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申命记4:44-49 解释

这一部分提供了盟约信息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也总结了以色列从约旦河以东击败两位亚摩利王的胜利。

这一部分总结了申命记的前四章,描述了演讲的内容,表明了演讲内容所传递的时间和地点。因此,它与1:1-5形成了一个包络图(框架),因其内容极为相似,两处经文都强调了摩西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设立的律法。包络图(框架)是一种文学手法,在文学作品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相似的词或短语。因此,这一部分提供了作者演讲的叙述框架。

叙述者开始说,"摩西在以色列人面前所陈明的律法。"译为"律法"的词是希伯来文单词"torah",通常是指摩西五经的一个名词。然而,在我们的上下文中,它特别指盟约的文本,也就是摩西准备教导以色列人的戒律和规定(也见申命记1:5;申命记4:8)。这一含义在下一节经文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它将律法描述为"法度"、"律例"、"典章"。45节说,"就是摩西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后所传给他们的法度、律例、典章。"

第一个词("法度")表示缔约各方所同意的盟约规定。第二个词"律例"(希伯来文中的"ḥuqqîm")指的是所规定的东西,例如条例。因此,它可以被译为"规定",或者"法令"。第三个词("mišpāṭîm")指的是法律程序或者被法官所颁布的命令。这三个词一起使用,强调了神赐给盟约伙伴以色列的全部法令的重要性。

这些法令被赐给出埃及后在约旦河东伯毘珥对面的谷中,在住希实本、亚摩利王西宏之地以色列人。以色列人被救赎脱离埃及的捆绑,安营在约旦河以东毘珥对面的谷中。依据申命记34:6,毘珥对面的谷是摩西被埋葬的地方,它位于住希实本、亚摩利王西宏的土地上。在那里,摩西向以色列人解释了律法的重要性,好使他们可以学习如何敬畏耶和华。

此外,叙述者还告诉我们,摩西和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击杀了西宏王。神告诉祂的百姓,祂使西宏的心中"刚硬","性情顽梗,为要将他交在"他们的手中(申命记2:30)。因为神已经为祂的百姓铺平了道路,他们击杀了西宏和亚摩利人。他们得了他的地,又得了巴珊王噩的地,就是两个亚摩利王,在约旦河东向日出之地。它让我们回想起在征服西宏王之后(2:30-37),神曾指示祂的百姓去征服巴珊王噩(3:1-11)。

因此,耶和华将噩王交到祂百姓的手中,要求他们击杀他,正如他们如此对待西宏王一样(3:2)。以色列人击杀了两位亚摩利王。以色列人的胜利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延伸到西云山,就是黑门山。还有约旦河东的全亚拉巴,直到亚拉巴海,靠近毘斯迦山根。亚罗珥位于亚嫩谷的北部边界,离河只有一英里。亚拉巴,一个用于指"沙漠"的同义词,是死海和以拉他湾之间约旦河裂口的延伸,约110英里长。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