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申命记 20:1-9 含义

摩西命令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不要惧怕他们的敌人,因为为他们而战的是伟大的战士耶和华。

本节讨论了以色列人与敌人作战时应遵循的规则。宗主耶和华告诉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地,因为他已将其赐给亚伯拉罕和他们的后裔(创世记 15:8-20)。现在,以色列必须凭着信心去征服和占有它。在他们征服应许之地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会看到比他们更多的马匹、战车和人。以色列没有马匹或战车,这两者都是可怕的战争工具。有时他们会寡不敌众。无论哪种情况,他们都不应害怕。

战车是古代近东地区用于战争、狩猎和旅行的两轮车辆(出埃及记 15:4)。马和战车都是发射箭和矛的装备,因为它们能提供快速的动力。因此,这些工具是古代军队军事实力的象征。正如诗篇作者大卫所说,有人靠战车夸口,有人靠马匹夸口。但我们要奉耶和华我们神的名夸口(诗篇 20:7)。

耶和华通过摩西告诉他们,他们不应该害怕他们。无论他们看到什么,他们都不必颤抖,因为耶和华站在他们一边,会为他们而战。因此,根据他们所看到的,耶和华要求以色列人以人手不足、武器不足的方式参战。但上帝会从他们看不见的精神领域为他们而战。这需要很大的信心。耶和华已将这片土地赐给以色列,但他们必须凭着信心行事,为这片土地而战,才能拥有赐给他们的东西。他们有一份为他们准备的遗产,但只有通过信仰的服从才能拥有那份遗产。这个基本原则也适用于新约的信徒。保罗告诉信徒每天早上醒来,穿上他们的精神百夫长制服,投入精神战斗:

“所以,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以弗所书6:13)

每一个新约信徒都拥有上帝作为无条件的遗产,就像以色列一样(罗马书 8:17)。但遗产的回报是通过凭信心行事而获得的,即使世界似乎对我们施加了压倒性的阻力(罗马书 8:16-17;歌罗西书 3:23)。

因此,摩西知道敌人可能比以色列人更强大、更厉害,所以告诉他们不要害怕战争。他们不应该害怕敌人的数量和力量的原因很明显:领你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你们的上帝与你们同在。这句话提醒以色列人,当耶和华把马和骑士扔进海里(出埃及记 15:1)并摧毁整个埃及军队(出埃及记 14-15)时,他们战胜了埃及人。当上帝摧毁法老(他自以为不可战胜)时,以色列人见证了上帝的力量。上帝摧毁了法老和埃及人,拯救了他的盟约之民(以色列),他也将带他们到应许之地。如果耶和华能为以色列做这一切,他就能确保他的人民战胜敌人。这是他们信仰的基础。

有趣的是,第一代适龄(20 岁以上)亲眼目睹上帝分开红海的人拒绝战斗。那些在孩童或青少年时期,或者可能尚未出生时目睹这一事件的人,因为四十年前发生的事而被要求要有信仰。

此外,为了向以色列人表明这场战争是属于耶和华的,祭司们必须履行某些宗教义务。摩西说,你接近战场时,祭司要走近并向人民讲话

祭司要靠近以色列军队,对他们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今日你要与仇敌作战。”动词“听”(希伯来语“shāma”)除了表示“留心”的意思外,还意味着倾听对方所说的话,并顺从对方所说的话(申命记 6:4)。因此,这句开场白的目的是让以色列人做好思想准备,使他们能够密切关注信息,理解其重要性,并忠实地顺从对方。它鼓励上帝的附庸国(以色列)认真对待这场战斗,并服从宗主(统治者)上帝的命令。

引起以色列勇士的注意后,祭司会用四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命令以色列人要坚强勇敢。他会对他们说,

不要胆怯。希伯来语原文的意思是“不要心软”。希伯来人认为,心是智力、意志和情感的所在。因此,以色列士兵应该对自己对战斗的态度和耶和华与他们同在的态度充满信心。

不要害怕。这是“害怕”的典型用法,表示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你或者会对你做什么。

–[不要]惊慌。希伯来语单词(“ḥāpaz”)也可以翻译为“逃跑”或“害怕”。

–[不要]在他们面前颤抖。与前一个词类似,这个词(希伯来语“'āraṣ”)暗示处于恐惧和惊慌的状态。

这些话语意在加强上帝子民的信仰,使他们在敌人面前不会表现出任何恐惧。当他们看到敌军时,无论敌军看起来多么可怕,他们都不应该惊慌。即使敌人装备更好或人数更多,上帝也告诉以色列人要战斗,而不是逃跑。

但是,为什么以色列人面对装备精良、拥有多匹战车和战马的敌人时不慌张呢?答案是,耶和华你的神与你同去,要为你与敌人作战,拯救你。这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和征服约旦河东部时对以色列人的承诺。这里的上下文表明,以色列人被拯救或解救出来的是他们敌人的愤怒。宗主(统治者)上帝将与迦南人作战,就像他与埃及军队作战(出埃及记 14:14)和与亚摩利人的两个国王西宏和噩作战(申命记 3:22)一样。因为耶和华是无敌的战士,所以以色列士兵在参战时没有理由害怕敌人。

但并非所有人都要参战。第 5-9 节中的法律列出了四类可以免于服兵役的人。前三类人是指已经开始某些个人活动的人,最后一类人是指表现出极大恐惧的人。这四类人将由负责为军队做好战斗准备的军官指示。

摩西命令,在即将开战之前,军官们也要向人民讲话(第 5 节)。这些军官(希伯来语“shōṭēr”)是下级军事官员,他们要视察部队并询问以下问题:

建造新房而未奉献的人是谁?这是指建造新房的人必须住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所有权。否则,其他人可能会声称拥有它并占据它。处于这种情况的人必须离开并返回自己的家,否则他可能会在战斗中死亡,而其他人会奉献它。这是第一类免于战斗的人。这条命令似乎预示着后来征服应许之地的时代,因为在征服和占领大部分土地之前,没有人有机会建造新房

官长要问的下一个问题与第二组人有关。他们要问,谁种了葡萄园,却还没有开始享用它的果实?第一组人是那些有新房子的人,而这一组人包括那些有新葡萄园但还没有享用其果实的人。与第一组人一样,官长会告诉这一组中的人离开并返回自己的家,否则他可能会在战斗中死亡,而另一个人会开始享用其果实。因此,任何种了葡萄园的人都必须回家享用其果实。否则,其他人可能会来享用葡萄园的果实,并声称拥有它。

然后,官员们向已订婚但尚未娶妻的男人讲话(第 7 节)。第三组是新婚或未婚妻的男人。与前两组一样,新婚或订婚的男人必须离开并返回他的家,否则他可能会在战斗中死亡,另一个男人会娶她。支付聘礼的人应该娶他的妻子并把她带回家。否则,他可能会在战斗中死亡,其他人可能会娶那个女人。申命记 24:5 规定,当一个男人娶了新娘时,他必须在参战前与新妻子待在家里一年,以便“给她带来幸福”。

最后一批免服兵役的人是那些害怕和胆怯的人(第 8 节)。这个词翻译了两个希伯来语单词(“rak halēbāb”),字面意思是“心软 [或温柔]”。同样,军官要告诉这个人离开并返回他的家,这样他就不会让他的兄弟们的心像他的心一样融化。这条规则旨在防止一个人的麻木恐惧蔓延到他周围的其他人。因此,受惊的士兵不能感染其他人,从而导致他们输掉战斗。相反,他只是不参加战争,因为他会对自己和他的以色列同胞构成危险。每个士兵都要凭着信念行事,因为他们信任伟大的战士耶和华。这最后一项规定意味着以色列将拥有一支志愿军。

最后一项任务是在官长们对百姓讲话完毕后进行的(第 9 节)。在这里,他们要任命军队的指挥官领导人民指挥官这个词(希伯来语“śar”)也可以翻译为“王子”。这是一个通用术语,指的是任何在他人之上有权威的人。这些指挥官将担任“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的首领”(申命记 1:15)。因此,上帝的军队将被组织成十人以下的小团体。按照这个计算方法,似乎每个领导者可能有五到十名手下向他汇报。

主只希望最优秀的士兵去战斗。这些人不会被生活中的某些情况所困扰,也不会因恐惧而不知所措。主不一定需要一支庞大的军队去战斗,因为他站在他们一边,会为他们而战。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