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约珥书 2:15-17 意义

乔尔呼吁整个犹大社区聚集在一起进行神圣的斋戒,希望宗主上帝能够宽恕和恢复。

约珥鼓励犹大人民因耶和华的坚定不移的爱和怜悯而归向耶和华(13-14节),然后召集了一次庄严的集会。他下令在锡安吹响号角,号召人民一起敬拜和悔改。

译为号角的希伯来语是“shofar”。它指的是用羊角制成的管乐器。在古代以色列,号角有多种用途。例如,守望者会吹响号角来发出即将到来的危险信号,例如当敌国接近以色列时(民数记 10:9)。祭司也会在献燔祭和平安祭时吹响号角来庆祝新月节(民数记 10:10)。在这段经文中,吹响号角是为了召集犹大人民举行庄严的集会。

吹响号角的具体地点是锡安山。锡安山位于耶路撒冷城的东南部。这座高山上是大卫王建造城堡的地方(撒母耳记下 5:7)。它是以色列国和首都的象征。警告要传遍全地,传给包括其领导人在内的所有人。

约珥呼吁犹大的宗教领袖们献上禁食。翻译为献上禁食的动词在希伯来语中是“ḳādhēsh”。意思是“被分别出来”或“成为圣洁”。献上某物就是将其分出来用于特殊目的。例如,在《出埃及记》中,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吩咐一切有智慧的,就是我用智慧的灵所感动的,给亚伦做衣服,使他分别为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出埃及记 28:3)。因此,亚伦被献上(分别出来)作为大祭司,有特殊的衣服给大祭司穿。在约珥的这段经文中,犹大人要献上禁食。他们要留出时间和资源来禁食。

禁食是出于宗教目的而故意暂时禁食。禁食是向上帝敞开心扉、表达对罪孽的悲痛和悔恨以及将自己转向上帝的方式。禁食需要向上帝祈求并寻求了解他的旨意。这个过程会导致净化(诗篇 69:10)。犹大人民要举行禁食来表达他们的悲伤并向上帝祈求宽恕。

除了举行禁食仪式外,宗教领袖们还要宣布庄严集会。庄严集会是集体敬拜的场合。在这样的集会期间,人们停止工作,聚集在一起庆祝既定的节日,如除酵节的第七天(申命记 16:8)或住棚节的第八天(利未记 23:36;民数记 29:35;历代志下 7:9;尼希米记 8:18)。在我们的经文中,庄严集会是在紧急情况下召开的(约珥书 1:14)。约珥呼吁犹大人民举行神圣的禁食,真诚地向上帝呼求,恳求他的恩惠。

犹大的宗教领袖要召集民众,使会众分别为圣。这里翻译为分别为圣的动词与先前翻译为奉献的希伯来语动词“ḳādhēsh”相同。这两个翻译都与将某物分开有关。因此,约珥呼吁犹大会众为禁食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意味着他们要停止工作、饮食和性关系。在聚会期间,他们要专心于上帝。

庄严的集会是犹大全体居民的集会。没有人可以免于召集。约珥指定了全国的几个年龄段,以确保没有人错过全国禁食。他召集领袖,召集长老(可能指年长的人和/或犹大国的领袖),以及儿童和吃奶的婴儿长老吃奶的婴儿的出席表明约珥的号召是全面而紧急的。这意味着犹大社区的每个人,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参加庄严的集会

同样,约珥也敦促新郎走出房间,新娘走出洞房,参加全国性的集会。通常,新婚夫妇不应该参加婚礼。《申命记》规定,新丈夫应免除兵役或任何公共责任。他“可以在家里自由一年”,“使他所娶的妻子幸福”(《申命记》24:5)。然而,约珥呼吁新婚夫妇离开房间,参加庄严的集会,因为全国处于紧急状态,迫切需要悔改,以避免灾难。犹大民族正处于上帝的审判之下,因此,犹大社区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向上帝呼求宽恕和怜悯。

约珥接着指示祭司们如何主持庄严的集会。他说,让祭司,耶和华的仆人,在廊子和祭坛中间哭泣祭司是古代以色列和犹大主持宗教仪式的人。他们来自亚伦的家族,由上帝任命(出埃及记 28:41)。他们是耶和华的仆人,因为他们负责代表人民向耶和华献祭和提出请求(利未记 6:7)。

廊子和祭坛之间的区域可能指的是圣殿入口的廊子和圣殿前面的祭坛,祭祀者会在那里献祭。这个区域是限制进入的地方。只有祭司才有理由越过祭坛走向圣殿。这是祭司通常站着通过献祭和祷告为人民代祷的地方。约珥叫他们在廊子和祭坛之间哭泣,这里是圣殿的入口大厅(以西结书 8:16)。这样祭司们就会带领犹大会众悔改(列王纪上 6:3)。

约珥敦促祭司们哭泣祈求上帝的恩惠,为他们树立了祈祷的典范。祈祷以恳求开始,以提问结束。根据先知的说法,祭司们要对上帝说,主啊,饶恕你的人民吧。

饶恕某人就是用怜悯的眼光看他,让他脱离危险。约珥已经告诉犹大人,神是“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第 13 节)。现在他建议祭司们求神饶恕犹大人,免除他们应得的审判。

祭司们不仅要祈求上帝饶恕犹大人民,还要说,不要让你的产业在列国中受人羞辱,被人议论。犹大和以色列一样,被分别出来成为上帝的子民,因为犹大是以色列的一部分,由犹大和便雅悯支派组成。在所有国家中,宗主上帝选择了以色列(包括犹大)作为他的珍宝,他的指定产业(申命记 32:9)。以色列(包括犹大)要成为一个祭司国家,向周围的国家表明,生活在充满爱的关系中,相互服务是一种优越的生活方式。周围异教国家的文化是强者剥削弱者。在上帝的盟约经济中,强者保护弱者,确保所有人的正义。以色列人有特殊的特权与宗主(统治者)上帝建立盟约关系,因为他们得到了上帝的律法,这将带来充满活力的社区和强劲的经济。作为附庸,他们必须服从宗主神。结果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然而,为了获得利益,他们必须自治,放下私欲,为他人服务。

不幸的是,以色列和犹大未能服从他们的宗主上帝。因此,先知约珥敦促犹大国举行庄严的集会,向上帝祈求宽恕,以便上帝可以免除他们即将到来的审判。否则,他们将成为列国的笑柄,即笑话或谚语(申命记 28:37;诗篇 74:10;79:9-10)。如果犹大受到上帝的审判,邻国会嘲笑他们。他们会取笑上帝的子民,让他们遭受羞辱。约珥指示祭司们向上帝祈祷,祈求上帝保护自己的名,饶恕他的遗产,饶恕以色列人民和国家(包括犹大)。

先知用一个问题结束了这个模范祷告:为什么万民中有人说,‘他们的神在哪里呢? ’约珥指示祭司们向神祈求宽恕,这样异教国家就不会嘲笑神的子民和他们的神。这与摩西在金牛犊事件后的代祷祷告类似。神告诉摩西,他计划消灭这个国家,从摩西的家族开始,以履行他对亚伯拉罕的承诺。摩西向神祈祷,指出这会在万民中羞辱神的名,因为他们会认为神不足以拯救他的子民脱离埃及(出埃及记 32:10-14)。这个问题促使神为了他的名字而饶恕他的子民,就像他以前做的那样。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