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西番雅书 1:8-13 含义

耶和华宣布对犹大人民的剥削和精神傲慢进行审判。他让商业利益和财产拥有者哀悼,因为他们的财富将被侵略者窃取和没收。

西番雅告诫犹大偶像崇拜者在宗主上帝面前“保持沉默”,因为神圣的审判即将来临(第 7 节),之后他详细描述了上帝即将对犹大人民进行的审判。

先知在向犹大宣告上帝的话时说道: “耶和华献祭的日子必定会发生这事” (第 8 节)。在这种情况下,牺牲品是犹大国。它将被入侵的巴比伦人屠杀。

献祭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是“zevaḥ” 从字面意义上讲,它指的是像绵羊或山羊这样的动物祭品。然而,在我们的经文中,它被比喻为犹大人(第 7 节)。耶和华的日子这个短语指的是耶和华干预人类事务以审判邪恶并恢复正义的时候(以赛亚书 13:6;以西结书 13:5;阿摩司书 5:18)。

有时,这一天的名称源自耶和华将要做的事或将要发生的事情。例如,我们读到“骚乱之日”(以西结书 7:7)、“惩罚之日”(以赛亚书 10:3)、“黑暗之日”(约珥书 2:2)等。在我们的经文中,这一天献祭之日,因为犹大人民将像动物祭品一样被屠杀(利未记 9:23-24)。由于耶和华将进行献祭,因此它被称为耶和华的献祭

一天耶和华惩罚王子,即王的儿子第 8 节)。犹大的王子是王宫中的官员(耶利米书 36:12)。王的儿子可能是指约西亚王的儿子,约西亚王从公元前 609 年开始统治犹大。

根据《列王纪下》记载,耶和华惩罚了约西亚的儿子们的邪恶行径。国王死后,国民膏立约哈斯,立他接替父亲作王(《列王纪下》23:30)。但埃及人把新国王俘虏到埃及,并任命约西亚的另一个儿子约雅敬为王(《列王纪下》23:31-34)。在约雅敬统治期间(公元前 609-598 年),犹大陷入偶像崇拜,并坚持不服从和不守法。

上帝责备以色列北部王国在外交上像一只“愚昧的鸽子”一样在亚述和巴比伦之间来回穿梭(何西阿书 7:11)。犹大似乎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因为在埃及虐待约雅敬后不久,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击败了约雅敬,并让约雅斤(约雅敬的儿子)登上王位。约雅斤统治犹大仅三个月,就被俘虏到巴比伦(列王纪下 24:8-16)。

后来,尼布甲尼撒王弄瞎了约西亚的另一个儿子西底家的眼睛,把他俘虏了(列王纪下 24:18-25:7)。这一切发生是因为国王的儿子们因他们的邪恶而受到上帝的审判,他们的父亲,特别是玛拿西的邪恶,带领犹大沉迷于异教崇拜习俗,即用儿童献祭,让他的儿子“经火” (列王纪下 21:6,9, 23:26-27, 24:3-4; 耶利米书 15:4)。

另一群会受到耶和华审判的人是所有穿外国衣服的人(第 8 节)。穿外国衣服表明他们依恋外国的风俗习惯。犹大人想把自己与外国人和外国文化联系起来,所以他们穿着外国的衣服来表明他们接受了他们的风俗和价值观,而不是按照上帝和谐和相互合作的设计生活。

这样,他们就放弃了作为耶和华上帝圣洁子民的身份(申命记 7:6;14:2)。在接受异教文化时,他们接受了一种剥削、欺骗、不公正和暴力的文化(何西阿书 4:2;阿摩司书 5:12)。因此,上帝会审判他们。

上帝要惩罚的第三类人包括那些跳上圣殿门槛的人,他们让主人的家里充满了暴力和欺骗第 9 节)。门槛由一块横跨门口的石头制成,略高于地板。它的外缘有凹槽,其高度使门无法向外摆动。古人认为门槛的入口既神圣又脆弱。

“凡跳上圣殿门槛的人”这个表达可能是指避免接触圣殿门槛,这是异教迷信的抄本。这种做法起源于非利士祭司,他们避免踩踏亚实突大衮神庙的门槛(撒母耳记上 5:1-5)。这种做法源于上帝在神庙门槛上推倒非利士偶像并砍下其头的情节(撒母耳记上 5:5)。也许异教祭司编造了一个故事来解释永生神的干预,并将其转化为他们通过避免踩踏门槛来控制的东西。与异教宗教的融合似乎是犹大各地的普遍做法(以西结书 8:12-16)。

犹大人不仅奉行异教迷信,避免接触圣殿门槛,而且还在主人的家中行恶和欺骗(第 9 节)。思想会产生后果,而“我可以通过崇拜我所造的偶像来满足我的欲望并证明其合理性”的异教文化是一种合理化文化。一旦接受合理化和自我中心,就不可避免地会转向欺骗、剥削和暴力(何西阿书 4:2)。

译作的希伯来语是“Adonai”。意思是统治者或主人,既可用于神也可用于人(分别见西番雅书 1:7 和创世记 18:12)。NASB 译作,表示犹大崇拜错误的神。译作可能更好,因为圣殿是神的殿,与人民的罪无关。

“用暴力填满他们主人的房子”这句话中,表示暴力的希伯来语词是“chāmās”。它包括谋杀、强奸、邪恶和流血(何西阿书 4:2;俄巴底亚书 1:10;哈巴谷书 2:8)。暴力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因为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创世记 1:26;9:6)。上帝对以色列的主要契约律法是爱他、跟随他,爱邻如己(马太福音 22:37-39)。

在新约中,耶稣的主要命令是彼此相爱,如同上帝爱我们一样(约翰福音 13:34)。当我们爱邻居时,我们会为他们谋求最大的利益。但是当我们欺骗时,我们就会试图利用他们。

用暴力和欺骗填满主人的房屋这个短语中,表示欺骗的希伯来语是“mirmâ”。使用欺骗的人说话是为了获得个人利益。利用利益。在西番雅时代,犹大人用暴力欺骗获得的财物填满了主人的房屋。他们虐待他人以获取个人利益。这反映了异教文化。偶像崇拜为自私自利剥削他人提供了道德合理化。正如我们操纵偶像一样,我们也可以操纵他人。然而,当每个人都这样做时,我们最终只会陷入一个强者剥削弱者的社会。

当西番雅继续发表有关上帝惩罚有罪的犹大人民的意图的严肃演讲时,他再次强调了献祭的日子,并说明了那一天会发生什么。

先知在“到那日,”耶和华宣告(第 10 节)这句话中添加了“耶和华宣告”这一短语,以增加信息的分量并确认其真实性。他想明确表示,该信息直接来自耶和华,耶和华是与犹大有盟约关系的全能上帝。 “到那日”这句话指的是上帝将介入审判犹大的时间;(犹大将被巴比伦作为祭品屠杀,如第 7 节所述)。

耶和华通过西番雅描述了犹大人民在祂审判之的反应。祂说,鱼门必发出哀号的声音第二区必发出哀号的声音(第 10 节) 鱼门第二区指的是耶路撒冷的地点。

哭声是犹大人民表达苦难时发出的声音。同样,哀号描述了犹大人在表达痛苦处境时的哀叹。在耶和华审判的日子,犹大会感到非常不舒服,绝望地呼救(诗篇 9:12)。他们的哭声会从鱼门第二区传来。

鱼门在古代是通往耶路撒冷的主要大门之一。它位于圣殿山周围的北墙附近。这是人们买卖的地方。鱼门是北墙的入口,就在哈楠业塔的西边(尼希米记 12:38-39)。它是在大卫时代建造的。后来,它成为玛拿西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历代志下 33:14)。在尼希米的领导下,犹大人民在巴比伦流亡后重建了鱼门(尼希米记 3:3)。

第二区是耶路撒冷的一个地区,女先知户勒大就住在这里(列王纪下 22:14)。希西家王在城西山周围修建了第一道防御墙,第二区由此诞生(历代志下 32:5)。玛拿西王在位期间修缮了这些城墙,“他在基训西边的谷中修筑大卫城的外墙,直到鱼门口”(历代志下 33:14)。

除了犹大人的哀号,山上还会传来一声巨响(第 10 节)。耶路撒冷建在一连串的山丘上。这可能意味着当敌人攻击犹大时,建筑物会倒塌,山上会传来一声巨响。由于犹大的叛乱,耶路撒冷城的各处都会遭到破坏。这也可能指周围的山丘,攻击者会在那里聚集并攻击这座城市(列王纪下 25:1-4)。

灾难的严重性促使先知向犹大发出命令:哀号吧,莫塔尔的居民(第 11 节)。莫塔尔一词指的是耶路撒冷的一个贸易区。它在公元七世纪被耶路撒冷的城墙包围。当上帝呼唤耶路撒冷的每个地区哀悼时,他要求西部的莫塔尔区加入哀号。原因是迦南的所有人民都将沉默(第 11 节)。

希伯来语单词“kĕnaʿan”在我们的文本中被翻译为“迦南”,也可以被译为“商人”或贸易商(何西阿书 12:7)。这可能是这里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词是一种文字游戏,让人联想到迦南人的影响。犹大商人复制了迦南人的不诚实做法,他们在金融交易中使用假平衡来欺骗那些从他们那里买东西的人。再一次,这是异教剥削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并破坏了上帝与以色列的约定,该约定要求人们真诚而建设性地相互交往。

在西番雅之前几年,先知阿摩司谴责了以色列的这种做法(阿摩司书 4:1;8:5-6)。由于犹大人复制了迦南人的不道德和剥削行为,他们将被全部压制。他们将不复存在。所有称银的人将被剪除(第 11 节) 这意味着商业将停止,犹大的企业将被摧毁。

在古代,人们用砝码来称量银子。一砝码是“舍客勒”,这是以色列重量系统的基本单位,相当于11.4克银子。犹大人在市场上作弊,通过剥削他人而致富。但上帝会惩罚他们,他们会失去所有的财富(第13节)。因此,先知命令他们为他们的损失哀号

本节的其余部分是耶和华对不顺服的犹大人民将采取的行动及其将遭受的后果的陈述。耶和华“到那时必成” (第 12 节) 这样的公式来介绍这些行动这个介绍是为了告诉犹大人民,上帝的审判即将到来。

耶和华宣告了他的审判,将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他宣告说,我要用灯巡查耶路撒冷(第 12 节)。用巡查某物意味着进行彻底调查,在每个黑暗的角落寻找想要的东西。列王纪下说明了这种做法。当耶户王“同利甲的儿子约拿达进了巴力的庙,对拜巴力的人说:‘你们察看察看,在你们这里不可有耶和华的仆人,只可有拜巴力的人。’”(列王纪下 10:23)。在我们的经文中,耶和华巡查耶路撒冷,揭露那些自满的犹大人,他们接受了剥削和放纵的异教文化(另见以西结书 8:12-16)。

在第二部分中,耶和华用了酒发酵过程的比喻来描述他要惩罚的人:我要惩罚那些精神停滞的人(第 12 节)。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人们会将葡萄酒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以将其与沉淀物分离。如果葡萄酒在酒糟中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变得停滞。它会变稠并被破坏(耶利米书 48:11-12)。

在西番雅书中,耶和华用酒来比喻那些安逸的犹大人。他们长期享受不间断的财富,以至于他们信靠自己而不是信靠上帝。他们的精神变得停滞不前。那些自满的人忘记了供应他们所需之物的那一位,所以他们变得傲慢,心里说, 耶和华不会行善也不会行恶(第 12 节)。

这些人显然认定上帝就像偶像一样,是一种可以操纵的力量。他们变得对自己充满信心,无视耶和华——全能的上帝。

因此,先知代表上帝发言,描述了自满的人将遭受的后果。他们的财富将成为掠夺,他们的房屋将沦为废墟(第 13 节)。犹大人民将一无所有,因为敌人将夺走他们的物质财富并摧毁他们的房屋。

是的,他们会建造房屋,却不会住在里面(申命记 28:30)。他们会种植葡萄园,却不会喝葡萄园酿的酒(第 13 节)。耶和华会援引他与他们立的约中的纠正条款,他们将被驱逐出家园和土地(申命记 28:37、49-50、64)。因此,他们将不再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也不会喝自家葡萄园酿的。他们的所有土地和住所都将被他人占有。

建造房屋和种植葡萄园需要精力、规划、耐心和财力。这些项目是长期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失去房屋葡萄园是一场巨大的悲剧。但宗主(统治者)上帝会给犹大人民正义。他们选择剥削他人,所以上帝会把他们交给巴比伦剥削(马太福音 7:2)。他会剥夺他们所有不义之财,因为他们无视他和他的圣约法律。他给了他们充分的通知和悔改的机会。但现在他将援引圣约的纠正条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将被援引,但这次是作为审判。犹大对别人做了恶事,现在他们也会受到恶事的对待。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