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西番雅书 3:14-17 含义

西番雅以预言的过去来说话,表明未来预言的确定性,呼吁犹大人民欢呼,因为他们的宗主上帝耶和华推翻了对他们的谴责,并打发了他们的敌人。上帝的子民因此可以抛开恐惧,永远欢欣鼓舞,因为伟大的战士耶和华就在他们中间。他们将生活在充满欢乐的世界中,生活在亲密的爱和团契中。

在上一节中,耶和华说,祂将在审判之日毁灭骄傲自大的人民,但会留下谦卑卑微的余民。这些余民将过着正义的生活,因为他们将拥有洁净的嘴唇,并生活在上帝的庇护之下(西番雅书 3:12)。在那些日子里,上帝子民的余民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欺骗或剥削任何人。因此,卑微卑微的人将享受安全和和平(第 9-13 节)。

先知西番雅预见到这样一个祝福和复兴的时代,呼吁上帝的子民欢呼。他大声发出了三个类似的声明,包含四个命令:锡安民哪,应当欢呼!以色列民哪,应当欢呼!耶路撒冷民哪,应当一心欢喜快乐!(第 14 节)。

锡安之女”这个短语指的是耶路撒冷忠于耶和华的人民群体。这个短语讲述了耶和华与他的盟约子民建立的仁慈关系(列王纪下 19:21)。女儿这个词暗示耶和华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爱他的盟约子民并关心他们,即使他们“对他行事败坏”并忽视了他(申命记 32:5)。耶路撒冷之女这个短语指的是住在耶路撒冷的忠实残余,那些谦卑的人(西番雅书 3:12)。

先知用四个祈使句(欢呼、胜利、欢欣和欢呼)来号召上帝的子民欢呼。欢呼是表达欢乐的正常方式。“大卫和以色列全家”“欢呼吹角”地将“耶和华的约柜”抬到耶路撒冷(撒母耳记下 6:15)。同样,在耶利哥之战中,耶和华指示约书亚和所有以色列人“大声欢呼”,这样“城墙”就会倒塌(约书亚记 6:5)。

在我们这段经文中,西番雅号召上帝的子民欢欣鼓舞,正如动词的堆积所表明的那样。他们应该全心全意这样做,这是他们选择的座位。是的,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无限的欢乐:耶和华已经收回了他对你的审判,他已经清除了你的敌人(第 15 节)。

短语“他已除掉你的敌人”使用了预言的过去时,用过去时态谈论尚未发生的事件,以强调它的实现是肯定的,就好像事件已经发生了一样。

上帝将推翻对他的盟约子民宣判的谴责,并战胜他们的敌人。正如谴责是上帝与以色列的盟约条约的执行一样,复兴也遵循盟约条约的规定。上帝在他的盟约条约中承诺,即使由于以色列人的不服从而对他们实施了强制条款,上帝最终仍会复兴他的子民(申命记 32:36)。这包括战胜敌人的承诺。以下是申命记中的这一承诺,其中包含对上帝与以色列之约的重述和修正:

“列国啊,你们要与主的百姓一同欢乐;
因为他要为他仆人的血伸冤,
向他的敌人施行报复,
并为他的土地和他的人民赎罪。”
(申命记 32:43)

犹大人民不仅会因摆脱敌人而欢欣鼓舞,还会因上帝住在他们中间而欢欣鼓舞。先知说,以色列的王耶和华在你们中间(第 15 节)。启示录声称,在新天新地中,将不会有圣殿,因为上帝将与他的子民一起住在地上,他将成为他们的圣殿(启示录 21:3,22)。这似乎是一次应验。然而,在这个特定的预言中,重点是以色列王。这种强调可能指向耶稣将坐在以色列宝座上的一千年统治(启示录 20:4)。

是以色列的王。虽然以色列和犹大都有人类的君王,但耶和华过去和现在都是最伟大的君王(提摩太前书 6:15;启示录 17:14)。上帝应许大卫王,他的后裔将永远坐在以色列的王位上,这将在耶稣身上实现(撒母耳记下 7:12-13;马太福音 1:1,21:9)。

在古代世界,国王的任务之一是在战争时期为人民而战。在《撒母耳记上》中,我们看到了以色列人这种做法的例证。人民拒绝听从撒母耳的声音,他们说:“不,我们要有一个王来统治我们, 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撒母耳记上 8:20)耶和华听了百姓的恳求,并任命了君王(撒母耳记上 8:22)。

纵观以色列的历史,我们看到国王最终未能保护人民。但耶和华是一位无敌的战士。他将保护人民,清除他们的敌人。他“作王,以威严为衣”(诗篇 93:1)。所有统治以色列的人间国王现在都死了。他们统治的时间很短。但耶和华“要永远作王”(诗篇 146:10)。因为永生永世的上帝有一天会再次住在他的盟约子民中间,西番雅鼓励他们说,你们不再惧怕灾祸(第 15 节)。

恐惧是人类面对威胁时的正常反应。人类在危险情况下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例如,当狮子在约旦河的草地上咆哮时,牧羊人感到害怕(阿摩司书 3:8)。此外,古人害怕被野生动物毁灭(约伯记 5:22)。但有一天,上帝的子民将不再害怕,因为他将住在他们中间,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威胁和危险(启示录 21:3)。到那时,人们将生活在和平与安全之中。

先知用“那日”这个短语开始下一节,让犹大人民知道他们的复兴仍是未来的事情。在惩罚了这个国家之后,耶和华将恢复剩余的人民。那时,将有人对耶路撒冷说:锡安啊,不要害怕(第 16 节)

 

锡安一词代表耶路撒冷的居民,如前一节经文所述(第 14 节)。它是耶路撒冷的同义词。根据西番雅书,其他民族将鼓励耶路撒冷人民不要害怕。他们会告诉他们,不要让你的手软弱无力(第 16 节)。

在希伯来人的思想和文化中,双手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申命记》第 32 章第 36 节)。因此,垂下双手象征着沮丧和/或疲劳。军事和工业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肌肉力量。

这表明,即使在充满正义、由上帝亲自居住的新地球中,人类的工业仍将存在(彼得后书 3:13;启示录 21:3)。启示录做出了一个有趣的陈述,即新地球将拥有国家,并且“地上的君王将他们的荣耀和尊贵带入 [新耶路撒冷]”(启示录 21:4)。似乎人类的冒险将不断升级和提升,因为人类的工业将通过团队合作、协作和共同目标实现,但不会自私自利、剥削和暴力。

在西番雅书中,其他民族鼓励耶路撒冷的居民不要灰心,并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耶和华你的神在你中间,他是得胜的战士(第 17 节)。这似乎是指耶稣作为征服之王重返地球并在地球上建立他的统治的时候(启示录 19:11-16,20:4)。

这里翻译为战士的词语在希伯来语中是“gibbor”。广义上讲,它指的是在某些领域中极其重要或强大的人。例如,宁录是“地上的勇士”(创世记 10:8)。具体来说,这个词在军事语境中用来指代能够做出英雄事迹的强者(撒母耳记上 2:4;何西阿书 10:13;阿摩司书 2:14)。在我们的经文中,这个词被用来指代耶和华,全能的上帝。没有其他战士能够抵挡他的力量和审判。

全能的以色列神将住在他的盟约子民中间。西番雅告诉犹大人,耶和华必因你们欢欣喜乐(第 17 节) 意思是上帝将喜悦他的子民。他们将不再做令他不悦的事。这将预示着未来大地充满公义的时代(彼得后书 3:13)。

此外,祂将安静在祂的爱中(第 17 节) 给人们新的生活,让他们享受与祂的团契。翻译安静的词也可以翻译为“休息”。这个短语很有趣,因为上帝被提到了两次。(上帝)将在他的爱中休息(安静)。这可能表明耶稣(上帝的儿子)、祂的父亲、圣灵和上帝的子民之间的相互联系。耶稣将与祂的新娘合而为一,新娘是基督的身体(以弗所书 5:31-32)。这里似乎预示着上帝的爱将以一种日常的、有形的方式包围祂的所有子民,这将影响每个人的存在。

最后,西番雅说,祂必因你们欢呼喜乐(第 17 节)。哦,那将是多么欢乐的一天啊!上帝将与祂的子民同在,并会从他们身上得到极大的喜悦。

第 17 节描绘了一幅令人惊叹的画面:人们安全地居住,在亲密、充满爱的社区中相互欢乐、繁荣昌盛。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