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申命记1:26-33 解释

摩西继续叙述他们出埃及的历史。由于不信靠耶和华,以色列人违背了上去得那地为业的命令。他们拒绝得神所赐的为业。

不管探子的陈述如何—耶和华─我们的神所赐给我们的是美地—百姓竟违背了耶和华之上去并以迦南地为业的命令。尽管在那个时候有好的报告、神的应许和祂的信实,百姓却依然选择关注恐惧的消息。他们自己的帐棚内发怨言并焦躁,说迦南的民比他们又大又高。他们进一步焦虑城邑又广大又坚固,高得顶天,并且他们在那里看见亚衲族的人。亚衲的子孙是高大且好战的人(民数记13:33;申命记2:10;9:2)。摩西强调以色列人的悖逆是由于他们不信靠耶和华。他们有好的报告,却选择关注那些恐惧的事情。

摩西对他们叙述自己的告诫。那时他告诉他们,"不要惊恐,也不要怕他们。"摩西提醒以色列那时神所为他们争战的一切战役,说,"在你们前面行的耶和华你们的神必为你们争战,正如他在埃及和旷野,在你们眼前所行的一"。神不仅在百姓住在埃及时为他们争战;当他们在沙漠中漂流时,祂也保护了他们。正如摩西所说的,"你们在旷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见耶和华─你们的神抚养你们,如同人抚养儿子一般,直等你们来到这地方。"

以色列就像孩子一般被抚养,一直到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在无知中很难跟随神了。既然他们知道很难(因为探子的报告),他们的恐惧使自己的心消化

以色列人坚持认为耶和华恨他们,想将他们交在亚摩利人手中,而不是藉着信心来相信。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君主(统治者)神,要拒绝祂的附庸作为盟约伙伴。这与神自己的话语相冲突,就是祂打算让以色列成为祂"万民中作属自己的子民,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出埃及记19:5-6)。百姓已经忘记神如何如鹰般将他们背在翅膀上,为要将他们带来归祂自己(出埃及记19:4)。因此,他们开始怀疑祂的大能。

这样的不信导致以色列人询问,"我们上哪里去呢?"这个反问句的作用是显示百姓在多大程度上失去进入并征服应许之地的所有希望。这个绝望的原因,再次是因为以色列人从探子那里听到,住在迦南的人比他们又大又高,城邑又广大又坚固。除了所有这点之外,探子也在那里看见亚衲族的人,他们的祖先可以被追溯到亚巴的儿子亚衲(申命记2:10;约书亚记15:13)。尽管有令人印象深刻之亚衲族的形象或迦南人的身材,摩西依然继续鼓励百姓,告诉他们不要惊恐也不要怕他们,因为战争属于伟大的战士Yahweh(参照出埃及记14:14;出埃及记15:3)。当神救赎祂的百姓脱离埃及的奴役,并带他们经过旷野时,祂已经为他们争战,如同人抚养儿子一般。所有这些与神相交的经历都会使以色列人对神产生信心。不幸的是,他们拒绝相信神,是祂在他们前面行,日间在柱里,为他们在旅行中提供指导;夜间在柱里,光照他们(参照出埃及记13:21)。这种不信的态度是不可接受的,神将会相应地处理它。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