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诗篇 27:4-6 含义

大卫指导我们通过祈祷来感知并寻求在精神上接近上帝的途径。

在诗篇 27 的接下来三节经文中,大卫从大胆、自信的宣告转向了更具内省性的沉思。在宣布对主掌管历史(事实上,对他自己的命运)的信心之后,大卫打开了心灵和思想的窗户,让读者更清楚地看到支持他对主的“有福保证”的理由。

诗篇作者承认,作为首要任务,他已经向主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请求: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 (第 4 节)。

我们很容易想象,在这个充满各方面挑战的世界里,这样的祈祷首先会是为了健康、安全和保障。

然而,大卫知道,这样的安全保障只不过是更宏大现实的回响:活在神救赎的意识中,每一刻都是生命的祝福。因此,第 4 节中揭示了他祷告的其余部分:

使我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里,
看见主的荣美
并在他的殿里冥想(第 4 节)。

大卫的第一个愿望是直接且永久地居住(希伯来语,“yashab”)在上帝面前。
(有关居住一词的进一步讨论,请参阅《诗篇 91:1 的评论》 。)该术语唤起了大卫对与耶和华的直接体验和关系连续性的希望。

这样的庄园将向幸运的参与者揭示上帝之(希伯来语“noam”)的深不可测的深度——这里指的是耶和华的整个存在和性格。上帝的本性如此纯洁,以至于那些仅仅瞥见它的人都会被他完美的荣耀所淹没,并因自己的不完美而受到惩罚(历代志上 17:16;罗马书 7:24)。

在他的圣殿中冥想(希伯来语,“baqar”)——一种积极主动的顺从态度,同时接受洞察力、意识和保证的礼物——是对生命唯一创造者圣者存在的恰当回应。以色列进入应许之地后,圣殿(希伯来语,“hekal”)一词用于描述荒野圣殿,一旦它永久地定居在示罗。

大卫也用“hekal”这个词来指上帝的居所(撒母耳记下 22:7),这与这个语境很吻合。它也可能暗示大卫渴望建立一个地方,建造一座值得代表和邀请上帝来到以色列的建筑。大卫没有建造第一圣殿。那是留给他儿子所罗门去完成的(撒母耳记下 7:12-13)。

生活在主的面前本身就是回报;而且,大卫证实,这种回报还包含其他好处。当麻烦出现扰乱生活时,大卫知道主会将我隐藏在祂的圣殿中(第 5 节) 诗人之王——推论所有与他一样献身于上帝的人也是如此——生活在耶和华的保护之下。

此处诗意的意象让人想起神圣的居所,亵渎者不可侵犯。大卫指的是上帝的精神存在。在早期的以色列,圣幕指的是聚会的帐篷,上帝在那里与他的子民同在(出埃及记 33:14-15)。以色列人在旅途和战役中携带圣幕,确定了国家的边界(出埃及记 25:8)。

大卫一定很熟悉会幕的结构,其中较大的部分被称为圣所,而内部的房间被称为至圣所。然而,大卫在这里是通过祷告来接近上帝的。大卫指导我们在精神上感知和寻求接近上帝的途径。

只有祭司阶层才能进入圣幕会幕的内部;进入最里面的房间则更加严格。 “祂将把我藏在祂帐幕的隐秘之处”表明大卫的进入不受物理结构的限制尽管有这些已知的限制,但大卫确信,主将为祂的忠实信徒提供庇护,相当于隐藏在最难以接近的神圣保护领域中。

这预言性地预示了后来的启示,即地上的帐幕是天上真帐幕的模型(希伯来书 8:5,9:11)。通过大卫之子耶稣的死,信徒现在可以进入天上真正的至圣所,接受我们良心的洁净(希伯来书 9:13)。

为了坚定地表明他对上帝看顾的信心,诗人宣称主必将我举在磐石上(第 5 节)。磐石的使用是旧约和新约中经常使用的隐喻。以色列的工匠熟悉大片沙地,他们知道磐石是最稳固的建筑地基。摩西宣称上帝是以色列完美而公义的磐石(申命记 32:3-4)。

后来,《旧约》中的声音反复呼应了上帝是坚固的根基、磐石的观点(例如,撒母耳记下 23:3;以赛亚书 30:29;哈巴谷书 1:12)。耶稣讲了一个寓言,讲述了在接受他的教导时把房子建在磐石上是明智之举(马太福音 7:24-25)。他接着将彼得宣扬的信仰等同于新约教会要建立在其上的磐石(马太福音 16:18)。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大卫都知道他站在耶和华上帝天意眷顾的坚不可摧的磐石上。

第 6 节展望了这样的时刻——在今生,当然还有来生——大卫期待着完全证明他对耶和华的信仰是正确的:我要昂首挺身而出(第 6 节) 大卫不会像失败者那样垂头丧气,而是自信地认为,他的目光将远远高于那些想要搞垮他之人的卑鄙龌龊。这种幸福的情况归功于上帝为他干预,激发了大卫适当的崇拜行为:我要在他的帐棚里献祭(第 6 节) 在这种情况下,献祭似乎是感恩的(利未记 7:13, 15;历代志下 29:31)。

这种献祭崇拜并非迫于压力,也并非害怕惹怒一个贫穷而暴躁的神。欢呼声是任何认识到耶和华的仁慈和恩典在他们所处环境中发挥作用的人自由投入并心怀感激地表达感谢的特征。

大卫宣称,我要向耶和华歌颂(第 6 节)。歌唱是人类对振奋人心、使精神焕发的消息的自然反应。这并不是大卫王第一次公开表达对主耶和华的欢欣(撒母耳记下 6:12-15)。

大卫有意选择了一种真实的观点,即上帝是他坚实的基础,他的计划是为了我们好。他也有意按照自己选择的观点采取行动,既献祭歌颂。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