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约珥书 3:14-17 意义

耶和华的日子将是外邦国家的审判之时,也是以色列子民得救之时。以色列子民得救之后,将承认耶和华是他们的宗主神。

这一段以约珥的声音开始,以神的声音结束。它紧接着神的讲话,神命令列国聚集在约沙法谷接受判决(12-13节)。约珥现在回来简要描述这场战斗。根据先知所说,宇宙的骚乱将伴随这场战斗。太阳和月亮将变暗。但神的立约子民不必害怕,因为耶和华是他们的避难所和堡垒。然后,耶和华以向他的子民保证他的同在和保护结束了这一段。

约珥以一声响亮而持久的呼喊开始了他的演讲:决断谷中人多,人多。译为人多的希伯来语是“hămônîm”。它带有混乱中的骚乱的意思。它暗示着一大群人发出的混乱声音(以赛亚书 17:12)。这个词的重复增加了它的强度。因此,它描述了决断谷中最大的人群,耶和华将在那里对列国施行审判(第 12 节)。

约珥之所以大声呼喊,是因为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就在决断之谷耶和华的日子这个短语指的是上帝审判的任何时刻。公元前 586 年犹大被掳到巴比伦,这是约珥所描述的四次入侵中第一次被预言为耶和华的日子。这个耶和华日子可能耶和华公开干预人类事务并最终结束这个时代的时候。在此期间,上帝将审判所有背叛他的国家。上帝的审判将落在外邦国家身上,因为他们拒绝承认他是谁。上帝将使万物恢复其正常秩序,并报复历史上犯下的所有邪恶(以赛亚书 2:12;俄巴底亚书 15)。

约珥在这里说,上帝将把众人聚集到决断谷。第 2 和 12 节说,上帝将聚集所有国家,把他们带到约沙法谷(约珥书 3:2;12)。这似乎是对同一地方的两种描述。约沙法的意思是“上帝将审判”,表明这个山谷是上帝在主的日子进行大审判的地方。这里提到的决断很可能是上帝在审判国家时做出的决断。目前尚无已知的山谷被称为约沙法决断。传统上说它是耶路撒冷附近的山谷之一。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似乎在这个时代的最后一场战斗中,各国将聚集在米吉多平原,也称为哈米吉多顿(启示录 16:16),并向耶路撒冷进军,他们将“在城外”(启示录 14:20)。在那个“城外”的地方,在称为约沙法决断的山谷里,将有一场大屠杀。那里将流淌着鲜血,血流到马的缰绳上(启示录 14:20)。翻译为决断的词也可以翻译为“壕沟”,这可能指的是鲜血流淌的地方。

在那些日子里,上帝的审判将引起宇宙的骚乱。太阳和月亮变暗,星星失去光亮。约珥几乎一字不差地重复了 2:10 中的同一陈述。这可能表明正在考虑同一事件。这些发光体的变暗与上帝审判外邦国家的日子有关。启示录预言了与大灾难时期有关的许多宇宙骚乱。耶稣在马太福音 24 中也预言了这一点: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马太福音 24:29-30)。

耶稣声明的第一部分似乎是约珥书 2:10 的引文,在 3:10 中重复。它们似乎都指向这个时代的一个基本高潮,即上帝将所有不公正绳之以法。

约珥继续说,耶和华从锡安吼叫,从耶路撒冷发出他的声音。吼叫这个动词的意思是发出深沉而持久的叫喊。它通常用来形容狮子在等待猎物(阿摩司书 1:2;3:4;士师记 14:5)。然而,这个动词在这里用来描述耶和华的威严力量以及他对迫害他子民的国家的愤怒。锡安是位于犹大首都耶路撒冷东边的一座山。在这节经文中,锡安和耶路撒冷是同义词,用来解释约珥听到上帝声音的地方。这似乎与决断谷靠近耶路撒冷的想法很吻合。

耶和华从锡安和耶路撒冷怒吼,天地震动。没有任何事物和任何人能够抵挡上帝。每当他说话时,他的声音就会传遍宇宙。正如诗篇作者所说:“耶和华的声音在水面上;荣耀的神打雷。耶和华在众水之上。耶和华的声音大有功效。耶和华的声音威严。”(诗篇 29:3-4)在我们的经文中,当耶和华发出声音时,天地就会震动,引起列国的恐慌。但是宇宙的骚乱不会对上帝的选民构成任何威胁,因为耶和华是他子民的避难所,也是以色列人的堡垒

翻译为避难所的名词来自一个动词,意思是“躲避”。动词词根的基本意思是“隐藏自己”。它表示自信地寻求安全,而不是“绝望地逃跑”。总的意思是上帝的子民可以依靠他。他是他们的安全之地和保护之地。他将保护他的子民免受与他审判外邦国家的日子有关的任何威胁。

约珥强调了避难的概念,他说耶和华是以色列人的堡垒堡垒一词指的是任何无法进入的避难所,例如有围墙的防御工事。堡垒通常建在高山上,旨在坚不可摧。因此,它为人们提供了对抗敌人的安全。约珥提醒以色列人,当耶和华审判他的敌人 — — 外邦国家时,他会保护和保佑他们。因此,以色列人没有理由惊慌。

耶和华现在向他的盟约子民保证他的同在和保护。耶和华因这次拯救而说: “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动词“知道”的意思是“察觉”。在这种情况下,它意味着识别或理解某事。代词“我”在希伯来语文本中是强调性的,暗示是耶和华(而不是任何所谓的神)保护他的子民并满足他们的一切需要。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这句话会提醒犹大人民他们与耶和华的盟约关系。这种盟约关系基于上帝的仁慈之爱,而不是犹大的功绩。上帝始终忠于他的本性。他的行为将使他的盟约人民承认他是他们的宗主上帝(统治者),居住在锡安,我的圣山。

锡安山位于耶路撒冷城的东南部,耶路撒冷城位于犹大南部王国。这座高山是大卫王建造城堡的地方。因此,圣经经常称它为“大卫城”(撒母耳记下 5:7)。因此,它象征着以色列的权威地位。以色列的最高权威显然是上帝,以及大卫之子耶稣,万物的继承人。上帝将天上和地上的所有权力都授予了耶稣(马太福音 28:18)。锡安被称为上帝的圣山(以赛亚书 52:1)。

因为耶和华在锡安山的存在,耶路撒冷将变为圣洁,外邦人不再经过。上帝将在耶路撒冷掌权,统治他的子民。结果将是公义统治。这很可能是耶稣恢复以色列王国并登上大卫王位的预言(撒母耳记下 7:13),正如先知所预言的那样。圣经中清楚地教导了这一点,以至于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对耶稣降临的其他选择感到困惑。耶稣从坟墓中复活后,就在他升天之前,门徒问道:“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使徒行传 1:7)。耶稣的回答假定王国将会恢复,但表示门徒不知道什么时候。

在以赛亚书中,耶路撒冷被称为“圣城”(以赛亚书 52:1)。公元前 586 年,巴比伦人摧毁了它,这是蝗虫的第一次入侵。公元 70 年,罗马军队也摧毁了它,这是最后一种蝗虫。但有一天,耶路撒冷将变得神圣。耶和华将把耶路撒冷分开,使它成为他特别的居所。陌生人将不再经过它。那些在以色列没有份额的外国人将不再能够俘虏耶路撒冷。因此,上帝的子民将享受一段和平与繁荣的时光。这可能与耶稣一千年统治的时间相吻合,正如启示录 20 章所预言的那样,耶稣将王国恢复到以色列,显然是在地球毁灭和新天地创造之前。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