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申命记 27:11-13 含义

在这些经文中,摩西继续描述了盟约更新仪式。他将以色列人分成两组,每组六个部落,为接下来的祝福和诅咒做准备。这些经文应该与约书亚记 8:30 - 35 一起阅读,这些指示在这些经文中得到实现。

为了准备诵读祝福和咒诅,摩西当天也吩咐百姓(第 10 节)。他吩咐他们有关过约旦河时必须做的事(第 12 节)。他告诉他们,一些支派要站在基利心山上,基利心山位于示剑南边,与以巴路山相对(见插图中的地图)。这些支派的任务是祝福人民。这里提到的支派是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约瑟和便雅悯。这六个支派都是雅各的两个妻子利亚和拉结的后裔(创世记 35:23-24)。这六个支派占了十二支派的一半。

这六个部落要向以色列宣告祝福。这代表了上帝与以色列签订的宗主附庸式契约中所规定的祝福,该契约刚刚得到第二代人的批准和更新(《申命记》第 26 章第 17 节)。聚集在一起听摩西讲话的人们正准备进入这片土地。一旦他们进入并占领了这片土地,就要举行这个仪式。

仪式似乎旨在让参与者坚信,遵守上帝律法将带来巨大的祝福。许多祝福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爱邻如己的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的自然结果。但上帝也承诺了神圣的祝福。

其他六个支派要聚集起来接受诅咒(第 13 节)。要站在以巴路山上的支派是吕便、迦得、亚设、西布伦、但和拿弗他利。以巴路山位于示剑以北。这些支派是雅各的妾比拉和悉帕的后裔(创世记 35:23-26),但吕便西布伦是利亚的儿子(创世记 29:32;30:20)。这些支派构成了十二支派的另一半。

这六个部落将对以色列发出诅咒。这代表着不服从上帝与以色列签订的宗主附庸式契约中规定的条款而产生的不良后果,该契约刚刚得到批准和更新(《申命记》第 26 章第 17 节)。这一仪式似乎旨在让参与者牢记,违反上帝律法的条例、违反他们与上帝签订的协议,将带来巨大的不良后果和诅咒。

许多诅咒都是由于未能发展以相互尊重和爱邻如己为基础的社会而陷入相互剥削的文化而产生的自然结果。但上帝也承诺了神圣的诅咒。

此时,以色列人在摩押听摩西的话,他们被指示在渡过约旦河并胜利占领应许之地后,在应许之地的两座山上举行仪式。所以这有点像在玩游戏之前就计划好胜利庆典。此时,上帝似乎明确表示,只要他们遵循他的指示,胜利是肯定的。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