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申命记 31:14-23 含义

耶和华将摩西和约书亚召到会幕,任命约书亚为以色列的新领袖。他还要求他们写一首歌,作为以色列人背弃耶和华、转向别的神、违背上帝之约的见证。

这部分转到耶和华的讲话。在这个叙述中,上帝提醒摩西,他即将与他祖先同睡,这意味着他死的时间已经临近(第 14 节)。因此,上帝告诉摩西呼召约书亚,让他们来到会幕,以便他可以委任约书亚会幕并不总是指圣幕。它也指摩西在以色列营地外搭起的帐篷,他在那里会见宗主(统治者)上帝(出埃及记 33:7-11)。无论如何,耶和华即将表达他的存在,就像以色列人在旷野流浪时在圣幕上所做的那样。

摩西和约书亚一到会幕,耶和华就在云柱中显现,云柱立在会幕门口(第 15 节)。云柱是宗主上帝向他的盟约子民显现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在他们在旷野流浪期间(出埃及记 13:21-22;民数记 11:25)。耶和华的出现强调了这一刻是多么庄严和重要。他要向摩西和约书亚揭示一个重要的预言。

耶和华提醒摩西,他就要与他列祖同睡(第 16 节),此后以色列人就起来,在他们所要去的那地,与外邦神行邪淫百姓追随周围的异教神意味着他们会故意离弃他们的宗主(统治者)神,违背与他们立的。以色列会因崇拜迦南国家的异教神而陷入偶像崇拜。这种偶像崇拜之后会伴随剥削性的做法,强者利用弱者(利未记 18)。这与上帝命令以色列人爱邻如己来侍奉他(利未记 19:18)完全相反。

由于这种未来的不顺服,上帝的愤怒将在那天向他们燃起(第 17 节)。结果是,他将抛弃他们,向他们掩面抛弃这个词(希伯来语“'āzab”)的意思是“离开”、“抛弃”或“站在远处”。耶和华将与他的子民断绝关系,因为他们抛弃了他(申命记 28:20;29:25)。上帝已赋予他的子民“职责”,即成为“祭司的国度和圣洁的国民”(出埃及记 19:6)。他们与上帝的“交易”是,如果他们彼此服务并向世界展示更好的生活方式,上帝就会祝福他们。如果他们不这样做,那么上帝就需要与他们断绝关系,以免世界误解他的方式。

耶和华掩面意味着祂将不再与以色列人同在。此外,掩面与让祂的脸“照耀”以色列人正好相反(民数记 6:25-26),从而导致失去祂的祝福。以色列需要履行应有的职责,才能获得上帝的祝福。

从表面上看,这句严厉的声明似乎与本章前面上帝对以色列的承诺相矛盾。

“你们当刚强壮胆,不要害怕,也不要因他们惊慌,因为耶和华你的神与你同去。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申命记 31:6)

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可以调和申命记 31:6 中“永不离弃你”的承诺与他的预言警告:到那日,我的怒气必向他们发作,我必
抛弃他们,并掩面不看他们
(申命记 31:17)。

要使上帝永不抛弃以色列的承诺与他预言中的愤怒相一致,首先要区分“抛弃”的两种不同应用。

抛弃的一个应用与以色列的接受有关,这种接受是上帝永久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上帝永远不会抛弃他的子民,使他们不再是他珍贵的财产。

抛弃的另一个应用与以色列与上帝的团契和认可有关——这是有条件的,基于他们是否忠于他们在律法下与上帝所立的约。当上帝的子民放弃遵循上帝的道路时,上帝就抛弃了与他的团契。

申命记 31:6 中上帝永不抛弃以色列的承诺使用了第一个应用。申命记 31:17 中的预言“我将抛弃他们”使用了第二个应用。

上帝从未也绝不会抛弃以色列(第一个意义上)作为他的宝贵财产,因为他爱他们(申命记 7:6-8;罗马书 11:26-28)。以色列是上帝的新娘,他绝不会拒绝接受或抛弃她作为自己的新娘。以色列被上帝完全接受,它在上帝心中的地位是上帝无条件赋予的。

然而,以色列与上帝的关系一直并将继续取决于他们是否遵守他们与上帝所立的盟约承诺,遵守他们与他们的宗主上帝耶和华所立的盟约/条约(出埃及记 19:8)。当上帝说他抛弃了以色列时,这适用于放弃履行他的诺言,如果他们遵守他的命令,他就会祝福他们(申命记 28:1-14)。正如盟约中所规定的,条约规定,如果以色列人放弃爱邻居的方式,转而接受剥削和暴力的异教文化,上帝就会不赞成他们,取消他的祝福,代之以诅咒(申命记 28:15-68)。

调和上帝永不抛弃以色列的承诺的第二种方式是作为弥赛亚预言,这一预言在耶稣承担世人罪孽时得到了实现。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大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马可福音15:36)。

耶稣在经历了三个小时的黑暗之后说了这番话(马太福音 27:45,马可福音 15:35),当时他承受了上帝的愤怒,成为了世人的罪孽(哥林多后书 5:21,约翰一书 2:2)。

上帝之所以无条件地接受所有相信的人,是因为耶稣付出了赎价,将我们从罪中救赎出来。上帝信守承诺永不抛弃罪孽深重的以色列(申命记 31:6)的方式是,当弥赛亚耶稣成为我们罪孽的赎罪祭时,他抛弃了耶稣(罗马书 3:25,约翰一书 2:2)。上帝在十字架前许下承诺永不抛弃以色列(申命记 31:6)。

耶和华关于神的愤怒和未来以色列被抛弃的警告,作为弥赛亚的预言,很可能也适用于耶稣在承担世人罪孽期间的地位。

耶稣过去和现在都是我们所有罪孽的赎罪者,事实上是整个世界的罪孽(约翰福音 3:16,约翰一书 2:2)。上帝无条件地接受所有相信的人,是因为耶稣付出了赎金来救赎我们脱离罪孽。他为了我们而被抛弃。

上帝宣布旧约圣徒因信称义时,就像亚伯拉罕一样(创世记 15:6),他期待着十字架。创世记 15:6 期待着十字架的积极结果。申命记 31:17 预言了耶稣可怕而悲惨的牺牲,使救赎成为可能。

上帝在新约时代向所有相信他的人宣告,情况都是一样的;所有拥有足够信仰的人都能得救,他们能看到十字架上的耶稣,并希望从罪的毒液中得到解脱(约翰福音 3:14-15)。

接纳所有相信耶稣的人。祂无条件地接纳他们为祂的子民,因为当耶稣承担了世人的罪孽时,主对罪孽的愤怒在十字架上得到了平息(歌罗西书 2:14)。

申命记 31:6 中永不抛弃子民的承诺已扩展到所有相信祂的人(约翰福音 3:16)。耶稣承担了律法对我们的诅咒(申命记 131:17),这样我们才能通过恩典与上帝和好(加拉太书 3:14-15)。

两种对账方式有可能可以同时适用。

因为当耶和华的子民开始崇拜偶像时,耶和华就会撤回他的保护,他们被消灭,许多邪恶和麻烦降临到他们身上。换句话说,宗主上帝将履行他与以色列的盟约/条约的规定,并严厉惩罚他的子民,让他们因许多邪恶和麻烦而受苦。如果他们忠于他,他也会忠于他们,保护他们免受这种痛苦。以色列人将遭受申命记 28:15-68 中描述的诅咒。这些诅咒降临到他们身上的唯一原因是以色列选择了他们。

以色列的苦难促使他们询问上帝是否在他们中间,说,难道这些灾祸不因我们的上帝不在我们中间而临到我们吗?上帝的子民会意识到,所有这些苦难的发生都是因为耶和华撤回了对他们的保护。作为他们的最高统治者,他与他们签订的条约要求他们服从他。在古代世界,典型的条约要求下级统治者向上级/宗主统治者进贡。在上帝的情况下,他的“进贡”是以色列人遵循他的道路,爱他们的邻居,这对他们有好处。上帝说,将来他们不会听从宗主(统治者)耶和华的声音。他们不会注意他的警告。

上帝说,到那日,祂必定掩面(第 18 节) 必定掩面”的希伯来语语气很强调,表示祂保证祂不会理会以色列人所遭受的苦难,因为他们转向别的神,做一切恶事。有趣的是,这里提到的恶事是他们拜偶像的结果。以色列人需要保护性的帮助,但上帝会视而不见。

鉴于摩西死后将会出现背道,上帝命令摩西和约书亚亲自写下这首歌(第 19 节)。然后他们要将这首歌教给以色列人。上帝还要求摩西和约书亚将这首歌放在以色列人的嘴边。用歌曲比仅仅重复一系列法令更容易记住这个信息并将其传递给他人。这首歌要放在以色列人的嘴边,这样他们就会知道他们正在受到审判,他们就会知道如何重新获得上帝的祝福和保护。这首歌要传授给所有世代,这样这首歌就可以成为他对以色列人的见证

上帝之所以要摩西和约书亚教以色列人唱这首歌,是因为他知道他把以色列人带进许之地时他们会做什么,那片流奶与蜜之地,就是我向他们祖先起誓应许之地(第 20 节) 耶和华应许让他们战胜迦南人,把应许之地赐给他们,并赐福给他们。耶和华会履行他的约定。但上帝知道,新一代人将崛起,他们将有资格,并开始寻求自己的道路。

主知道,他的子民以色列一旦占领了应许之地,吃饱喝足,变得富足,他们就会转向别的神,事奉他们,藐视我,背弃我的约。藐视(希伯来语 nā'aṣ”)的意思是“鄙视”、“不尊重地对待”或“蔑视”。人民会心甘情愿地拒绝他们的拯救者/提供者,也无法履行他们与主所立的约(出埃及记 19:7-8)。

物质财富和身体舒适会让以色列人沉溺于享受,这反过来又会导致他们抛弃宗主神,寻求异教的自我放纵和剥削之道(见利未记 18 章中列出的常见异教习俗)。申命记 8 章 11-16 节清楚地说明了这一警告。宗主(统治者)神会将他的附庸国(以色列)带到应许之地,那是一片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土地,也就是一片富饶繁荣的土地。上帝会无尽地祝福以色列,他的祝福会让以色列人将他们的繁荣视为理所当然。这反过来会导致人民不再需要耶和华,离弃他,转而信奉其他神。一般来说,异教神灵是为了为肉体行为,特别是性不道德行为辩护的手段。

然而,以色列的偶像崇拜并非没有负面后果。正如宗主上帝先前所说(第 17 节),许多邪恶和麻烦降临以色列(第 21 节),当这些事情发生时,这首歌作为见证在他们面前作证(因为他们的后代不会忘记这首歌) 。特别是,当以色列沦为剥削者时,上帝将把他们交给征服国剥削(申命记 28:25-35)。

上帝为摩西和约书亚献上这首歌,因为祂在将人们带入祂起誓的土地之前,就知道他们今天所想的是什么上帝知道人类的每一个想法(希伯来书 4:12)。没有什么可以瞒过祂,因为祂是全知的。正如上帝在耶利米书 17 章中所说:“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结果报应他。”

因此,这首歌(申命记 32:1-43)最终将作为教材,激励以色列人忠于耶和华,并在不信主的人民不跟随他时为上帝作证,谴责他们。这首歌还教导他们上帝对所有创造物的主权以及他对罪恶的公正惩罚。这首歌提醒人们,以色列人已同意遵守上帝圣约律法的规定,并遵守不服从的不利后果。

于是,摩西听从了耶和华的话,当天就写了这首歌,并教导以色列人(第 22 节)

宗主上帝命令摩西和约书亚写下这首歌并教给以色列人(第 14-22 节),现在将注意力转向约书亚。他任命嫩的儿子约书亚,并说:“你当刚强壮胆” (第 23 节) 作为以色列的新领袖,约书亚需要勇敢而坚定,因为他将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耶和华向他们起誓应许的土地。上帝曾应许保护以色列,并确保他们取得胜利。但他希望人民有勇气战斗。他的祝福将通过他们的服从而来。人民需要一位勇敢的领袖。

上帝在对约书亚讲话的最后,向他保证祂会与你同在,说:“我必与你同在”。在整本旧约圣经中,宗主上帝应许祂会与祂所拣选的许多领袖同在。祂应许与以撒(创世记 26:1-3、24)、雅各(创世记 28:10、15;31:3)和摩西(出埃及记 3:12)同在。

上帝与他的子民同在,保证了成功、保护和胜利。这意味着,以色列领袖要想成功,首先必须服从耶和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以色列人选择违背盟约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不利后果,但上帝绝不会抛弃他们作为他的子民。上帝选择以色列人作为他的子民,不是因为他们的表现,而是因为他爱他们(申命记 7:6-8)。在第 32 章的摩西之歌中,上帝将明确表示,当他们不服从他时,他的审判将通过上帝的手来拯救他们:

“耶和华必为他的百姓伸冤,
怜悯他的仆人,
当他看到他们的力量消失时,
无论是被束缚的还是自由的,都不再剩下任何人。”
(申命记 32:36)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