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申命记4:41-43 解释

以色列征服了约旦河以东后,摩西在那里设立了三座城市,为非故意杀人者提供庇护。

征服了约旦河以东各城后(3:8-17),摩西发现有必要在这些城市设立其中三座,给非故意杀人者提供庇护。因此,在申命记4:1-40的训诫后,叙述者告诉我们,摩西在约旦河东,向日出之地,分定三座城,使那素无仇恨、无心杀了人的,可以逃到这三城之中的一座城,就得存活,"等他站在会众面前听审判"(民数记35:12)。

有关选择逃城的指示也出现在申命记19:1-13和民数记35:9-34中。实际上,依据民数记35:9-34(参见约书亚记20:1-9),总共指定了六座城市:三座在约旦河的东岸,三座在约旦河的西岸。因为申命记4:41-43所列的只是约旦河的东岸,这里就不对约旦河西岸的各城市进行评论。

在申命记4:43,我们知道在约旦河东岸的第一座逃城叫比悉。这座城在旷野平原,并特别指定给了流便人。依据约书亚记21:36和历代志上6:78,比悉后来被分定作为利未人的城市,被分配给了米拉利家族。第二座逃城是基列的拉末。它被指定给了迦得人。这座城市可能就是今天的Tell Ramith。第三座城市是巴珊的哥兰,它被指定给了玛拿西人。哥兰后来分定作为利未人的城市,归给了革顺的子孙(约书亚记21:27;历代志上6:56)。这三座城市都被分定给了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各支派,以备有人不小心误杀了他人。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