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马太福音 24:1-3 含义

马太开始记录耶稣的橄榄山讲道。当耶稣和他的门徒离开圣殿时,他告诉他们圣殿将被摧毁。这导致门徒问了三个有关未来事件的问题。耶稣将在随后的经文中回答这些问题。

马太福音 24:1-3 的平行福音记载可以在马可福音 13:1-4 和路加福音 21:5-7 中找到。

本章是马太福音记载的耶稣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讲道的开始。它贯穿第 24 章和第 25 章,被称为“橄榄山讲道”。马太福音的前四次讲道分别是“登山宝训”(马太福音 5:3-7:27)、“传教士讲道”(马太福音 10:5-10:42)、“比喻讲道”(马太福音 13:1-35)和“关于教会的讲道”(马太福音 18)。马太福音 24-25 被称为“橄榄山讲道”,因为耶稣坐在橄榄山上门徒发表了这篇讲道(第 3 节)。橄榄山是一座山脊,距离耶路撒冷不远,步行即可到达,海拔约 300 英尺。

自从几天前耶稣凯旋进入耶路撒冷过逾越节(马太福音 21:6-11)以来,过去几天,耶稣一直在圣殿里公开传道和治病(马太福音 21:14)。(参见侧栏地图和图表部分中的圣殿插图)。在此期间,他不断受到宗教领袖的质问和挑战(马太福音 21:23-22:45)。他不断用他的回答和寓言羞辱他们,但他们没有逮捕他,因为他们害怕那些把耶稣视为先知的人(马太福音 21:46)。

最后,他们失去了勇气,不再问祂任何问题(马太福音 22:46)。在耶稣死前的最后一次公开教导中,严厉斥责了文士和法利赛人,并发出了一系列八祸,谴责他们的虚伪和恶意(马太福音 23:1-36)。耶稣最后的公开讲话是哀叹,承认他的人民拒绝他作为弥赛亚,并引用了诗篇 118 中的预言,描述了他的胜利归来(马太福音 23:37-39)。

在上一章末尾说完哀歌之后,耶稣从圣殿出来,准备离开(第 1 节),很可能是去橄榄山另一边的伯大尼村。显然,在这里过逾越节时,就在这里过夜(马可福音 11:11-12;路加福音 21:37-38)。他离开的时候,门徒上前来,向他指出圣殿的建筑(第 1 节)。马可的记载描述了他们是如何惊叹于这些宏伟的建筑和奇妙的石头(马可福音 13:1)。他们提到的建筑是希律大帝(建造者)的圣殿。他对以斯拉圣殿的大规模扩建和翻修在四十年前就完成了。要了解有关圣殿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TheBibleSays 的棘手话题文章:“圣殿”。

耶稣问他们“难道你们没有看见这一切吗?” (第 2 节)

很明显,耶稣所说的这些事情都包括圣殿建筑。但重要的是,所有这些事情还包括在耶稣刚刚对他们和群众在弥赛亚哀悼和预言中所说的话的背景下看到这些圣殿建筑(马太福音 23:37-39)。门徒们看到了圣殿建筑,但他们没有理解。于是,耶稣开始向他们解释所有这些事情

告诉他们的事情令人震惊。

以自己神圣的权威告诉他们“我实在告诉你们,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 (第 2 节)。

希律的圣殿建筑群规模庞大,庭院、门廊和高耸的建筑占地面积大约相当于三个美式足球场。这个宏伟的建筑群是由一位深受罗马宠爱的国王建造的,却被彻底拆除,这对门徒来说简直难以想象。

然而耶稣预言这里不会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块石头上 (第 2 节)在罗马的毁灭中得到了应验这发生在公元 70 年,大约四十年后,也就是一代人之后,耶稣预言了这一切会发生 如今,耶稣时代的圣殿建筑群仅剩下它曾经坐落的平台的一部分。圣殿地基的裸露部分被称为“西墙”或“哭墙”。

耶稣门徒登上橄榄山时(第 3 节),坐下来,可能是为了休息。橄榄山位于耶路撒冷城墙外,圣殿和伯大尼村之间。马可指出耶稣门徒祂坐着的地方可以看到圣殿(马可福音 13:3)。橄榄山高出城市约 300 英尺,因此呈现出引人注目的景色,尤其是圣殿山,它位于橄榄山附近东墙内。也许耶稣坐着是为了哀悼祂所爱的这座城市,这座城市拒绝了祂。

当他坐着的时候,门徒们私下来到他面前(第 3 节)问了他三个问题。马可确认是彼得、雅各、约翰和安得烈私下问了他(马可福音 13:3)。有趣的是,约翰后来在《启示录》中以启示录般的细节描述了耶稣坐在橄榄山上时告诉他的相同事件。

门徒们的三个问题与耶稣对他们所见的伟大圣殿建筑将被摧毁的预言有关,依次为:

  1. 这些事什么时候会发生
  2. 你来临的征兆是什么
  3. 时代终结的标志是什么?(第 3 节)

耶稣按照相反的顺序回答了这些问题,从第三个问题开始。

第一个问题“这些事什么时候会发生?” (第 3 节)直接源于耶稣他们关于拆除宏伟圣殿建筑群的陈述。当做出这样的预言时,听众自然会立即想知道“这些事什么时候会发生?”

耶稣在马太福音 24:32-51 中回答了门徒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你来临的预兆是什么?” (第 3 节)也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从福音书中的许多章节可以清楚地看出,门徒们相信耶稣是弥赛亚(马太福音 16:16;17:2-4;19:27;20:20-21;约翰福音 1:40-41;1:44-45;1:49)。他们最大的期望是,作为弥赛亚,耶稣——大卫家的受膏者(基督)——将登上大卫的宝座(撒母耳记下 7:13),重建以色列国,摆脱罗马的束缚。

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之前,门徒们期望耶稣登上以色列的王位,作为尘世战役的一部分。这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比如彼得责备耶稣说他会死而复活(马太福音 16:22)。事实上,当耶稣接近耶路撒冷,准备凯旋进入耶路撒冷时,门徒和人民“以为神的国快要显出来”(路加福音 19:39)。门徒之所以问耶稣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耶稣怎么会很快成为国王(按照他们的期望),而圣殿却会被摧毁。

即使在耶稣复活之后,门徒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你现在要复兴以色列国吗?”(使徒行传 1:6)。因此,当耶稣预言圣殿将面临如此灾难性的命运时,门徒们自然想知道这场灾难与登基有何关联。

耶稣在马太福音 24:15-31 中回答了门徒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末世的征兆是什么?” (第 3 节)可能与当时犹太信徒中关于圣经中末世的讨论有关。门徒们想知道末世的征兆是什么(第 3 节)。虽然门徒们还不明白耶稣将要死去并复活,但他们显然明白末世即将结束万物将复兴。他们显然也明白末世事件(第 3 节)与弥赛亚登上大卫王位之间存在联系,但他们不明白这些事件如何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他们不明白圣殿被拆毁的预言如何与这些事件相吻合。

在昆兰洞穴中发现的《但以理书》卷轴(“死海古卷”)可能表明,但以理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第 3 节)是一个热门话题。(耶稣将通过引用《但以理书》(马太福音 24:15)来部分回答第二个问题)。也许门徒们认为,圣殿的拆毁和/或耶稣登上大卫王位将与《但以理书》中预言的末日有关。

耶稣在马太福音24:6-14中回答了门徒的第三个问题。

鉴于这些因素,耶稣关于圣殿被毁的预言会引发这些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按照良好的修辞习惯,耶稣将首先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但在继续之前,值得承认的是,耶稣门徒谈论他复临的地点意义重大。如前所述,这次谈话发生在橄榄山橄榄山既是弥赛亚耶稣升天的地方(路加福音 24:50-51;使徒行传 1:9-12);也是重返人间的地方(撒迦利亚书 14:4, 9)。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