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申命记4:25-31 解释

当以色列人舒适地在迦南生活时,他们和他们的儿女会陷入偶像崇拜。因此,他们会从那地被赶出,敬拜诡诈的神灵。然而,当他们真正悔改时,神会因祂的怜悯而使他们恢复。

在英文圣经版本中,摩西以连词"当…时候"(希伯来文中的ki)开始了这一部分,来展望遥远的未来(在和合本圣经中,该词的意思暗含在 "你们在那地住久了"中)。他说,"你们在那地住久了,生子生孙,就雕刻偶像,仿佛甚么形像,败坏自己,行耶和华─你神眼中看为恶的事,惹他发怒。"

这个不要雕刻偶像来代表神的警告,不仅与摩西那一代相关,而且与以色列人未来的子子孙孙相关。原因是因为耶和华与亚伯兰无条件的盟约,即祂应许他一个大国和多产之地(创世记12:1-3;出埃及记3:17)。换句话说,耶和华拣选以色列国,而不是某一代人以色列人。这个事实将在希伯来文圣经的历史书和先知书中被反复强调。正如保罗在罗马书中所强调的,神从来没有、也从来不会撤销祂对以色列的任何应许(罗马书11:28-32)。

尽管那地作为珍贵且无条件的恩赐赐给了以色列,但是为了在其中生活并作为尊贵的附庸享受它的一切特权,必须要顺服神。这解释了为什么摩西反复吩咐以色列人要殷勤地将神的律法"教训"给他们的儿女,那样他们也可以经历祝福(申命记4:9-10;6:7;11:19)。现在,摩西知道了迦南的舒适会导致百姓崇拜偶像,他呼向他们作见证,他们必在过约旦河得为业的地上速速灭尽。

在古代近东社会,呼天唤地并伴随着将神灵作为最高权威来惩罚那些违反盟约条款的人,是非常普遍的做法。然而,在申命记,当神祂公正地管教祂悖逆的百姓时,摩西援用天和地作为见证方,为神作见证(申命记31:28;32:1)。

在26-28节,神的管教是很清楚的。既然迦南地是给以色列人的珍贵礼物,他们的悖逆会妨碍他们享受这地。摩西预测,有些以色列人会在那地上速速灭尽,其他人会被赶出那地。摩西说,"你们不能在那地上长久,必尽行除灭。"另外,以色列会被分散在万民中,并且在耶和华所领他们所到的万国里,他们剩下的人数稀少。他们会失去敬拜真神的特权,反而会敬拜不重要的神灵,也就是说,那些依赖人类存在或生存的偶像。因为摩西说,这些神灵是人手所造的神,就是用木石造成、不能看、不能听、不能吃、不能闻的神

然而,就是藉着经历管教的不舒服,以色列人会转向Yahweh。摩西说到,"但你们在那里必寻求耶和华─你的神。你尽心尽性寻求他的时候,就必寻见。""心"一词描述了感情和理智的所在之处。"性"一词指的是人的无形部分,是欲望和激情的所在之处。以色列离开应许之地以及他们的患难,会使他们以真正的心来寻求立约之耶和华。在后来的日子里,当(流亡中的)以色列人注意到他们的外邦神灵不能为他们做任何事情时,他们必归回耶和华─你的神,听从他的话。摩西给了我们神要原谅祂的百姓并接纳他们的理由:"耶和华─你神原是有怜悯的神;他总不撇下你,不灭绝你,也不忘记他起誓与你列祖所立的约。"

译为"有怜悯的"的词,指的是根植于某种自然纽带的深深的爱(通常是上级对下级)。例如,在以赛亚书49:15中,该词用于指母亲对她吃奶的婴儿的爱:"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意思是生了孩子的母亲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对他/她显示爱和关心。同样的,神真正地关心以色列人,对他们持有宽容的态度,因为他们是祂的孩子。这就是为什么摩西会说,神永远不会离弃祂的百姓,这一在圣经中经常出现的保证(申命记31:6;以赛亚书41:10;希伯来书13:5,等等)。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