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诗篇 118:2-4 含义

诗人在开场白的合唱中强调了耶和华的慈爱是永恒的这一真理。他通过重复第一节中所说的话三次来做到这一点。他呼吁以色列人、利未人和敬畏耶和华的人亲口说出这一基本真理

大卫王,很可能是诗篇的作者,在他开始描述他个人的极度“痛苦”(诗篇 118:5)之前,在他的引言合唱中,三次强调地重复了“和散那哈利路亚”开头的一个重要真理(诗篇 118:1-4)。

诗篇 118 以劝诫“你们要称谢耶和华”(诗篇 118:1a,29a)开始和结束。感恩是诗篇作者选择在整篇诗篇中采用的基本观点。他也邀请读者采用这种观点。诗篇作者劝诫我们“感恩”的原因是因为“耶和华本为善”(诗篇 118:1a,29a)。诗篇作者给出的耶和华绝对善的证据是:“他的慈爱永远长存”(诗篇 118:1b,29b)。

翻译为慈爱的希伯来语是 חֶסֶד (H2616)。发音为“hesed”。它可以翻译为“怜悯”、“仁慈”、“恩惠”、“坚定的爱”或“忠诚”。诗篇作者在描述耶和华永恒的“hesed”/慈爱时,指的是所有这些定义。耶和华慈爱永远长存(永恒),他的“hesed”无处不在(诗篇 34:5)

耶和华慈爱是永恒,这是整篇诗篇的基础或表达前提。这是诗人在诗篇 118 篇第一部分描述的苦难中坚持的真理。诗篇 118 篇的第二部分颂扬了耶和华永恒的慈爱

这个真理对诗篇作者来说是如此的基础,以至于他在介绍它之后立即重复了三次,

他的慈爱永远长存(2b、3b、4b 节)。

他在这篇诗篇中五次说这句话(诗篇 118:1、2、3、4、29)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们很容易忘记耶和华是良善的,他的慈爱是永恒的,尤其是当我们处于困境中时(诗篇 118:5)。

在诗篇作者每次重复之前,他都劝诫不同的人群宣扬这一奇妙的事实。

诗篇作者劝诫的第一群人是以色列

让以色列说,

“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第2节)。

以色列指的是以色列国,即上帝的盟约之民。

耶和华以色列永久盟约始于亚伯拉罕(创世记 12:2-3)。它通过亚伯拉罕的应许之子以撒延续(创世记 21:12,26:3)。它又通过以撒的第二个孩子雅各延续(后来被耶和华的天使改名为“以色列”——创世记 32:28)(创世记 28:13-15,35:9-12)。

然后,耶和华在西奈山向以色列的后裔扩展了祂的永恒之约(出埃及记 19:5-6),以色列人民同意遵行耶和华所说的一切(出埃及记 19:7-8)。出埃及记 19 章至 23 章的其余部分详细说明了耶和华以色列之间的永恒之约的具体内容(包括十诫)。此后:

“于是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出埃及记 24:3)

同一代的以色列人屡次违背与耶和华所立的永远之约。

  • 以色列崇拜金牛犊(出埃及记 32:1-9)。
  • 以色列人抱怨上帝在荒野为他们提供的吗哪(《民数记》11:4-9)。
  • 以色列不敢信任耶和华,并反抗为他们征服应许之地的计划(民数记 14:1-10,22)。
  • 以色列人在旷野流浪的四十年间不断抱怨耶和华他的仆人摩西(民数记 16:1-40, 16:41, 21:4-5),并怀疑耶和华的供给(民数记 20:1-5)

尽管以色列不断违背与耶和华永远之约,但耶和华他的子民的慈爱(“hesed”)是永恒的

耶和华以色列的下一代重申了他的永恒之约(申命记 26:16-19),以色列人民再次同意遵守该约(申命记 26:17,27:11-26)。

但在整个士师时代,以色列人世世代代都未能遵守与耶和华的永久盟约,并被扫罗王误导。但耶和华慈爱(“hesed”)始终贯穿着以色列人的所有缺点。正如使徒保罗所说,上帝对以色列的承诺仍然有效,因为他的礼物是不可撤销的(罗马书 11:29)。

大卫王,这位可能的诗人,在他的诗篇中劝诫以色列民族说出并宣告对他们永远的“怜悯”。

在劝勉以色列之后,诗人劝勉的第二群人是亚伦家,

愿亚伦家说:
“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第 3 节)。

诗篇作者提到的第二组人的范围从整个以色列人缩小到以色列内的一个特定部落。

亚伦家指的是以色列的祭司阶层——利未人的一个分支。

亚伦是摩西的兄弟,也是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伙伴。亚伦被认为是以色列的创始大祭司(出埃及记 28:1-43,29:9)。作为祭司,亚伦家族负责通过管理祭祀在耶和华以色列之间进行调解。他们的祭司任务记录在《利未记》中。

亚伦家的成员是以色列的精神领袖。他们的职责是提醒人民“要称谢,因为耶和华本为善”(诗篇 118:1, 29),他的慈爱永远长存。他们最好并宣告: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作为精神领袖,亚伦家族最好记住上帝永恒的“仁慈”,以免他们对自己要服务的人民失去耐心和不仁慈。此外,亚伦家族自己也没有遵守与耶和华的约定:

  • 亚伦跟随百姓造了金牛犊(出埃及记 32:1-4)。
  • 亚伦的儿子“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的”(利未记 10:1-3)。
  • 亚伦抱怨耶和华的仆人摩西的领导(民数记 12:1-12)。
  • 亚伦和摩西不相信耶和华并击打米利巴磐石时,他们就与摩西一起犯了罪(民数记 20:12、23-29)。
  • 祭司以利的儿子很邪恶(撒母耳记上 2:12-17)。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亚伦家违反了赐予他们的神圣律法。因此他们需要宣告并牢记,以保持对上帝的正确看法。

虽然亚伦家未能尽到管理的责任,但耶和华仍然有怜悯和信实。他向亚伦家的慈爱永远的

虽然亚伦家因其不服从而遭受了负面后果,但的“hesed”/怜悯依然存在。

这一指控的当代应用是:哦,让任何处于精神领导地位的人(牧师,传教士,事工组织负责人,父母,导师等):“他的慈爱是永恒的。

诗篇作者劝勉的第三群人是敬畏耶和华的人,

愿敬畏耶和华的人说:
“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第4节)。

诗人提到的第三组人,也就是最后一组人,并没有像第二组人那样,将范围从以色列国缩小到以色列境内的一个特定支派,而是扩大到整个以色列。他将他的劝诫扩展到所有敬畏耶和华的人

第三个术语包括以色列国和亚伦家,但也包括任何敬畏耶和华的人——包括外邦人。

敬畏耶和华的人那些最关心耶和华对他们的看法的人。因此,敬畏耶和华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遵守他的命令(马太福音 6:33-34)。

敬畏耶和华的人可以无畏地跟随耶和华,因为他们知道他的慈爱是永恒的。他们不必担心当前的后果——例如政治压迫、疾病、折磨、流放或死亡,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相信耶和华会奖励那些寻求他的人(希伯来书 11:6)。

他们也知道,他的奖赏比他们今生不服从他而得到的任何好处都要大得多,而且是永恒的(马太福音 19:28-29,罗马书 8:16,哥林多前书 4:16-18,希伯来书 10:35-36,雅各书 1:12,彼得前书 1:6-7,启示录 3:21)。敬畏耶和华的人,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马太福音 6:33)。

敬畏耶和华的人宣告他的慈爱永远长存,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需要这种观点来承受今生将遇到的诱惑和考验。

大声说出这个真理,正如诗篇作者劝告以色列亚伦家,和一切敬畏耶和华的人所做的那样,即使只是为了提醒自己,也是敬畏耶和华的人“鼓起勇气”的一种方式,正如弥赛亚耶稣指示他的门徒在世上遇到苦难时要这样做一样(约翰福音 16:33)。

再次,诗篇作者在前四节中四次提到了这句话,以确立这是在诗篇 118:5-18 中描述的“苦难”中要记住的普遍真理。

在我们开始思考他所描述的痛苦程度之前,我们再说一遍这个事实:

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