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诗篇 19:1-6 含义

上帝的创造彰显着他的荣耀。天空、星辰、太阳,无不彰显着他作为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的本质。

大卫写道,天堂在告诉我们。抬头!这段经文充满了启示性的动词——告诉我们宣告揭示天堂在与我们交流。不要只用眼睛去听、去看。用你的整个经验去听、去看。

大卫不仅仅是一种小小的万物有灵论精神,将精神原因归因于无生命的物体,他还邀请我们见证和聆听天堂清晰的证言,因为它们以美丽而有力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事情。它们告诉我们关于设计它们的那位。我们可以通过造物主所创造的东西来了解他。所有的创造都彰显着上帝的荣耀,但大卫选择了没有人会错过的宏观创造!

讲述的主题至关重要。大卫并没有关注天堂本身,尽管天堂威力无穷,但它只是创造的一部分。在讲述中,创造承认造物主。天堂讲述上帝的荣耀。大卫用一个清晰、尖锐的短语立即确立了两件事。

  • 首先,真正的上帝(希伯来语“El”)不仅仅是存在,而且是生命本身。
  • 第二,上帝的神圣品格渗透到万物之中,不断见证着他独一无二的荣耀(希伯来语“kabowd”——丰裕、尊贵、辉煌)。

大卫宣告上帝无与伦比的荣耀,预示着先知耶利米在上帝面前惊叹的宣言:“没有人像你”(耶利米书 10:7)。

七十士译本希腊文旧约 LXX 是第一部被广泛接受的希腊文希伯来文圣经译本(为日益希腊化的犹太世界而写),它将荣耀一词译为“doxa”。它试图捕捉希伯来文中丰裕、荣耀、辉煌等概念,同时也引导读者理解“可见的本质”。上帝的荣耀通过这种额外的洞察力反映了主的伟大,因为它是主本性的可见展现。

使徒保罗在法利赛人的学校受过良好的教育,毫无疑问熟悉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圣经著作。在《哥林多前书》第 15 章中,保罗为信徒们绘制了一幅“荣耀地图”。万物都有自己的“本质”或本性,都有自己独特的荣耀(“doxa”)。没有一个实体的荣耀是与另一个实体的荣耀相同的;每个实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例如,夜空中的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独有的荣耀。那些跟随耶稣基督的人——通过信仰——通过信靠他并结出他的果实来反映上帝的荣耀(约翰福音 15:8)。

古希伯来诗歌的结构不是押韵或韵律,而英语诗歌中则经常使用这种结构。希伯来圣经中使用的一些独特的诗歌手法,例如诗篇,采用了以下策略:a) 思想和形象的平行性,b) 拟人化,c) 重复。希伯来听众希望通过清晰而恰当的思想协同作用来融入诗歌体验,从而得出鼓舞人心的结论。

诗篇 19:1 的第二句使用了拟人手法:穹苍述说祂手的作为。这里众星和其他天体被拟人化,像在说话。它们在传道。它们在述说祂手的作为。完成时态的“述说”表示持续不断的重复。穹苍“不断”述说着上帝的荣耀,展现了祂的创造天赋和其他特征。事实上,任何愿意观察的人都能观察到上帝的特征(罗马书 1:20)。

在诗篇 19 的第一句中,大卫就将注意力引向了上帝作为创造之源的卓越和荣耀。第一节的第二行诗句或短语提供了一个呼应的平行形象,本质上重复了天堂的“布道”活动,但将其投射到整个创造的长度、宽度、深度和高度中:它们的广阔。使用连词And将持续的天堂讲述与上帝在创造中明显、可见和持续的手工所带来的永不停止的见证联系起来。它们的广阔宣告了他手中的工作。大卫自信地向听众指出创造的荣耀只属于唯一真正的上帝,一切创造物都出自他的

要理解上帝创造工作的伟大,一个人必须愿意看到并承认天空中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广阔的天空中是可见的。创造充分表达了上帝的首要地位和威力,而不受人类语言或智力的贫乏限制。第 2 节和第 3 节提出了一对微妙平衡的对立术语,旨在强调上帝通过他的创造工作所揭示的荣耀和力量的独特性。

  • 天天发出言语(第 2a 节),然而
  • 我们被告知没有言语,也没有文字(第 3a 节)。

如此连续丰富的话语流怎么会是无声的、缺乏词汇的呢?第 2b 节再次告诉我们,知识,特别是关于上帝杰作的知识,在夜空中不断出现的地平线全景中庄严地展现出来。然而,在第 3b 节中,这种丰富的知识披露被描述为无声的。

大卫的诗歌结构促使听众认识到,上帝在创造中的自我启示具有深刻的体验性,并且像有认知能力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一样流动。与造物主进行这种特殊的神圣对话所需的不是文字、词汇或可接受术语的认可词典。而是其他东西:存在和感知。要理解上帝创造工作的巨大性,他的双手的工作,人们必须愿意看到并承认天空中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广阔的天空中清晰可见。

第一部分的最后一部分是第 4 节的第一部分,其中说他们的线已经遍布整个地球,他们的话语传到世界的尽头。这里所说的线(希伯来语“qav”)让人想起一条测量线。正如上帝问约伯的,相对于他所创造的宇宙的广阔:

“谁定了它的尺寸?既然你知道。或者谁在它上面拉了线(“qav”)?”
(约伯记 38:5)

这个想法似乎是,广阔的天空展现了上帝的创造之工,为现实设定了一个标准。正如测量尺显示测量标准一样,被创造的宇宙也显示了现实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是上帝作为其创造者的荣耀的现实。

地球上没有一个地方看不到这条线或尺度——天堂的言论(话语)可以“听到”到世界的尽头。

使徒保罗引用了诗篇 19:4 来回答有关是否有人没有听过福音的“好消息”的问题。保罗问道:

“但是我说,他们肯定没有听说过,不是吗?”
(罗马书 10:18)

保罗回答说:“是的。”在同一节经文中,他引用了诗篇 19:4a,

“他们的声音传遍全地,
并把他们的话语传遍世界尽头。”

在本例中,保罗用希腊语“话语”来代替希伯来语“话语”,表明天堂的话语传达内容,让任何旁观者了解上帝的创造荣耀。保罗用“声音”代替“线条”,或许是为了总结之前的经文。

我们可能会对保罗的这一断言感到惊讶,因为它紧接着保罗的断言,即人类传福音是一件美好的事: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如经上所记:‘报好消息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
(罗马书 10:14-15)

保罗似乎在说,尽管上帝希望人类传播他的好消息、传讲他的话语,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人类并不需要“听到”他的好消息。这是因为上帝将这个好消息嵌入到他的创造物中,任何愿意看的人都可以轻易观察到(罗马书 1:19-20)。

下一部分赞美上帝通过圣经所启示的话语。无论是上帝口中所说的话、写下的话,还是上帝在自然界中创造天赋的可见现实,一切都指向上帝品格和对他所造万物的关怀的好消息。这指向了圣经的一个主题,即上帝的荣耀在我们周围展现。科学越进步,生命在没有造物主的情况下开始就变得越不可想象——天堂宣告。坚持唯物主义论点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这就是为什么诗篇 14:1 告诉我们“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

诗篇 19 的第一部分的最后一部分是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白日天空之旅。第 4b-6 节描绘了天空从东方地平线到西方弧形的广阔景象。大卫观察了星星、行星、月亮和太阳在天空中的常规轨迹。夜晚可见的天体的旅程紧随白天所见的景象。

上帝在白天的天空中放置了太阳,它是所有可见天体中最明显、最强大的,它的光和热是不可否认的。它从天堂的一端升起,绕行到天堂的另一端。大卫给太阳赋予了令人愉悦的诗意,就像新郎欣喜地升起,出现一样。

太阳每天的出现并不是一件胆怯的事情。它就像一个强者在比赛中获胜时高兴地涌现出来的自信。太阳每天运行所散发的光和热覆盖了整个运行周期。太阳的催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上帝的荣耀和力量也贯穿了整个造物界。

大卫暗示,每天日夜可见的天空是有秩序的,不能将其视为幸运:这是一种精心构思、可靠的设计。每天日夜在创造的天空中发生的有节奏、活跃的景象是整个地球都可以看到和体验到的。虽然没有声音,但创造的这一方面即使在世界最偏远的地方也是清晰可辨和可见的。

这里预示着耶稣会问出一个问题,他重复了先知耶利米和以西结的话,在很多世纪之后问道:“你们有眼睛,难道看不见?有耳朵,难道听不见?”(马可福音 8:18)。使徒保罗在他的著作中证实了上帝在创造秩序的奇迹中主动自我揭示(罗马书 1:20,10:18)。上帝在创造中所揭示的性格是如此清晰,以至于需要刻意拒绝才能错过。

因此,那些错过的人是“没有借口的”。这也让人想起英国古典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54)和他经常被引用的观察:“没有谁比那些不愿意看的人更盲目。”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