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西番雅书 2:1-3 含义

西番雅劝告犹大人民悔改,以免遭受上帝对犹大的审判。他还劝告犹大境内的义人寻求上帝,因为也许上帝可以在犹大受到审判时保护他们免受苦难。

在第一章中描述了耶和华审判地球的日子之后,西番雅现在敦促犹大人民迅速而真诚地悔改。在前两节经文中,他谈到了犹大罪恶的人民,他们实行异教仪式,并因此采取了欺骗和剥削的异教习俗(西番雅书 1:9, 11)。在谈到叛逆的犹大人之后,他谈到了国内忠实的追随者,那些以谦卑的心寻求取悦耶和华的人。

在向第一组人,也就是罪人讲话时,先知说,你们要聚集,聚集,无耻的国民啊(第 1 节)。翻译为聚集的动词通常用来描述收集稻草。在古代以色列,人们在收割结束时收集玉米秸秆的无用和尖锐的末端并将它们扔进火里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例如,在摩西时代,以色列人“分散到埃及全地,收集碎秸作为稻草”,用来制作泥砖(出埃及记 5:12)。在西番雅书中,先知使用这个动词来呼吁犹大人聚集在一起,改变他们的邪恶方式。这种呼吁是紧急的,正如动词的重复所表明的那样。

在西番雅的时代,犹大民族经历了精神上的黑暗时刻。他称犹大为“无耻之”,意思是他们故意公然违背上帝赐予他们的契约规定。他们陷入偶像崇拜,坚持作恶。然而,他们的脸并没有因尴尬而涨红。他们显然对违反上帝赐予他们的契约律法没有感到羞耻或悔恨,尽管他们曾承诺要遵守所有律法(出埃及记 19:7-8)。这表明上帝的契约律法甚至没有被考虑(何西阿书 8:12)。

通过这一紧急呼吁,先知告诉他们,他们需要意识到自己对立约之神的不当行为,并清醒过来,避免神的审判。事实上,犹大必须悔改,才能避免即将到来的灾难。

西番雅在下一节中强调了悔改命令的紧迫性,他在三行连续的句子中使用了介词“之前”。他这样做是为了明确表示犹大人民需要远离邪恶,真诚地转向耶和华,以免为时已晚。在第一行中,西番雅说他们需要在法令生效之前悔改(第 2 节)

法令一词广义上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命令。它是上级采取行动影响下级的结果。在我们的经文中,上级是以色列的宗主上帝,犹大的盟约统治者(约伯记 14:5;23:14;诗篇 148:6;以西结书 16:27)。法令是他对犹大的裁决。上帝已决定审判犹大人民的罪孽。他会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审判。

但是审判的日子并不遥远,因为那一天就像糠秕一样过去(第 2 节)。

谷壳这个词指的是脱粒后的谷壳和谷秆。脱粒时,谷粒会被抛向空中。沉重的种子/果实会掉落,谷壳会被吹走并消失。犹大悔改的剩余时间也是如此;时间会很短,然后就过去了。

在第二行中,西番雅呼吁犹大悔改,否则耶和华的烈怒将临到你们(第 2 节)。耶和华的愤怒是他对不顺服和罪孽的回应(申命记 1:26-46;约书亚记 7:1)。因为上帝是上帝,而罪孽是违背上帝品格和标准的行为,所以上帝的公义本性要求他公正,审判罪恶。

但上帝是慈爱的上帝,不轻易发怒(诗篇 103:8)。他希望所有人都悔改(彼得后书 3:9)。先知西番雅敦促犹大人悔改,这样上帝才能让他们免受他的愤怒。

在第三行中,西番雅重复了关于耶和华愤怒的相同想法,但通过添加“日子”一词来强化这种想法,这是指上帝审判的时间。他命令人民在耶和华的愤怒降临你们之前悔改(第 2 节)。上帝已经指定了一个时间来审判犹大人民的邪恶和叛逆。他告诉他们要遵守他的约定,才能在迦南地长寿和繁荣(申命记 8:1)。然而,犹大人拒绝听从耶和华的声音。因此,他即将严厉地审判他们。虽然上帝明确表示,他不会因玛拿西王的邪恶而不再审判犹大,但是,当约西亚领导了一场精神复兴,整个国家回归他时,他却不再审判犹大,这或许部分是由于西番雅的事工(列王纪下 23:26;历代志下 34:33)。

然而,在宣告审判的同时,先知西番雅向那些渴望侍奉耶和华的犹大人讲话。他三次使用动词“寻求”来强调命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次,他说, “世上所有遵守耶和华典章的谦卑人啊,你们都要寻求耶和华” (第 3 节)。

寻求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心中有特定的目标。它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就像有人寻找隐藏的宝藏一样(箴言 2:4)。在我们的语境中,动词“寻求”的意思是努力服从耶和华,遵循他的法令。“地上谦卑的人”这个短语中的“地”一词可以翻译为“土地”。在这个语境中,它可能指的是犹大地。“地上谦卑的人”这个短语指的是那些渴望侍奉耶和华并只为他而活的犹大人。它与“没有寻求耶和华,也没有询问他”的国家形成了对比(西番雅书 1:6)。

我们可以从《民数记》中的这节经文中很好地了解圣经中“谦卑”的含义:

“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
(民数记 12:3)

摩西是一位勇敢无畏的领袖,尽管可能面临危险,他还是勇敢地说出真相。摩西比任何人都谦虚。我们还可以从申命记的另一节经文中获得启发。这是耶稣在抵制诱惑时引用的经文。上下文是上帝通过摩西对第二代人说话,就在他们进入应许之地之前。

“[上帝]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申命记 8:3)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推断,谦卑就是愿意看到并面对现实。因为上帝是存在的本质,因此也是现实,谦卑就是寻求从上帝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因为这是真实而正确的视角。

神希望犹大人寻求聆听主,明白祂的道路,并相信祂的道路对他们最有利。这样他们就会谦卑,因为他们会活在现实中并拥抱现实。

在第二和第三条诫命中,先知继续劝诫谦卑的人:要寻求公义,要寻求谦卑(第 3 节)。有趣的是,上帝劝诫谦卑的人要寻求谦卑。这告诉我们,谦卑是需要不断努力的。需要不断投入才能从上帝的角度看待事物,才能看到并知道什么是真实的。

寻求公义意味着做上帝眼中善良和令人愉悦的事。做上帝喜悦的事也将寻求我们自己的最大利益(申命记 10:13)。善待他人、爱邻如己才是我们最大的利益。我们的天性是剥削,而不是爱他人。但当我们爱时,我们拯救我们的社区,建立持久的纽带,并找到真正的满足感。

寻求谦卑意味着从上帝的角度看待事物。每个人有三个选择:信任谁、选择什么观点以及采取什么行动。所有其他事情都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如果我们不寻求和发现现实,那么我们注定要生活在错误的视角中。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自我毁灭。

谦卑的犹大人被劝告要真诚地寻求耶和华,他们的盟约之神,因为这样做会带来积极的结果。上帝希望赐福。但他明确表示,要充分体验他的祝福,就需要顺服并遵循他的方式。

西番雅以他呼吁谦卑的人寻求耶和华的理由结束了这一部分。他以一个充满希望的词语作为开场,说: “或者在耶和华发怒的日子,你们可以隐藏起来” (第 3 节)。

这个词或许清楚地表明,上帝不会被操纵;他不像偶像那样是交易性的。上帝决定上帝做什么。上帝不能被要求遵守标准,因为他是所有标准都以之为准绳的终极标准。但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只是谦卑的人可以在耶和华发怒的日子里隐藏起来。希望是在整个国家遭受严厉审判的时候,个人能够得到拯救。

这符合圣经的原则,即上帝经常将信徒从普遍的审判中解救出来。一些著名的例子是诺亚、罗得和喇合(创世记 6:8、19:12-13;约书亚记 6:17)。

这节经文中有一个不同的原则,它谈到任何犯了罪并受到上帝审判的土地:

“‘虽然诺亚、但以理、约伯这三个人在其中,但他们却能靠自己的义拯救自己,’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以西结书 14:14)

西番雅劝告虔诚的人祈祷,以求得到拯救。

我们在《历代志下》中读到,为了保全国家,人民需要谦卑自己。耶和华向所罗门阐明了这一点,关于任何时候国家遭受审判,他说如果:

“凡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谦卑自己、祷告,寻求我的面,离弃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他们的祷告,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土地。”
(历代志下 7:14)

然而,上帝说,只要有十个义人住在所多玛,他就会宽恕,不再审判那里(创世记 18:32-33)。因此,没有什么“魔法词”可以让我们像操纵瓶子里的精灵一样操纵上帝。但在所有情况下,任何人、每个人都值得在上帝面前谦卑自己,寻求他,遵循他的道路。

耶和华可能会选择饶恕那些寻求公义的人。经文表明这是一种真正的可能性,但不是必然的。对义人宽恕审判的可能性清楚地表明,耶和华的行动不依赖于任何人,因为只有他是神(约珥书 2:14;约拿书 3:9)。西番雅知道耶和华是一位仁慈的神,他呼吁地上的谦卑人寻求谦卑公义,这样他们就可以找到藏身之处,逃脱即将到来的毁灭。

在耶和华必将施行审判之际,残余的人仍有一线希望。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