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申命记 24:16 含义

摩西禁止以色列人因家庭成员的行为而惩罚家庭成员。每个人都有选择权,而这种选择权应受到尊重。

不可因儿子的缘故杀父,也不可因父亲的缘故杀子(第 16 节)。在耶和华眼中,这样做就等于冤枉无辜的人,以该死的罪名起诉。上帝赋予每个人选择的能力,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这条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每个人都应因自己的罪孽而被处死。这里的罪孽一词可能是指某人犯下的死罪。因此,当权者必须确保惩罚有罪的人并保护无辜者,即使无辜者是近亲。无论一个人有多重要,如果他们犯了死罪,他们就必须被追究责任。

这与第二条诫命中所说的内容(申命记 5:8-10)有什么对应关系?在命令人们不要制造、崇拜或侍奉偶像之后,耶和华说他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答案是,这节经文讲的是上帝的怜悯。上帝在对偶像崇拜和违背上帝及其道路的罪孽施以神圣审判之前,会给人们时间悔改。只有当孩子们延续他们父亲的罪孽三到四代时,上帝才会最终介入进行审判。如果一代人悔改,那么上帝就不会再施行审判。

但任何时候,个人都要为彼此犯下的罪行负责。

摩西禁止以色列人因家庭成员犯下的行为而惩罚家庭成员。不应有血仇。家庭不应承担责任。个人应承担责任。

在后来的以色列历史中,耶利米和以西结都重申了摩西的个人责任原则,因为被流放的以色列人认为他们受苦是因为他们祖先的罪孽(耶利米书 31:29-30;以西结书 18:14-20)。先知们大胆地向他们宣告,每个人都会因自己的罪孽受到惩罚(耶利米书 31:29-30;以西结书 18:14-20)。上帝赋予每个人做出选择的权力。这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创造的重要部分。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做出某些选择,每个人都将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