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申命记 5:12-15 含义

耶和华要求以色列人遵守安息日,以纪念他们从埃及的奴役中被救赎出来。

第四条诫命

第四条诫命是十诫中最长的一条,并以积极的措辞表达。

第四条诫命与遵守安息日有关。耶和华对祂的子民说:“你们要守安息日为圣日,正如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所吩咐你们的。”翻译为“守”的动词基本意思是“遵守”、“看守”或“保存”。意思是庆祝。因此,以色列人被命令庆祝安息日

“安息日”一词源自希伯来语动词“shabath”,意为“停止”、“停止”或“休息”。摩西在《创世纪》第 2 章第 2 节中用了这个词,他说:“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此外,我们看到,在创世记 2:2-3 和申命记 5:12-15 中,安息日神圣的。圣经对神圣的理解是将其分开用于特殊用途或将其奉献给特殊目的。因此,上帝要求他的子民不要将安息日用于日常用途,以便将其献给他。以色列人要“按照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的去做”。安息日属于耶和华,它应该由人民分开用于上帝的目的(出埃及记 16:23-24;以赛亚书 58:13-14)。

上帝自己的声明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奉献,即安息日不可做任何工作。上帝说:“六日你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无论何工都不可做。”然后,上帝列出了以色列安息日的各种受益者。他说:“你、你的儿女、你的仆人、你的婢女、你的牛、你的驴、你的牲畜,以及与你同住的客旅。”

虽然这份名单包括一家之主及其儿子和女儿,但也包括他的动物以及与他同住的旅人。此外,仆人也得到特别考虑。仆人也要将他们的安息日献给耶和华。这节经文的结尾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经文写道: “这样你的仆人和你的婢女就可以和你一样安息。”这条命令呼应了贯穿整本圣经的主题,即上帝重视所有人类,不会根据经济或社会地位表现出偏袒(雅各书 2:1-9)。

此外,耶和华告诉以色列人为什么要体谅他们的仆人。他说:“你们要记念你们在埃及地作过奴仆。”以色列民族在埃及为奴多年,受到法老的虐待。然而,耶和华他们的上帝用大能的手和伸出的手臂将他们从奴役中拯救出来,并他们带出来。因此,上帝敦促他们记住他们在法老统治下的生活,以及当他派摩西和亚伦去见他们时他们是如何得到救赎的(出埃及记 3)。这样的提醒应该鼓励以色列善待他们的仆人,允许他们在安息日休息。

上帝创造人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人类通过工作谋生(创世记 2:5)。正如《传道书》的作者所说:“劳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安稳。”(传道书 5:12)然而,人类的工作不应该完全主宰他的生存。上帝命令以色列人把安息日献给他。

在埃及,以色列人只知道劳动。他们要记住这一点,不要让自己或他人重新陷入奴隶般的生活,他们只知道工作。因此,他们的上帝耶和华命令他们遵守安息日,将其视为圣日。

遵守安息日的做法也延续到了新约时代(公元一世纪)。耶稣与犹太领袖之间的许多冲突都涉及对安息日律法的解释。犹太领袖把安息日当成了负担而不是祝福,耶稣反对这种错误用法,在马可福音 2:17-18 中说道:“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所以人子就是安息日的主。”这是耶稣多次宣告神性的其中之一,在这个例子中,他明确表示上帝设立安息日是为了祝福人类。

耶稣基督本人也忠于旧约圣经,因为他每个安息日都去会堂参加礼拜(马可福音 1:21;马可福音 3:1;路加福音 4:16)。使徒保罗在安息日也去会堂,并多次传扬福音(使徒行传 13:14;17:2;18:4)。

基督也是安息日的主(马太福音 12:8)。新约中为信徒重复了其他九条诫命,但安息日被明确排除在外。这并不意味着该原则不再有效。希伯来书 4:9 用安息日来描述我们在天堂的时间,那时我们在地球上的工作已经完成。但歌罗西书 2:16 明确指出,每个人都可以自行决定如何将这一原则应用于主。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