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诗篇 16:9-12 含义

我们内心欢喜快乐,这并非因为世俗事物或环境,而是因为上帝是谁以及祂将要做什么。我们可以相信祂会带领我们,让我们知道祂的旨意和祂的存在,这将带给我们满满的喜乐。

因此这个词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它连接了之前发生的事情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通常意味着它将为已经呈现的内容提供某种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大卫宣称,由于知道有一位神为他提供庇护,并赋予他生命的目的和意义——因为神劝告和教导他,并且始终与他同在——我的心是快乐的,我的荣耀是欢欣的。这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想想大卫所表达的上帝的善良。大卫所宣称的永生上帝始终是善良的。那么,当情况糟糕、令人失望或痛苦时,我们如何宣称“上帝是善良的”呢?生活中的悲剧和考验又如何呢?在失去亲人时,我们怎么能说我的心是快乐的呢?上帝真的一直都是善良的吗?

当我们像大卫说的那样,我心里很高兴时,我们就会开始明白上帝的善良就在他身上,他就是上帝。即使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刻,他仍然在我们面前,在最糟糕的时候在我们右手边。

大卫不是在谈论他的环境,而是在表达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对生活所选择的视角。大卫超越了环境,看到了他生存的现实。大卫的幸福并非源于他的环境。相反,它源于他有意选择的一种视角:“除你以外,我没有好处”(诗篇 16:2)。上帝是好的,因此上帝允许进入我们生活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利益。新约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我们得益处:

“我们知道,神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旨意被召的人。”
(罗马书 8:28)

除了说他的心欢喜之外,大卫还说“我的荣耀也欢喜”。这句话可能很难理解和解释。有几种译本说“我的舌头也欢喜”。这当然是对欢喜之心的恰当回应,但它并没有完全表达出最有可能的意思。虽然舌头是欢喜的一部分,但欢喜来自内心,这很可能是荣耀一词所指向的方向。

大卫在这里使用“荣耀”一词似乎是指他自己的灵魂。这与《创世纪》中翻译为荣耀的同一个希伯来语词的用法相似:

“我的灵魂不要进入他们的议会;
不要让我的荣耀与他们的集会联合起来。”
(创世记 49:6上)

在《创世纪》中,“荣耀”被用作“灵魂”的同义词。

新约中翻译为“荣耀”的术语(希腊语“doxa”)就是以这种方式使用的。正如在哥林多前书 15:40-41 中看到的,“荣耀”是某人或某物的可观察本质。太阳的荣耀与月亮的荣耀不同。同样,每个人都有荣耀;这是他们可观察的本质。人们可以拥有美好的荣耀,也可以拥有可耻的荣耀(腓立比书 3:19)。这取决于他们的本质。

此时,大卫的真我,也就是他内心深处的欢喜,因为神在大卫的右边。大卫很高兴,他的内心欢喜,因为有神的稳固作为他的基础,使他不动摇。

再说一遍,我们不知道大卫回忆的任何具体结果或情况。相反,这种欢欣来自内心深处,因为活着的上帝就是他所说的那个人。正是因为上帝的善良和忠诚,大卫才能选择一种让他快乐的观点。

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干扰(也许是智能手机),我们是否曾经到达过大卫带我们去的这个敬拜之地?也许我们可以接受挑战,跟随大卫的脚步,花时间反思,让我们的思想了解真实的事实。我们很容易被各种自称是好的东西分散注意力。但事实是“除你以外,我没有好处”(诗篇 16:2)。

大卫继续说,我的肉身也必安然居住。如果我们遵循这里的联系,因为上帝是我们的右手,是我们可以信赖的稳定帮手,那么我们的肉身也将安然居住。因为我们有这种稳定性,有这种信念,相信上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把我们带到最好的地方,我们内心的结果就是我的心是快乐的,它的同义词是“我的荣耀欢欣鼓舞”。这似乎是一个交叉结构:

因为上帝在我的右手边,所以我不会动摇

B 我心里很高兴

B'我内心深处欢喜

我的肉体也将安然居住

在对句中,中间部分起到强调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大卫强调他的幸福源于上帝,而不是环境。大卫并没有根据世界对善的定义来定义他的幸福。相反,大卫宣称“除了你以外,我没有别的福分”(第 2 节)。

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这句话中的肉身一词指的是大卫的肉身这里的经文表明我们的精神状态影响我们的身体状态。如果我们有心灵的平静,我们的身体就会健康。

接下来,经文转到新约圣经使徒行传中引用的关于耶稣死亡和复活的经文。下一节经文(第 10 节)中的“为你”一词也可以翻译为“因为”。大卫指出了五个原因,他的心很高兴,他的荣耀欢欣鼓舞,他可以确信他的肉体也将安然居住

  1. 因为你不会将我的灵魂抛入阴间;
  2. 你也不会允许你的圣者腐烂。
  3. 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
  4. 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
  5. 你的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1.) 因为你不会将我的灵魂抛弃于阴间。

一些将Sheol翻译为“死者之地”(NIV)、“死者之中”(NLT)、“地狱”(KJV)。Sheol 经常被翻译为“坟墓”,因为Sheol是字面意思,但Sheol的语境植根于大卫时代的世界。Sheol 的一般含义是每个人死后都会去的地方,无论好坏。它似乎总是指坟墓,因为那是尸体去的地方。坟墓在地里因此人们会“下”到Sheol。我们有一段新约经文表明Sheol不仅指物理坟墓,还指死者的地方。

大卫对上帝说,因为你不会将我的灵魂遗弃在阴间。在使徒行传 2:25-28 中,彼得在五旬节那天的布道中引用了诗篇 16:8-11。希腊语(新约的书面语言)将诗篇 16:10 中的“Sheol”一词翻译为使徒行传 2:27 中的“Hades”。彼得当时正在向一群犹太人讲话,他引用大卫的话来证明经文预言了弥赛亚耶稣的复活。

彼得在使徒行传 2:31 中说:“他(大卫)向前看,讲论基督说:‘他不撇在阴间,他的肉身也不朽坏。’”彼得肯定相信大卫是在指复活。旧约很少提到死后的生活。但我们知道,大卫是相信死后生活的一个人。当大卫和拔示巴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去世时,大卫说:“我要到他那里去,他却不能回到我这里来”(撒母耳记下 12:23b)。(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旧约中另外两处提到死后生活的经文是约伯记 19:25 和但以理书 12:13)。

大卫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复活的愿望,这句话表达在他的声明中:“因为你不会将我的灵魂抛弃在阴间。”我们唯一的希望是耶稣基督,“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唯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马书 6:26)。有关此主题的更多信息,请阅读我们的“难解话题解释”:地狱是什么?圣经中的冥界和地狱。

使徒行传 2:27 中引用的诗篇 16:10 清楚地表明诗篇 16 是预言性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卫有意的冥想根植于“除了你之外,我没有别的好处”这一想法,这是耶稣选择的心态。我们证实了这一点。请考虑腓立比书中的这段话: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腓立比书 2:5)

腓立比书 2:5-11 描述了耶稣选择的一种态度、观点或心态。这是有意为之的选择。耶稣选择相信上帝知道什么对他最好,所以他“顺服至死”。耶稣这样做表明,为侍奉上帝而牺牲生命会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好处(马可福音 8:35-35)。

2.) 你也不会让你的圣者遭受腐烂。

如果我们顺应大卫在诗篇中引导我们的方式,我们就可以与彼得站在一起,他在使徒行传 2:31 中引用“你也不会让你的圣者遭受腐烂”

彼得在下一节使徒行传 2:32 中明确指出,诗篇 16 中的这句引文预言性地指的是耶稣,他说:“这耶稣,神已经叫他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彼得在这里将诗篇 16 中的圣者等同于耶稣,而他没有经历腐烂这一事实预示了耶稣的复活。

当大卫说“除你以外,我没有什么好处”(诗篇 16:2)时他知道他永恒的希望只在永生的上帝身上,而不是其他任何人身上。但大卫似乎也预言了耶稣离开天堂宝座、遵行天父旨意、成为仆人时所采取的同样态度(腓立比书 2:5-11)。当耶稣服从天父、化身为人、为我们的罪而死时,他也表现出“除你以外,我没有什么好处”的心态。

“除了祢以外,我一无所有”这句话的应用,意味着我们选择相信上帝为我们准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无论我们的经历或外表如何。正是这种态度让耶稣学会了服从,走向了十字架。耶稣的信仰得到了回报。正是由于他的服从,他的父亲将耶稣提升为高于一切造物之人的神人(马太福音 28:18;腓立比书 2:10-11)。

3.)你必指示我生命的道路

当我们追随诗篇 16 中的大卫的思想和内心时,我们被他的谦卑所震撼。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如果谦卑被考虑,就会被视为某种弱点。至少,这会是某种承认,我在某些方面没有达到标准,所以下次我会做得更好。

字典将谦卑定义为“摆脱骄傲或傲慢”。骄傲和傲慢都根植于“我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这一想法。在这句话中,大卫承认上帝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结合第 2 节的主题陈述“除你以外,我没有好处”,大卫提倡一种生活方式,即认识到上帝的方式总是对我们最好的。

也可以说,谦卑是愿意看清现实。大卫说出了一个赤裸裸的事实:人类无法在神的指引之外找到生命之路。大卫只是在陈述真实和正确的事情。这样做,大卫选择了神的国度,拒绝了这个世界的原则。

世界体系以骄傲和傲慢为食。我们看到,我们索取。我们感受,我们消费。我们嫉妒,我们吹嘘(约翰一书 2:15)。甚至许多我们称之为虚假谦卑的尝试,其实都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我们的成就而耍的花招。

我们也可以把祷告的重点放在聆听上帝的声音和寻求祂的道路上,以此来将“祢将使我知晓生命的道路”应用于精神层面。作为基督的追随者,我们有多少次来到上帝面前说:“这就是我想要做的,或计划要做的,或必须做的,请您祝福我好吗?”以色列国王大卫几乎可以接触到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他当然可以来到上帝面前说:“这是我正在计划的事情,我希望得到您的祝福、帮助或肯定。”在这句话中,他承认上帝是导演,他将在“宜人的地方画线”(第 6 节)。

当我们看到这句话你就让我知道生命的道路值得我们去思考“生命的道路是什么?”

我们或许可以想想耶稣说过的话,他把寻找生命之路定义为选择大门和道路:

“因为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马太福音 7:14)

大卫认识到上帝会向他展示通往生命道路,但他必须自己选择是否走这条路。耶稣说,世界的道路,也就是通往毁灭的宽阔道路(马太福音 7:13),是“阻力最小的道路”。遵循上帝的道路需要有意图。但大卫认识到,这实际上是通往生命的道路。因此,值得付出努力。

在新约中,翻译为生命的词希腊语“zoe”。“zoe”来自现在践行上帝王国的原则,并通过我们在世上所经历的考验来侍奉基督为王(马太福音 5:3、11)。生命(“zoe”)来自寻求与上帝的和谐,并通过信仰的眼睛看待他(马太福音 5:6、8、20)。当弥赛亚的王国完全建立时,生命(“zoe”)被称为“伟大的”(马太福音 5:19)。生命(“zoe”)是从你暗中的父那里得到全部的奖赏(马太福音 6:1、4、6、18)。

这一切都来自上帝。大卫知道生命之路来自上帝。但耶稣说,他是通往生命的大门和道路,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约翰福音 14:6)

人们常说这是排他性的,对上帝来说有很多座山,而不是一座。然而,圣经的论点是,对上帝来说没有山。这就是上帝来到我们身边的原因。上帝来到我们身边是因为他爱我们: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 3:16)

保罗写道:

“然而,当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上帝却向我们(全人类)展示了他的爱,基督为我们而死。”
(罗马书 5:8)

彼得在彼得后书 3:9 中写道,上帝“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生命的恩赐包容所有人。然而,上帝选择让每个人自己决定选择哪条道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条通往生命道路,也可以选择一条我们自己创造的、通往死亡的道路。死亡就是分离,选择自己的道路会导致多种分离。其中一种就是,它使我们与用爱心彼此服务、彼此相爱的计划背道而驰。

对于某些人来说, “人生之路”这个词会让人联想到上帝完美的旨意。然而,上帝清楚地告诉我们他对我们每个人的旨意是什么:我们要圣洁(帖撒罗尼迦前书 4:3)。圣洁就是要与世界分开。为他人服务,寻求他人的最好。说真话,遵循真话,拒绝假话。像“圣人”一样生活,这意味着“分开一个人”(圣洁),这是让上帝喜悦的(诗篇 16:3)。

“上帝的完美旨意”确实适用于我们如何做事。它通常不适用于我们根据环境做出的选择,例如从事什么工作或购买哪栋房子。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找到一条特定的、标准化的具体环境选择路径,否则一切都将失去。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通往生命的道路确实只有一条,那就是耶稣。只有他才是通往天父上帝、永生和正义的道路。遵循他的道路并在他的复活力量中行走是体验生命的关键。

再看看第 11 节中大卫的话,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因为神爱我们,对我们有一个目的或计划,所以他为我们设计了一条道路(以弗所书 2:10)。这条路是一条为我们每个人量身定制的。这是一条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况都能行善的道路。这是一条在圣灵的带领下走过日常生活曲折的道路。

在西方世界,我们有 GPS(全球定位卫星),它可以引导我们到达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告诉我们距离有多远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那里。GPS 确实为我们提供您想要走的路线选择,有时它会带您去您之前去过的地方,只是走一条不同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可能会有施工或事故。

这很好地说明了圣灵如何引导我们走上人生的道路。有些提示和指示可能令人困惑或难以接受,我们可能会走错路。有时,当我们认为 GPS 犯了错误时,我们很容易故意忽略它的指示。

当上帝指引我们的生活道路时,我们有时会(也许太频繁了)对上帝说:“那不可能;主啊,你肯定不希望我去那里,说那句话,做那件事。”当我们学会依靠圣灵时,我们会越来越意识到他是如何引导我们的,对他的指引更加敏感。

当然,有了 GPS,我们必须与手机或汽车互动;它不会自动引导我们。圣灵也是如此;这种互动称为祈祷,这就是保罗所说的“不住地祷告”(帖撒罗尼迦前书 5:17)。不住地祈祷的最好方法是不断倾听。就像我们听 GPS 一样,如果我们专心,圣灵也会一直引导我们。好消息是,正如大卫向上帝宣告, “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 ,当我们寻求他的旨意时,他也会为我们做同样的事情。

 

4.) 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

当我们跟随大卫的脚步读完这首诗篇时,我们现在应该意识到,我们的表达已经达到了一个比我们的情绪更深刻的境界。这里充满的喜悦深入我们的灵魂,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幸福。

大卫将喜乐与主的同在联系起来。他承认主是独一的真神,“你是我的主”(第 2 节) “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第 2 节) 他是“我的产业,我杯中的”(第 5 节) “用绳量给我的地界设在佳美之处”(第 6 节) “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第 9 节) 将向我显明生命的道路,这一切都使大卫专心体验主的同在,并在主的同在中充满喜乐。

这种喜乐并非来自外在的来源或环境,而是来自于对上帝的认识、承认和宣告:你是我的主人。

信徒表达喜悦时,往往会与某种情况有关,通常是上帝赐予的祝福。虽然我们应该感恩,甚至为这些情况而欢欣鼓舞,但大卫所说的完全喜悦实际上只与上帝有关。大卫在上帝面前找到了完全的喜悦。

我们已经看到,大卫生活在上帝的同在中,上帝是他生命中永恒的伴侣,贯穿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并不局限于一天一次的安静时光,也许大卫可以花一个小时来调整自己的思想。相反,他在生命的所有“路线”和“命运”中都感受到上帝的同在(诗篇 16:5-6)。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我们可能很难成为“用心灵和真理敬拜父的真正信徒”(约翰福音 4:23)。聚集在一起以激发彼此的爱和善行是很重要的(希伯来书 10:24)。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体验到爱、和平和欢乐。

但单凭情感是无法达到第 9 节中大卫所说的境界的,“因此我的心欢喜,我的荣耀快乐。”我们如何才能成为“父寻求敬拜他的人”的敬拜者(约翰福音 4:23)?

在使徒行传13:22中,我们读到神“又作见证说:‘我寻得耶西的儿子大卫,他是合我心意的人。’”我们可能很容易认为大卫是那样被造的,被神拣选并成为王,所以他必须有一颗向神的心。当我们读诗篇16篇时,我们可以看到大卫敬拜主的意图:

“我投靠你。”(诗篇16:1)

“你是我的主。”(诗篇16:1)

“除你以外,我没有什么好处。”(诗篇 16:2)

“我要称颂耶和华。”(诗篇16:7)

“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诗篇16:8)

“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诗篇 16:11)

如果我们想成为天父寻求的敬拜者,我们就需要在一周内保持纪律。我们每周的聚会应该激励我们在一周的剩余时间里过一种有目的的生活。

“纪律”这个词对于有目的的生活必不可少,我们可能不喜欢这个词。然而,纪律、自我控制或自我管理是圣灵的果实。

“圣灵的果实是......自制”
(加拉太书 5:23上)

每天花时间祈祷和阅读经文是成为敬拜者的基础,但我们对真理的沉思的目的是引导我们活出真理。敬拜是我们一生中所做的一切。我们的人际关系、工作、财产、爱好都是敬拜的一部分。敬拜就是承认上帝是谁(马太福音 8:2、19:8、14:33、15:25)。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嘴和生活来做到这一点。

大卫说“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这是在谈论走上生命之路。在我们的一生中,在我们生活经历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应该体验上帝的存在,并通过走上他的道路来崇拜他。一如既往,当我们顺服上帝时,我们会找到对自己最好的。这就是生命之路。

使徒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对敬拜生活做出了精彩的描述: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罗马书 12:1)

罗马书的这节经文告诉我们,真正的敬拜是把我们的生活当作祭品。祭品会为了他人的服务和愉悦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当我们为上帝服务并取悦上帝时,我们就是在过着敬拜的生活。在“敬拜的精神服务”这个短语中,翻译为“精神”的词是希腊语“logikos”,意思是“合乎逻辑的”。如果我们明白,充满喜悦来自于通过过着服务和敬拜的生活来活出上帝的存在,那么,像祭品一样生活,为他的服务而献出(神圣)是合乎逻辑的。

当我们采用大卫提出的这种观点(或心态)时,我们就可以和大卫一起体验上帝面前的完全喜悦

5.)你的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当然,我们应该关注永远享有快乐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永远享有的快乐就在上帝的右手中。

右手这个短语在诗篇中出现了三十八次。右手这个短语通常指力量,因为右手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强有力的手,所以它应该是握着剑或矛的手。这似乎是这里的用法,正是上帝的存在和强大人物,才会永远带来快乐

人类的孩子可能对父母在生日或圣诞节送来的礼物更感兴趣。他们往往认为父母的陪伴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也发现自己把上帝当成了宇宙自动售货机,仅仅是物质利益的来源。

但在这首诗篇中,我们被提醒要把主放在我们面前,万物都源于他的存在。

请记住,当时有大批人跟随耶稣,其中许多人都关注他右手中的有形快乐,即奇迹,但当他开始教导成为基督的门徒或追随者的意义时,许多人离开了,因为教导太难了。他们没有理解从他的右手中流淌出来的真正快乐是精神上的和永恒的。它们永远存在。

当我们将主摆在我们面前时,祂右手大能所带来的一切快乐都属于我们。诗篇 16 篇明确传达的信息是,我们真正的最大利益来自于将我们的思想、心灵和内在与上帝保持一致。当我们与造物主的指示保持一致时,我们就会获得最大的满足,这并不奇怪,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我们本该成为的人。

当保罗引用以赛亚书的话时,我们可以瞥见他右手中的快乐

“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都是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
(哥林多前书 2:9)

在诗篇第十六篇中,我们可以与主一同呼唤,不仅仅是在行动上,更是在存在上。

上帝确实是他所说的那个人,而且远不止于此。我们的机会是效仿大卫的例子,宣告、相信并践行这一真理:“你是我的主。”

我们有机会认识并相信“除你以外,我别无益处”(诗篇 16:2)。这是现实的核心。一切存在都源于伟大的我,万物的创造者。万物都是在他里面被创造、存在和延续的(歌罗西书 1:16-17)。

以这种观点生活可以让我们与保罗达到同样的境界,他表示他已经达到了最关心的地步,那就是认识耶稣: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腓立比书 3:10)

当我们有眼光看清现实时,这完全说得通,因为我们今生所能获得的巅峰体验就是认识上帝和认识耶稣(约翰福音 17:3)。只有在今生,我们才有机会通过信仰去认识。天使在上帝面前已经存在了千百年,他们注视着教会,以便了解上帝智慧的方方面面(以弗所书 3:10)。我们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做天使做不到的一件事,那就是凭着信仰前行。

那么,似乎可以合理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今生最大的机会就是通过信仰来理解“除了你以外,我没有别的益处”(第 2 节)。活出这个现实。每天行走在神的同在中。以顺服和服务跟随耶稣,相信我们将获得他向那些爱他、遵守他诫命的人所承诺的祝福。

我们可以更加接近我们的主,这样我们就可以说:“除了你以外,我没有别的益处”(第 2 节)。在实践这一点时,我们可以接受上帝在“令人愉悦的地方”划定的“界线”(第 6 节)。我们可以接受降临到我们身上的情况,因为我们知道上帝划定这些界线是为了我们的益处。

在这些界限内,我们将会得到庇护,与上帝建立亲密关系。无论是外在环境还是内在自我,他始终与我们同在。我们永恒的希望和生命都在他里面,我们可以体验到他的喜悦和快乐。当我们在环境中分心或不知所措时,我们可以记住传教士兼赞美诗作者约翰·卫斯理的话,“唯有你,我决心知道我所想、所说或所做的一切”(“奉你的名,主啊,我前行”)。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