约信徒并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国家契约,因此没有像申命记中那样的民事法律形式。但原则依然存在。新约告诉我们,任何教师(先知)的“果实”都要彻底检查。如果他们的果实不好,那么他们就是假的,不应该听从。新约检查果实的指示既适用于教师,也适用于我们自己。新约信徒没有被指示去检查他人“看他们是否得救”。 有关检查果实的进一步阅读,请访问我们对加拉太书 5:17-21、5 :22-26的评论。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