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阿摩司书 9:7-10 含义

宗主上帝驳斥了以色列人的傲慢和对自己的虚假信心,并表示他将震动他的子民中的罪人,并用剑杀死他们。

以色列与宗主(统治者)上帝的盟约关系使他们相信,无论他们如何生活,他们都不会受到审判。他们没有认真履行履行上帝所命令的一切(出埃及记 19:8)的承诺,而是寻找借口。但耶和华教导人民,他选择他们成为他的子民并不是基于他们的任何功绩。申命记明确指出,上帝选择以色列是一份免费的礼物,这是基于他对他们的仁慈之爱和对他们祖先的忠诚(申命记 7:1-7)。

因此,耶和华驳斥了以色列人的傲慢和对自己的虚假信心,说道: “以色列人哪,我看你们不如同古实人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并不是一个值得享有特殊权利的特殊民族。”

译作埃塞俄比亚之子的希伯来语词组,字面意思是古实人之子,指的是生活在非洲古实之地的一群人。古实所指的地区并非现代的埃塞俄比亚,而是埃及南部尼罗河沿岸的地区。这个地方也被称为努比亚,大致相当于现代的苏丹。

值得注意的是,古实这个地名是以含的长子的名字命名的(创世记 10:6)。古实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黑色”,而从历史上看,古实人皮肤黝黑(耶利米书 13:23)。但耶和华在这里提到古实人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离以色列的土地很远。上帝想让以色列知道,对他来说,一个遥远而不同的民族和以色列一样特别。上帝选择以色列不是因为他们有优越的品质,而是因为他对他们的爱(申命记 7:6-8)。

神要以色列人知道,祂不偏待人,祂对世上所有国家都有绝对的掌控权,就连最偏远的国家也在他的掌控之下。

在详细阐述他对所有国家的绝对统治权以及他不偏不倚这一主题时,宗主上帝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说道: “我不是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上来,领非利士人从迦斐托上来,领亚兰人从吉珥上来吗?”

以色列人在法老和埃及人的奴役下大约 400 年(创世记 15:13;出埃及记 12:40-41)。在埃及,以色列人只知道劳作和极度严酷。但上帝将他们从埃及的奴役中解救出来,并“伸出手臂”救赎了他们(出埃及记 3:13-15;出埃及记 6:6-7)。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的上帝也策划了其他国家的行动,就像他把非利士人从迦斐托领出来,把亚兰人从吉珥领出来一样。上帝策划了这两件事。

非利士人最初来自迦斐托,可能是克里特的另一个名字(耶利米书 47:4;申命记 2:23)。他们位于以色列的沿海平原,经常被视为以色列的敌人(列王纪下 10:32-33;阿摩司书 1:6-8)。亚兰人最初居住在基列,尽管其确切位置不详。他们是以色列最常见的敌人之一。在阿摩司书 1 中,耶和华说他会将亚兰人送回他们在基列的家乡,因为他们“用锋利的铁器打谷”(阿摩司书 1:3;列王纪下 16:9)。

然而,在我们的经文中,耶和华向以色列人解释说,尽管他们与他有盟约关系,但在他对他们照顾方面,他们与其他国家一样。他们与其他国家并没有他们所想的那么不同。以色列的宗主神是“万神之神,万主之主,至大的,有能力的,大而可畏的神,不偏待人,也不受贿赂”(申命记 10:17)。他是那些居住在遥远土地上的人(如埃塞俄比亚人)以及居住在以色列附近的人(如非利士人和亚兰人)的主。因此,上帝可以对以色列和其他国家做他想做的事。他会祝福那些生活正直的人,诅咒或惩罚那些违反他律法的人。上帝对以色列的意图是让他们担任祭司的职务,以便周围的国家,如非利士人,能够认识他(出埃及记 19:6)。上帝与亚伯拉罕最初立下的契约明确表明,上帝的意图是通过亚伯拉罕和他的后代祝福所有国家(创世记 12:3)。但上帝偏袒的一部分是,如果以色列陷入邪恶和强者剥削弱者,上帝将像对待其他国家一样审判以色列(申命记 8:19-20)。

第 8 至 10 节似乎形成了 ABB'A' 复排结构。

耶和华将毁灭以色列这个罪恶的王国

B 然而耶和华不会消灭以色列所有民族

B' 在分散到列国的人中,耶和华不会忘记一个人

A' 以色列的罪人将死于刀下。

阿摩司说,看哪,的眼睛注视着罪恶的王国,祂要将它从地上毁灭。“看哪”一词用于引出上帝对罪恶王国的密切关注,这个短语很可能指的是以色列的北部王国,因为阿摩司向这个王国宣讲了他的警告信息。这构成了对句的 A。从历史上看,撒马利亚王国从未恢复过。

耶和华上帝的眼目”这个短语用来比喻上帝对人类事务的观察和细心关注。这个短语在圣经中既有正面的用法,也有负面的用法。例如,在诗篇 34 中,大卫说:“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他的耳朵他们的呼求”(诗篇 34:15)。在这首诗篇中,大卫想让他的听众知道,耶和华尊重那些过着正义生活、遵循上帝的道路、远离邪恶的人。这是这个短语的正面用法。

然而,在阿摩司书中,“耶和华的眼睛”一词被用作贬义词。先知想让以色列人知道,上帝居住在天上,他能感知人类在地上的行为,并据此作出判断。这幅图景告诉以色列人,宗主(统治者)上帝可以毁灭他们,并因他们的罪恶行为将他们从地球上抹去。

然而,虽然以色列这个国家将被毁灭,但仍然有希望留存下来,因为上帝说他不会完全毁灭雅各家。这是对句的 B 部分。和以前一样,“雅各家”这个短语指的是以色列的北部王国。这证实了前面提到的“罪恶王国”的身份。这里的重点似乎是王国的人民,而不是王国本身,以及上帝对雅各的承诺(创世记 28:13-15)。上帝会允许他的盟约子民中的残余幸存下来,以便他与以色列祖先的承诺得以实现(创世记 12;撒母耳记下 7)。

复句的 B' 部分重复了中心,这是复句的要点,即上帝将保留余民。他明确表示,耶和华将在万国中震动以色列家,这意味着余民将被流放并分散到世界各地。他对以色列的震动就像筛子里摇动的谷物一样;但没有一粒会掉到地上。所有人都会受到关注和监督。

筛子是一种带有小孔的器具,用于将谷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古代人用筛子来处理收获的谷物。在将谷物筛过筛子的过程中,人们希望谷物的谷粒能够留在筛子中,而杂质则从小孔中流出。这幅图景是上帝将保佑那些被他分散到各国的人。上帝不会遗漏任何一个人的踪迹。

然后,主重复了 A 中的观点,并引用了 A' 中的陈述,即“我民中所有的罪人都将死于刀剑之下”,这意味着他们将死于外国侵略者之手。虽然有一部分人将幸免于难但上帝已选定了一批将死于刀剑之下的罪人。这群人的显著罪孽在于他们说:“灾难不会降临或临到我们。”这群人没有听从先知的话。他们没有阅读上帝的话语并接受其中所说的内容。他们只是决定相信他们没事,而且他们是安全的。

也许这群罪人觉得自己足够强大,可以抵抗入侵。或者他们觉得自己有权得到上帝的保护。他们可能认为,他们勤于遵守宗教规则,就是在履行对上帝圣约的责任。但上帝拒绝了他们那些没有转化为服从的崇拜活动,特别是没有爱他们不幸的邻居如同爱自己(阿摩司书 5:12-15, 21-24)。

可以肯定的是,在圣洁的上帝眼中,所有人类从理论上来说都是罪人。罪人意味着达不到标准;没有达到上帝公义的标准。自从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以来,情况一直如此(创世记 3:6-7;罗马书 3:23)。阿摩司知道这一点。他明白每个以色列人都是罪人,并一再要求他们悔改,以避免上帝的审判,并体验上帝的恩典和怜悯(阿摩司书 5:6, 14)。但在这里,阿摩司特别指出了一群注定要受到审判的罪人那些说“灾祸必不临到我们”的人。这指的是傲慢的以色列人,他们在撒马利亚感到安全,没有听从耶和华降灾之日的警告(阿摩司书 6:1-7)。上帝的审判将落在所有那些因傲慢而犯下罪孽的人身上。那些骄傲自大的以色列人在宗主上帝面前是有罪的,应受到谴责(阿摩司书 6:1)。那些谦卑自己的人将得到罪孽的宽恕,并能经受上帝的审判。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