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诗篇 118:22-23 含义

诗篇作者用一个令人难忘的建筑隐喻来强调他的诗意叙述。他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石。诗篇作者最初将此应用于自己。但它也适用于弥赛亚。耶稣和新约作者使用这个预言来解释耶稣被以色列宗教领袖拒绝并没有使他失去成为主的弥赛亚的资格。

大卫王,可能是诗篇的作者,中断了他关于耶和华拯救他的诗意叙述,做出了一个奇妙的观察。他用一个建筑隐喻来描述他如何被拒绝但又取得了胜利,从而做出了这个奇妙的观察。

诗篇作者评论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第 22 节)

在钢梁出现之前,石材是加固建筑结构的首选建筑材料。建筑商会检查石材以确定其最佳用途。有些石材拒绝并被认为无法用于建筑,而其他石材则因其性能而受到高度重视。

最大最坚固的石头被选为建筑物的地基。主基石是最坚固、最好的石头,因为它将用于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建筑物或拱门的基石(或拱顶石)赋予建筑物形状和坚实的基础。它是所有石头中最重要的。

诗篇 118 中的这个比喻表达了整个旧约的一个共同主题。这个主题是:上帝常常忽略强者,选择弱者来实现他的旨意。

这一主题有无数种表达方式:

  • 上帝选择了年迈的亚伯拉罕和莎拉来生育他的子民。(创世记 12:1-6,希伯来书 11:8-12)
  • 上帝的应许是通过雅各而不是他的哥哥以扫实现的。(玛拉基书 1:2-3,罗马书 9:13)
  • 上帝使用口吃的摩西在法老面前代表他发言。(出埃及记 4:10)
  • 上帝召唤被奴役的以色列子民成为他的民族。(申命记 4:20,5:6)
  • 上帝呼召胆小的基甸带领他的人民对抗米甸人。(士师记 6:11-16)

所有这些例子都符合弥赛亚耶稣后来教导的模式:“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马太福音 19:30)。

诗篇作者的建筑隐喻很可能立即指的是上帝如何选择年轻、缺乏经验、甚至可能是私生子的大卫成为以色列之王(撒母耳记上 16:7)。

所有这些例证都表明,上帝选择人类而不是天使来统治他的创造物(诗篇 8:2;参见对诗篇 8希伯来书 2的评论)。

在这个比喻中,大卫说,那块被拒绝的石头后来成了房角石,它有四个不同的含义:1. 大卫王;2. 以色列;3. 第二圣殿的基石;4. 弥赛亚。

  1. 大卫王

被拒绝的石头第一个含义是它代表大卫王。大卫写这句话时指的是他自己。当撒母耳来膏抹耶西的一个儿子时,最小的儿子大卫甚至被自己的家人忽视和“拒绝”(撒母耳记上 16:6-11)。

耶和华选择大卫成为以色列的王(撒母耳记上 16:12)。耶和华的作为大卫家族眼中一件奇妙的因为耶和华,大卫成为了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至今)。

2.以色列

这块被拒绝的石头的第一个含义是它代表以色列国。以色列人绝不是人们所期望的那种会成为伟大而强大的国家的民族。他们最初是游牧民族,后来在埃及沦为奴隶。

“因为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你神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
(申命记 7:6)

耶和华通过他的仆人摩西继续提醒以色列人民:

“耶和华专爱你们,拣选你们,并非因你们的人数多于别民,原来你们的人数在万民中是最少的,乃是因为耶和华爱你们。”
(申命记 7:7-8a)

就像一块被建筑工人拒绝的石头一样,以色列民族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也被周围的帝国拒绝和轻视。然而,这些被拒绝的人民却是用来祝福整个世界的民族(创世记 12:3,出埃及记 19:6)。令其他人惊讶的是,竟然奇迹般地使用以色列民族作为在地上建立祂王国的基石

  1. 第二圣殿的建立

这块被弃的石头的第三个含义与人们从流放中归来后重建圣殿的预言有关。它指的是所罗巴伯所奠定的圣殿的真正基石。所罗巴伯所奠定的这块最重要的基石经受住了许多反对者的考验,坚守了自己的地位,

“这是耶和华对所罗巴伯所说的话,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大山哪,你算什么?在所罗巴伯面前,你必变为平原。他必使顶石显露,人必呼喊说:愿恩惠,愿恩惠归于这块石头。’”
(撒迦利亚书 4:6-7)

“所罗巴伯的手立了这殿的根基,他的手也必完成这工。那时你们就知道万军之耶和华差遣我到你们这里来。”
(撒迦利亚书 4:8)

  1. 弥赛亚

被拒绝的石头的第四个含义是指弥赛亚。弥赛亚作为顶石或房角石的形象反映在以赛亚的预言中,

“那时他必成为圣所;
但对以色列两家来说,他们是可击打的石头,是可跌人的磐石。
这对耶路撒冷的居民来说是一个陷阱和圈套。”
(以赛亚书 8:14)

“因此主神如此说,
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是经过试验的石头,
一块昂贵的地基基石,稳固地安放。
相信它的人不会受到干扰。”
(以赛亚书 28:16)

诗篇 22 和以赛亚的第四首仆人之歌(以赛亚书 52:13-53:12)预言性地描述了建筑师(牧师和长老)如何拒绝弥赛亚作为房角石

诗篇 118 的基石是指弥赛亚耶稣,他既被自己的人民拒绝(约翰福音 1:11),但主却使他成为我们救赎的根基(哥林多前书 3:11)。

耶稣复活后,彼得在接受审判时引用了诗篇 118:22-23,试图说服议会相信耶稣就是弥赛亚,“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使徒行传 4:11)

弥赛亚耶稣甚至将自己称为这块基石(马太福音 21:42、马可福音 12:10-11、路加福音 20:17)。

弥赛亚耶稣凯旋进入耶路撒冷后不久,进入圣殿时,他引用了这段经文来回应那些拒绝他的宗教领袖的质疑,并用这个比喻来形容自己,

“你们从来没有读过圣经里写的‘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为,在我们眼中看为奇妙’吗?”
(马太福音 21:42)

耶稣在圣殿里对祭司和长老讲完“家主的比喻”后,就说了这番话(马太福音 21:33-41)。这个比喻描述了邪恶的葡萄园主在派家主的仆人和儿子去收割庄稼时,将他们杀死的故事。

这个比喻预言了这些祭司将如何密谋杀害耶稣,以巩固自己的权威。但它也警告他们要认识到上帝已将他的儿子赐给他们,他们不应该杀害他,而应该听从他的话。

就像这块基石一样,耶稣既被宗教领袖和他的人民驱逐(马太福音 27:22,约翰福音 1:11),但耶稣却被上帝选择作为我们救赎的首要基石

彼得和保罗经常引用或暗示大卫在诗篇 118 中的预言隐喻,向他人证明耶稣是弥赛亚(使徒行传 4:11、哥林多前书 3:11、以弗所书 2:20、彼得前书 2:5-8)。

对于匠人所弃石头的四种解释:1)大卫王,2)以色列国,3)圣殿地基,4)耶稣作为弥赛亚——都是正确的,但是,匠人所弃石头的第四个含义在我们眼中是最奇妙的(第23节)。

这是耶和华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 (第 23 节)

这个词——这——指的是拣选了弥赛亚,并允许他的子民不承认他,甚至拒绝他、杀害他(以赛亚书 53:6b,10)。一旦人们意识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赐下他的儿子来拯救我们(约翰福音 3:16)——我们就会惊讶不已。在我们眼中,这将是奇妙的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