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申命记 26:12-15 含义

摩西命令以色列人每三年向宗主上帝奉献特别的什一税,以支持以色列社会的弱势群体。

以色列人被命令每年向上帝缴纳什一税(民数记 28:26)。他们还被指示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什一税,用于在耶路撒冷的节日期间消费(申命记 14:22-29)。他们每三年要缴纳一次特别的什一税,以帮助以色列社区中那些不幸的人。这可能是对第二次什一税的替代,即在节日期间要消费的什一税。因此,每三年,以色列人要把他们原本在敬拜上帝时享受的钱拿出来,用来养活社区中的穷人。根据犹太人的传统,这应该是七年周期的第三年和第六年,第七年是安息年。

什一是产出的十分之一,即百分之十。这是圣约更新仪式的一部分,当敬拜者在第三年,什一税年缴纳完他们所增加的全部什一税,就会发生这种情况(第 12 节)。

第三年可能指的是第三年的十分之一,这些十分之一通常会归给耶和华,在耶路撒冷消费,而是直接归给利未人、陌生人、孤儿和寡妇

  • 利未人是利未支派的成员,他们专心于中央圣所的工作,供养祭司,不能从事世俗劳动(申命记 10:8-9)。相反,他们依靠其他支派的奉献和会费生活。
  • 外人(希伯来语“gēr”)是居住在以色列土地上的外国人,将以色列作为他的永久家园。他在以色列没有土地。因此,国家有责任为他提供食物(《申命记》 1:16)。后来,犹太传统将其解释为皈依犹太教的人。
  • 在《圣经》中,孤儿(希伯来语“yātôm”)通常指没有父亲的孩子。这样的人特别脆弱,因为他不像在正常家庭中那样受到男性人物(父亲)的保护。
  • 寡妇(希伯来语“'almānâ”)一词指的是失去丈夫且未婚的妇女。她没有男性的保护或供养,因此很容易成为受害者并陷入极度贫困。她需要社区的特别照顾。

这些群体是依赖他人的,需要得到照顾。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什一税不是送到中央圣所,而是留在当地,这样有需要的人就可以在你们的城镇里吃饭并得到满足。它就像一个食品储藏室或施食处,储存食物,这样穷人就不会挨饿。

什一税(希伯来语 ma'ăsēr,意为十分之一)是指个人生产出的农产品(谷物、葡萄酒和石油)的十分之一的捐献。 

除了每三年留出什一外,一个人还必须在耶和华面前正式宣告,说,我已将圣物从我家中拿出来,给了利未人和寄居的,并孤儿寡妇,全是照你所吩咐我的一切诫命(第 13 节)。什一税(或本节中的部分)之所以被称为圣物(希伯来语“qōdesh”,“圣洁”),是因为它被留出来献给耶和华,只供有需要的人使用。事实上,所有的什一税都属于他(利未记 27:30)。奉献什一税的人不得食用。

看来这是对拾穗律法的补充,拾穗律法规定,收割的角和碎屑应留在田里,由穷人拾取(利未记 19:9;申命记 24:19)。如果穷人在收割时拾取的穗子不足以应付一年的需要,也许这可以帮他们渡过难关。

第 13 节包含了三年什一税的奉献者的积极告白。下一节则有消极的陈述:

  • 我没有违背或忘记你的任何诫命(第 14 节)。这不仅包括什一税的诫命,还包括上帝的所有戒律。
  • 我没有在哀悼时吃过它哀悼这个词(希伯来语“'ānâ”)只出现在这里和何西阿书 9:1 – 5,在那里它与异教仪式有关,涉及向异教神献祭和供奉。这里的意思可能也是这个。
  • 在我处于不洁净状态时,我也没有取出任何东西。这最好理解为捐赠者在此承诺,没有取出任何什一税用于异教崇拜,因此这绝对是不洁净的
  • 也不向死者献上任何东西。在迦南和埃及文化中,将食物与死者一起放在坟墓中是很常见的事,因此是一种异教仪式,这种仪式在以色列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这里,三年什一奉献的捐献者发誓,他没有以任何方式违反主的诫命,特别是在将什一奉献用于不洁的异教仪式方面。他向主宣告,他听从了的声音 他的上帝,他按照你所吩咐他的一切去做了

因此,在满足了奉献什一税的所有要求并做出了肯定和否定的忏悔(第 13-14 节)之后,敬拜者将祈求耶和华赐福于人民和土地。他将请求耶和华从天上你的圣所垂看(第 15 节)。这是承认耶和华从天上统治,与异教神不同。

他还请求上帝赐福给你的子民以色列和你赐给我们的土地,就是流奶与蜜之地,正如你向我们祖先起誓的那样。因此,敬拜者请求上帝赐福给他的盟约子民和他美妙的应许之地。这也承认了上帝是这一切的赐予者,也履行了他对子民的承诺。在做出所有这些承认时,敬拜者会想起上帝的真实性、他的承诺、他的盟约和他承诺的祝福。

总而言之,忠诚的以色列人要将自己所产出(农产品等)的十分之一交给地方当局、长老,然后分配给社会上最贫困和最脆弱的人,然后宣布什一税是干净的。最后,他要祈求主赐福他的人民和他的土地。

这项规定告诉我们,敬拜主包括为我们的盟约弟兄服务。关心他人的需要是敬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帝建立以色列成为一个自治国家,其原则是爱人如己(利未记 19:18)。社区应该是公正的,而这种公正的一部分就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工作和食物,让他们不会挨饿。

新约继续这些原则,教导信徒要慷慨大方(提摩太前书 6:17)。在新约中,上帝没有规定百分比,但确实断言慷慨就像播种,信徒明智的做法是播下大量的种子,以便收获丰厚的回报(加拉太书 6:6-10)。上帝喜爱乐意奉献的人(哥林多后书 9:7)。

与上一节一样,本节指导信徒承认某些真理。新约还鼓励信徒将口头忏悔作为他们持续崇拜的一部分,以便与上帝保持密切的团契。上帝对相信耶稣的人的接受是无条件的和完全的,所有的罪都已被钉在十字架上(歌罗西书 2:14;约翰福音 3:14-15)。然而,维持团契需要持续的服从。约翰一书 1:9 告诉信徒要承认罪,才能恢复团契。

罗马书 10:8-10 鼓励我们通过忏悔来集中我们的心,走在上帝的道路上。保罗在那里解释了申命记 30:11-14,摩西指出这些律法并不复杂,它们很简单。关键是要相信它们确实会带来生命,而其他选择会导致死亡,然后选择遵守它们。做出这种选择的一部分就是承认上帝的道路符合我们的最佳利益,因此我们应该遵循它。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