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马太福音 27:35 含义

罗马士兵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等待他死后,他们抽签瓜分耶稣的衣服。这是为了应验弥赛亚的预言。

马太福音 27:35 的平行福音记载可以在马可福音 15:24-25;路加福音 23:34;和约翰福音 19:23-25 中找到。

马太福音中关于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记述主要包括应验弥赛亚预言的陈述和事件,以及/或者表明耶稣是上帝之子的不寻常事件。马太福音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他们的弥赛亚。

马太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记述中所包含的下一件事是弥赛亚预言的另一个实现。

他们既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就拈阄分他的衣服(第 35 节)。

这一行动应验了诗篇第 22 篇的预言,

“他们分我的衣裳,
他们为我的衣裳拈阄。”
(诗篇 22:18)

负责监督行刑的罗马部队有权保留他们要钉死犯人的所有衣物他们分他的衣服这一事实符合罗马将受害者赤身裸体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习俗。大多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艺术描绘都因其谦逊而具有历史误导性。

约翰福音引用了诗篇 22,并明确指出士兵们抽签他的衣服是预言的应验(约翰福音 19:23-25b)。马太福音没有引用诗篇 22,也没有明确指出士兵们的行为是预言的应验,原因可能是因为即使马太不插话指出这些事情,这节经文及其应验对他的犹太读者来说也是显而易见的。

马太福音27:35中的“他们”指的是钉死耶稣的罗马士兵。

典型的1世纪犹太人穿六件衣服:

头巾

外袍

袖长上衣

腰带

凉鞋

内衣

约翰亲眼目睹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过程,他解释说,处死耶稣的罗马军队完全应验了诗篇 22:18 中的预言,

“兵丁既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就拿他的外衣,分成四份,每兵一份。”(约翰福音 19:23 上)

根据约翰的说法,有四个士兵被派去钉死耶稣和两个强盗。这四个士兵耶稣的外衣(即他的头巾、外袍、腰带和凉鞋),每人拿一件。士兵们可能把耶稣的内衣扔掉了。

士兵们耶稣的衣服应验了诗篇22:18中的第一个预言:

“他们分了我的衣服”
(诗篇 22:18上)。

接下来约翰描述了耶稣的最后一件衣服——他的里衣——“这里衣原是无缝,连一块织成的”(约翰福音 19:23b)。

犹太人的长袍是他们最大的衣物。据说,罗马士兵有时会把他们正在钉十字架的囚犯的长袍撕碎,然后分给他们,每人分得一块。布料在古代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

然而,耶稣的长袍似乎特别精致和珍贵。这件昂贵的衣服可能是那些为耶稣传道做出贡献的富有妇女送给耶稣的(路加福音 8:2-3)。当罗马人考虑如何处理耶稣的长袍时,他们决定把它撕碎分掉是一种浪费。

“于是他们彼此说:‘我们不要撕开它,只要抽签决定归谁就行了。’”
(约翰福音 19:24上)

士兵们抽签,也就是一种碰运气的游戏(比如掷骰子),看看他们四个人中谁能得到耶稣的里衣。约翰接着记录道:“士兵们就这样作了”(约翰福音 19:25a)。

耶稣的里衣抽签应验了诗篇22:18中的第二个预言:

“他们为我的衣裳抽签”
(诗篇 22:18b)。

马太写道,罗马士兵在钉死耶稣后,就分了祂的衣服,并抽签。也就是说,他们钉死耶稣的手脚,举起祂的十字架后,就开始抽签分祂的衣服。他们的主要体力劳动已经完成,现在他们能够分战利品了,因为他们开始看守耶稣和与一起被钉十字架的另外两个囚犯(马太福音 27:38)。

马太写到“当他们钉上耶稣十字架时”,这是他最接近描述耶稣在交出灵魂之前身体上所发生的事情的一次(马太福音 27:50)。马太使用了类似的表达方式,例如“他把他交给人钉十字架”(马太福音 27:26)和“有两个强盗和他一起被钉十字架”(马太福音 27:38——另见马太福音 27:44)。

同样,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只是以各种方式陈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马可福音 15:15、24、25、27、32,路加福音 23:23、33,约翰福音 19:16、18、20、23、32)或“被绞死”(路加福音 23:39)。四位福音书作者基本上都避免描述十字架的残酷和/或耶稣身体遭受的极度痛苦的细节。除了约翰引用耶稣的话“我渴了”(约翰福音 19:28)外,任何描述耶稣在十字架上身体痛苦的细节都是福音书作者间接陈述或默默推断的。

福音书没有明确描述十字架的血腥,可能是因为公元世纪的读者已经熟悉了钉十字架的恐怖残忍,因此没有必要描述。只需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就足够了。

要了解有关罗马十字架刑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圣经说》文章:“背负十字架:探索难以想象的十字架刑罚之痛苦”。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
;