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申命记 26:1-11 含义

摩西命令以色列人一旦定居在应许之地,就把收获的初熟果实献给宗主(统治者)上帝。这种奉献是对上帝救赎、契约和土地的恩赐的认可。

摩西对十诫及其基本原则的阐述已经完成,接下来他继续阐述以色列人进入耶和华你赐给你为业之时需要做的事情(第 1 节)。耶和华应许将那片土地赐给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创世记 15:18),以色列人将拥有这片土地并居住在其中(申命记 1:8, 21)。

以色列人必须从地里取出一些初熟的出产(第 2 节)。初熟的出产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们被认为是收获中最好的。奉献最好的出产将表明敬拜者对耶和华(宗主神)的感激和依赖。 他要把耶和华上帝赐给他的土地上的东西带回来放在筐子里。这样可以保证上帝会赐福,土地也会继续富饶。敬拜者要把这种感恩的行为带到耶和华上帝选择立为他名的地方。这指的是中央圣所,这是上帝说过一旦他们进入这片土地,他就会建立的地方(申命记 12:5)。此时,人们正在听摩西进入这片土地前的指示(申命记 1:1-5)。

在圣所,敬拜者要去见当时在职的祭司(第 3 节)。这是负责接受这些祭品的祭司。敬拜者/祭品者要对他说我今日向耶和华我的神宣告,我已经进入了耶和华向我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我们的地。这一宣告是在祭司面前作为耶和华的代表作出的,是对他们继承应许之地的感激之情,这是他们仁慈的宗主耶和华的恩赐。

此外,占领迦南是上帝对亚伯拉罕做出的不可撤销的承诺,使以色列人民成为他的子民,并赋予他们土地的所有权(创世记 13:15;罗马书 11:29)。一旦敬拜者进入这片土地并在那里生活,这一承诺就会实现。这包括将收获的初熟果实(最上等的部分)带到中央圣所,以感谢上帝的恩赐。

祭司听完敬拜者的宣告后,要从敬拜者的手中拿过筐子,放在耶和华的坛前(第 4 节),意思是耶和华的同在。把筐子放在坛前,表示耶和华已悦纳敬拜者的供物。

随后,敬拜者要在耶和华他的面前认罪(第 5 节),讲述耶和华在整个历史中如何忠实地为以色列行事。敬拜者要以“我的父亲是飘流的亚兰人”开始认罪。这句话可能指的是雅各,他的母亲利百加是亚兰人(创世记 24:10;25:20, 26)。事实上,雅各自己与他舅舅拉班在亚兰住了二十年(创世记 31:41-42)。雅各是个飘流的亚兰人,因为他四处搬家,先从亚兰搬到迦南(创世记 31)。然后雅各和他的家人去了埃及,并在那里寄居(创世记 42:1;43:1-2;47:4-7)。雅各到埃及时人数很少(根据创世记 46:27 是 70 人),但在那里他成为了一个强大、人口众多的国家。这与出埃及记1章7节的记载很相似,显然神对他的一生有一个计划。

在忏悔的下一部分,敬拜者宣称埃及人对我们很严厉,折磨我们,强迫我们做苦工(第 6 节)。这一切始于埃及兴起了一位不认识约瑟的新国王(出埃及记 1:8),而人口的增长促使埃及人折磨以色列人。在那段时间里,以色列人只知道苦工和压迫。

以色列人遭受埃及人的虐待是上帝对他的子民的计划的一部分,正如他明确告诉亚伯兰/亚伯拉罕的(创世记 15:13)。上帝还告诉亚伯兰/亚伯拉罕,他将审判埃及,并允许他的子民离开那里(创世记 15:14)。

接下来,敬拜者要记得,我们曾呼求耶和华我们列祖的神,耶和华听见了我们的声音,看见了我们的困苦、劳碌和欺压(第 7 节)。这部分忏悔承认,耶和华回应了(听到……看见了)他子民绝望的处境。向以色列祖先许下永久承诺的神,就是那位听到以色列子民的哭声,将他们从埃及的奴役中解救出来的神。敬拜者在向神献祭时,要明确神救赎的真理。

耶和华回应他子民的祷告,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第 8 节)。他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拯救他们,这两样都象征着他的主权(出埃及记 32:11;申命记 5:15,11:2;列王纪上 8:42;以西结书 20:33;彼得前书 5:14)。当他用极大的恐怖和神迹奇事拯救他们时,他们就感受到了他的大能。这些是指瘟疫(出埃及记 7-12)、火柱(出埃及记 13:21f)和穿越红海(出埃及记 14)。以色列人和埃及人都需要知道耶和华是他们的主权神。

忏悔继续说,以色列人不仅从埃及的奴役中被拯救出来,还被带到了这个地方,并赐予我们这片土地,一片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土地(第 9 节)。 “牛奶和蜂蜜”一词描述了迦南地的富饶和肥沃。上帝把他们带到了这样的地方,正如他向他们的祖先所承诺的那样。

正是从耶和华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和赐予迦南地的角度,敬拜者宣告说: “耶和华啊,我已将你所赐给我的地上初熟的出产带来” (第 10 节)。这一忏悔承认宗主(统治者)上帝应得最好的收成。在以色列的例子中,宗主是耶和华(耶和华),他拥有一切,是一切的创造者。

口头忏悔完成后,敬拜者应将祭品放在主神面前,在主面前敬拜敬拜(希伯来语“shāḥâ”)一词的字面意思是“跪拜”,这个姿势表明主是某人的宗主,而敬拜者是他的附庸。这种敬拜也表达了对宗主的仁慈和丰厚供应的感谢。以色列因着神的爱被神选为他的子民(申命记 7:7-8)。没有什么能改变这一点。这种敬拜是为了与神保持团契,并遵循他的道。遵循神的道路对我们大有裨益(申命记 6:24;10:13)。

新约还鼓励信徒将口头忏悔作为他们持续敬拜和与上帝交往的一部分。上帝对相信耶稣的人的接纳是无条件的和完全的,所有的罪都已被钉在十字架上(歌罗西书 2:14;约翰福音 3:14-15)。然而,维持交往需要持续的服从。约翰一书 1:9 告诉信徒要忏悔罪过才能恢复交往(这使我们的喜乐完全)。

罗马书 10:8-10 鼓励我们通过忏悔来集中我们的心,走在上帝的道路上。使徒保罗在那段经文中解释了申命记 30:11-14,摩西向人们指出这些法律并不复杂,它们很简单。关键是要相信它们对我们最有利,然后选择去执行。做出这一选择的一部分就是承认上帝的道路符合我们的最佳利益,因此我们应该遵循。

作为崇拜的一部分,摩西告诉他们,你和利未人,并在你们中间寄居的,都要因耶和华你神赐给你和你家的一切好处而欢喜。(第 11 节)未人和寄居的都要分享上帝恩赐的享受。

利未人是祭司支派中的利未人,他们被派去负责圣所和祭司的工作(《民数记》第 3 章)。因此,利未人没有办法养活自己。利未人要依靠其他支派的奉献和税款。因此,向上帝献上的初熟果实是利未人为人民工作而获得的一份收获。

外来人是指任何不是以色列人但居住在应许之地的人。外来人不能像以色列人一样拥有土地。但宗主上帝要求他的人民允许外来人与他们一起享受初熟节。在其他方面,外来人应与以色列人受到同等对待,特别是在土地上的司法管理方面(申命记 10:16-18)。

在《申命记》中,摩西提醒以色列人他们有责任供养利未人和外来人,因为他们都不允许拥有土地,因此他们在经济上都比其他人低下(《申命记》 1:16;12:18;14:29)。因此,照顾他们能确保他们也能分享上帝的祝福,上帝将土地及其产物赐予他的子民。

本节教导我们,所有与神立约的人都应承认耶和华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赐予者,并应将我们最好的东西归还给他。我们也应该关心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加拉太书 6:6-7)。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