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诗篇 118:27 含义

诗篇作者以宣告耶和华是神并赐予我们光明来结束他的诗意叙述。他呈现了最后一幕,描绘了人们为了拯救上帝而献上的节日祭品。所用的语言是对弥赛亚耶稣的预言,他既是世界的光,也是我们的逾越节祭品。

大卫王可能是诗篇的作者,他以两次宣言和一次敬拜劝诫结束了他的诗歌叙述。

这些最后的宣告中,第一个是:耶和华是上帝(第 27a 节)。

在以色列周围的多神教国家中,诗篇作者宣告的主旨是:(耶和华)是唯一的神

这是犹太人核心信仰的表白:“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是我们的神,耶和华是独一的主!”(申命记 6:4)。耶稣同意他在世上传道期间犹太人普遍的信仰,即这是第一条也是最大的诫命(马太福音 22:35-37)。

申命记中的这节经文是摩西所作“示玛”的开篇。示玛的意思是“听”或“听见”。示玛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以色列人每天早晚的祷告。诗篇作者编辑了示玛的第一句话:耶和华是神,并预计每个以色列人都会填写后半部分:“耶和华是独一的!”(申命记 6:4)。这句话也是对耶和华作为的权威的宣告。耶和华,唯有耶和华才是掌管和统治万物的那一位。

诗篇作者宣告的第二件事是:他赐给我们光明(第 27 节)。
(“和散那/我们得救了!”)

光是真理或理解的常用比喻。照亮一切。它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周围的环境和情况。诗篇的其他地方说:“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篇 119:105)。上帝赐予我们他的诫命和话语之。这光的启示是我们的恩典的表达。

诗篇作者的陈述也预言了弥赛亚。

耶稣是弥赛亚,是“世界的光,跟从他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 8:12)。他过去是,现在也是“真光,来到世上,照亮一切人”(约翰福音 1:9)。上帝差遣耶稣弥赛亚,不仅是为了赐予我们永生(约翰福音 3:16),也是为了教导我们如何按照上帝的意愿生活——信靠上帝

接下来,诗人以诗意的方式叙述了他对上帝权威和恩典的敬拜回应,

用绳子把节日祭物绑在祭坛的角上(第 27b 节)。

诗篇作者奇迹般地从困境中被救出来(诗篇 118:5,诗篇 118:12-14),在战帐中欢呼,凯旋进入城门(诗篇 118:16-17,诗篇 118:15,诗篇 118:19-20),宣告了耶和华拯救的英勇,并通过献祭履行了他感恩的承诺(诗篇 118:21)。

对于那些跟随主的人来说,对上帝的善良和力量的正确回应是崇拜、庆祝和献祭用绳子把节日的祭品绑在祭坛的角上,是指在祭坛上向耶和华献祭的仪式。献祭时,动物会被用绳子绑在祭坛上,以确保它不会从祭坛上掉下来而变得不洁。祭坛的是祭坛结构的一部分。考古学中发现了许多例子(见图)。

捆绑祭品意味着将其献祭。以撒顺服地被父亲捆绑并放在祭坛上(创世记 22:9)。在犹太人的传统中,这一事件被称为“捆绑”。以撒的顺服是耶稣的预言,耶稣顺服地被献祭在十字架上(希伯来书 10:5-7)。

诗篇作者称此为节期献祭,这意味着他所想到的献祭很可能是以色列某个圣日所献的祭之一。除了每周的安息日外,《摩西五经》还描述了以色列要遵守的七个节日圣日(《利未记》23:4-36):

  1. 逾越节(利未记 23:5)
  1. Chag HaMatzot(无酵饼)(利未记 23:6-8)
  1. 初熟的果子(利未记 23:10-14)
  1. 五旬节(五旬节/七七节)(利未记 23:15-22)
  1. 犹太新年(吹角节)(利未记 23:24-25)
  1. 赎罪日(利未记 23:27-32)
  1. 住棚节(利未记 23:34-36)

要了解更多关于以色列的节日(也称为主指定的时间),请参阅我们对利未记 23 章的评论

大卫将节日献祭纳入其中,进一步表明诗篇 118 经常在节日期间唱诵,因此以色列人都对此非常熟悉。对于以色列人来说,诗篇 118 的熟悉程度堪比西方文化中一首深受喜爱的圣诞颂歌。

诗篇 118:27 从几个方面预言了弥赛亚耶稣:

耶和华是神,他给了我们光明;

用绳子把节日祭物绑在祭坛的角上。

  1. 弥赛亚耶稣是主(耶和华)。(马可福音 14:62,约翰福音 8:58,启示录 1:8,22:13)
  1. 耶稣是弥赛亚,是上帝。(马太福音 16:16,27:54,约翰福音 1:1,14,腓立比书 2:6,歌罗西书 1:15-19)
  1. 弥赛亚耶稣是“世界之光”。(约翰福音 1:5、9,8:12,约翰一书 1:5)
  1. 上帝赐给我们弥赛亚耶稣作为,向我们展示如何与他和谐相处。(马太福音 4:15-16,约翰福音 1:10,3:17-21,约翰一书 1:6-7)
  1. 弥赛亚耶稣是我们的节日祭品。

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 1:29)。他是“我们的逾越节羔羊”(哥林多前书 5:7)。此外,耶稣是在逾越节那一周被处死的(约翰福音 18:28)。

要了解更多关于耶稣如何成为我们的逾越节羔羊的信息,请参阅《圣经说》的文章:“耶稣和逾越节和无酵饼节的弥赛亚实现”。

令人警醒的是,即使在这首诗篇的胜利部分(诗篇 118:19-27),也存在着牺牲的死亡。对于诗篇作者来说,这是绵羊或山羊等动物的死亡。但从预言的意义上讲,节日献祭指的是上帝之子耶稣的死亡。

正当耶稣胜利地进入耶路撒冷,街道上响起诗篇 118:25-26 中的和散那的呼喊时,他却将自己作为节日的祭品,他将被捕(马太福音 26:47-56);被诬告(马太福音 26:57-68);被捆绑(马太福音 27:2),并被羞辱地在十字架上游街示众直至死亡(约翰福音 19:16-17)。

诗篇 118 的诗意叙事以胜利弥赛亚看似失败的时刻结束。但耶稣胜利了,因为他承受了苦难(以赛亚书 53:10-12,腓立比书 2:5-11,希伯来书 12:1-2)。

忠实地为主受苦也是我们走向胜利的道路——效仿耶稣的榜样,无论发生什么,都将自己托付给上帝,甚至至死不渝(马太福音 20:26-28,路加福音 9:23-26,罗马书 8:17-18,提摩太后书 2:12,彼得前书 4:12-13,19,启示录 2:10-11)。

  1. 弥赛亚耶稣被绳索捆绑。(马太福音 27:2)
  2. 弥赛亚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他被当作节日祭品的祭坛 。(马太福音 27:15-16,路加福音 23:17-18,约翰福音 20:25, 26,歌罗西书 2:14)。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